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人的山芋情结

 农业工作者 2016-01-07

试问,像我这样的年龄,且又生长在大山深处的,有几个没有对山芋怀有深深感情的呢?




上个星期天,我回严桥老家,帮父亲起了几担山芋,虽然已不是靠山芋为主食的年代了,但父亲每年都会种上几垄来吃,他对山芋的感情远胜于我们,毕竟,它曾经那样无私地帮我们度过那些饥寒的岁月。


山芋学名红薯,据称原产于南美,16世纪初传至东南亚,16世纪末叶,侨居吕宋的福建商人陈振龙涉险从吕宋传入中国,经其子孙辈在国内传播,现广泛种植,为纪念陈氏功德,民间曾广泛传唱这样一首诗:“不爱灵芝共丹药,唯爱红薯度荒年,何人远来传此种,陈公父子取洋番”。



听父辈讲,生产队时,国家为鼓励社员养猪,给养猪户们分了几分田地,专门用来种植猪饲料,被称为“猪饲料地”,猪饲料地能种什么?首选山芋,因为山芋产量高,也不娇气,好种,茎藤叶果没一丁点浪费,在那个饥荒的岁月,人们也能打打擦边球,种山芋既可借口养猪,也能部分解决一点口粮问题。


山芋真不是个娇贵的东西,用老家的话说就是“泼皮”,生命力极强,每年开春,把山芋茎块埋入地中,浇点水,几天后就能发芽,而后海海蔓蔓地长起来,把这些长长的山芋藤按茎节一段段地剪下,然后栽在打好的条形垄子里,施点肥,浇点水就可以了,山芋在栽种时不要任何其它器具,甚至可以像插秧一样直接用手。




栽下去的山芋不怕旱也不怕热,只要不把它旱死晒死,它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小暑前后,你看那些垄子,已经有些裂开的缝了,那是它们在膨胀生长,生长膨胀,立冬前后,大部分庄稼都将归仓,山芋也不例外,这时你带上锄具,将他们请回家,整理归藏,适时慢慢地品尝了。


山芋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切开蒸煮,可以切成片晒干,可以捣碎制成山芋粉,可以熬成山芋糖稀加爆米花制成糙米糖,甚至洗净直接生吃。




由于耐旱,山芋特别适合在旱地特别是山边的沙壤黄土地里栽种,我们家乡那座龙骨山,山上尽是狗头石,除了荆棘荒草,什么也不能长,我们的父辈们不知历了怎样的艰辛,在山脚下开垦了一块块土地,种上山芋、花生和芝麻之类的旱谷,尤以山芋种的量较大,每当秋尽时,山上那些地里,全是起山芋的庄稼人,他们用个钉耙,在那些沙土地上,几乎不要费什么劲,就可以将那些可爱的山芋一一请出来,看着一个个红红鼓鼓的山芋整齐地排在垄边,像一排排受阅的部队,庄稼人心里的喜悦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山芋起回后(我们那里把“挖山芋”称作“起山芋”,是不是有我们人类“起床”的意思?),小的茎块和细的茎藤煮熟或直接喂了猪,余下的正品则必须下窖贮藏起来,或者用机器粉碎了用来制作山芋粉,我犹记得我的舅公家,住得比我家离山还近,那时满地都是山芋,懒得从地里运回来,直接在地边,几家人联合挖了几口池子,晚上拉上电线,接通电灯,带动机器,请些人来帮忙,那个场面相当浩大,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为深秋宁静的山村增添了些许生机,其热闹场面至今令我难忘。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作为粗粮的山芋常被当作主粮来果腹,一天三餐,山芋煮稀饭,山芋片子煮稀饭,吃得人见了山芋都想吐,但是能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饿死吧,好在山芋没什么副作用,吃多了无非就是感到腹胀而已,放几个屁后就没事了,所以农人有“一斤山芋八两屁”之说。




而今,山芋在城里已成罕物,经常会登上大酒店的饭桌,用锡纸包着,尤如农家子女进入皇宫,今非昔比身份倍增了,但无论什么时候,它的出生地没变,土生土长的淳朴之风没变,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在烘山芋的小贩那里见到它的真容,那些在窖子里经过无氧呼吸发酵过一段时间的山芋经过特制的烘灶均匀地烘烤一段时间后,香气扑鼻,味道还是那个味道,感受却不是当年的那种感受了,回忆又把我们带回到那难忘的童年。


提示:点击阅读原文,还有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