分享

让阅读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江山携手 2016-01-07

    这学期,学校给每位语文老师推荐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一拿到书时,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因为这本书无论从结构还是从语言来看都是那么的通俗易懂,浅入浅出,书中无高深的理论,只有朴实的做法,朴实的话语。也正是因为这种随意和朴实,让我感觉十分亲切,韩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课内海量阅读”实验的方法和成果。这些大部分来自于韩兴娥老师和家长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一个个孩子小学阶段“海量阅读”的全过程。也极大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开阔了我的眼界,就好比一只井底的青蛙突然看到了广阔无垠的蓝天,方知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美妙!

    通过一段时间的细细品味,我发现韩老师的阅读教学虽然没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却在平淡中带着智慧,朴实中带着思考,每一种类别的课型都很相似,可是每一节课都包含着韩老师对于语文的研究,对于阅读的探索。古人云:“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韩兴娥老师将大量阅读引进课堂。“腹有诗书”的孩子们也就有了“下笔如有神”的原动力。他们在大量阅读中所积累的丰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写作时的妙语连珠、佳句叠出。她的学生,个个底蕴丰厚,出口成章,超乎我们的想象!反思我们多数的语文课堂,由于教师反复“精”讲,一遍又一遍作业训练,使得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看着学生对语文学习欲说还“愁”,味同嚼蜡,韩兴娥老师的 “海量阅读” 正为我们的阅读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她的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让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深深的思考:

    (一)从教材突围。

    长久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习惯了“以教材为本”,而忘记了这其后“以读为本”的真正理念。一个学期的教学就局限于几百个生字,三十篇课文。在这种“以教材为本”的错误覆盖之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乏味无能,分析再分析,研究再研究,教材也由此成了语文教学的紧箍咒,成了给语文教师们划定的狭窄的圈子。一篇课文要两课时、三课时的教,一个知识点又一个知识点的精雕细琢细嚼慢咽,练习、巩固、达标、检测,一道题又一道题的在课堂上翻来覆去狂轰滥炸。一学期一本教材教得我们声嘶力竭,总怕孩子们听写词语不过关,句子意思理解不到位,课文理解不够深刻,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尽善尽美,完全掌握。成绩,让我们不敢放开手脚,越“雷池”半步,可是却没有想到孩子的阅读面是如此的狭窄,如果视野得不到拓宽,又如何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韩兴娥老师的教改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对我们使用教材思想的一种改革。韩老师用两周的时间教完一本教材,想一想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可是韩老师却能做到。这是因为她打破了我们多年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做到“删繁就简”,规避了繁杂的解说,她的课上最多的招数就是:“读”!全班读,听录音读,跟读,分小组的,个人表演读,接力读……她把省出来的课内时间全部用在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课外作品上,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不断地在阅读中去感悟,自己享受课堂。孩子们就像牛儿一样,不停地咀嚼,反刍,咀嚼,消化,孩子们的大脑、眼睛,耳朵整天、时刻被这些优美的文字所熏染,天长日久,她的海量阅读使学生都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因此,我们当为语文突围,跳出一本教材教到黑的泥潭,真正“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达到对语言的理解、品味和积累,获得情感的熏陶,体会到语言文字表达的意境之美,从而爱上阅读。

   (二)从兴趣入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都说明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的方法,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 因此,教师必须找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小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让学生“厚积薄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1、故事激趣

    许多小学生不愿读书,但却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给他们讲故事,让孩子们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继续听的欲望。老师再推荐书目,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然后召开故事会,或进行讲故事比赛。这样,教师利用学生愿意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因势利导地把讲故事的活动转移到读书上,从而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竞赛保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保持阅读的兴趣。如:开展分类收集成语的竞赛,收集对联的比赛,朗读比赛,手抄报比赛,播音比赛,写读书笔记比赛,征文比赛等等。除了学生间的竞赛,还可以实行师生“PK”赛,如:师生“PK”读课文、“PK”读书心得、“PK”积累好词好句好段等。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由于学以致用或读写结合,也就保持住了阅读的兴趣。现在,自觉看课外书已成为我们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从文本拓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里所说的阅读不仅是指阅读课内文章,更侧重于课外文章。在《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书中,我发现了韩兴蛾老师的“海量阅读”内容与《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基本南辕北辙,孩子们“海量阅读”的材料和现行的《语文》课本没有直接的“语文”关系,。韩老师让孩子们将《语文》课本两周读完,剩下的时间都是让孩子们阅读课外的文章,而且大多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这些阅读材料从语言风格到表现内容都和现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不尽相同。这就是孩子们虽然阅读量不少,但是考试却有困难的原因。因此,我们在进行“海量阅读”的同时由想在考试的时候也有一个较好的分数,首先必须改变“海量阅读”的内容,将阅读的内容尽量向《语文》的课文靠拢,将《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字、词、句、段、篇”以另一些文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阅读材料,使学生每读一篇新的文章,无异于在复习《语文》课本,让孩子们的“海量阅读”走的还是《语文》课本的语言文化体系的路子,这样考试就不会有遗憾了。

    1、得法课内。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把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把方法转化为能力,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增长知识、见闻,从而形成一个阅读之网。学生阅读得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课后不少学生争看《三国演义》。这种阅读活动,为“课文”的补充和拓展,是与课内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内容的选择要考虑教学内容:学了《颐和园》可以考考学生对祖国的名胜古迹,知道多少?学了《金色的鱼钩》可以让学生看几个革命故事,讲一个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动人故事。学《少年闰土》让学生去了解一些鲁迅的生平及著作。学《只有一个地球》阅读有关环保、生态方面的知识。学《牛郎织女》读一些民间故事……另外,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某篇文章,可以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也可以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目的。

    2、立足专题。人教版教材以专题内容作为主要编排目标,每册教材有八个主题,因而课文的选编开放而丰富,形式多元化。我们可以以每单元的主题为支点,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语文知识信息。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中外童话”专题,就可以让学生读、演、编童话,五年级下册“语言的艺术” 、“描写人物的方法” 、“走近毛泽东” 、“民风民俗”等专题,都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到方法,对本专题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与思考,再进行相应的阅读拓展,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丰富的语文知识信息,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调动阅读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既扩大了视野,又提高了阅读水平,真正学会了阅读,做学习的主人。

    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就如氧气对于人的生命那样重要,它能激发语文学习的活力,也能怡养性灵,健全人格,提高个人修养。要让学生阅读,阅读,再阅读,就需要我们更新理念、创新实践,充分调动多种手法,“轻拢慢捻抹复挑”,去拨动学生心头那根阅读的弦,弹奏出一曲曲优美的阅读之音,给阅读一个美丽的空间,还学生一片美好的精神天地,让语文教育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变得阳光、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