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松江圆智教寺——上海最高海拔佛寺,中国最斜护珠佛塔

 听妈妈的话710 2016-01-07
圆智教寺

                                               圆智教寺之中峰寺护珠塔雪景

     位于松江区天马山,现为佘山度假区天马山森林公园。
     圆智教寺始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是天台宗大寺,天台宗将寺分为教寺和讲寺。圆智教寺原在华亭县(今松江)西南,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3)因遭水灾,迁于干山陆机草堂遗址,松江天马山在古时称为干山,传说春秋吴国干将铸剑于此而得名,是当时著名的“三泖九峰”之“松郡九峰”的第八峰,也是最高峰。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扩建。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赐额圆智教寺,寺后建有护珠塔。据清嘉庆年间(1796—1820)《松江府志》卷七十五“圆智教寺记”载:“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都水使者钱绰扩建寺院。”“寺后护珠宝塔,在圆智寺二门内,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横云里人许文金建。”又《干山杂记》载:“宋绍兴丁丑(1157),招抚使周文达奉高宗所赐五色佛舍利,藏于中,时显宝光,故名。”
圆智教寺依天马山而建,是当时的名山巨刹,全寺依山体高低共分为三部分,分别名为上峰寺、中峰寺与下峰寺。天马山山势陡峭,山形如一匹展翅领飞的天马,故称为“天马山”。古时天马山为佛教胜地,山上多梵宫寺院,乡民在此进山上香,香火鼎盛,故又俗称为“烧香山”。 
                                                       

                                                                        

     在天马山山顶,即上海地理最高点99.8米处建有上峰寺。原存上峰寺建筑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寺内原供奉一尊饰金铜铸观音像,高3米,重达3600斤。天马乡民对观音像非常敬重膜拜,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谚:“天马穷,天马穷,尚有三千六百斤铜。”在抗日战争时期仍有上峰寺殿堂,内有一尊铜佛,后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焚寺并抢走了铜佛,使上峰寺成为一片废墟。现上峰寺处由森林公园建起了一重小院,在原大殿位置重塑一尊铜观音佛,该佛重3600斤,高3米,但只有雨棚遮挡,并无资金重建殿堂。在上峰寺处现有上海地理标准点H42,是地理高度的基准点,也是上海的最高点象征。
     中峰寺位于天马山山腰处一平坡地,寺院亦已废毁无迹可寻,但护珠塔仍耸立不倒。现中峰寺遗址院内有护珠塔与上清泉,并有700年古银杏一棵。护珠塔高18米,系砖木结构,七级八角,又称“护珠宝光塔”。据清嘉庆《松江府志》载:“宝光塔在干山三巅,高七级,登览者极江三观。”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许文金建塔于中峰寺后,因传说山中有珠宝,故建此塔相护。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宋高宗赐五色佛舍利藏于此塔内,后人时常可观其宝光显现。南宋淳佑五年(1245),圆智教寺僧昙庆募资重修。
     带有神秘色彩的天马山佛光表现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奇观在护珠宝光塔周围出现,每当凌晨或日落时,阳光透过带水汽的云层,就会在塔边出现一个七彩的光环,十分美丽鲜艳,色彩如雨后彩虹,形状象大型车盘,镶挂在塔腰里或塔肩上,形成一种奇特神秘的现象。这同我国几处名山佛光,如黄山佛光、峨眉山佛光的形成原理一样,它使天马山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第二种奇观是雾中“塔朝”蜃影,传说春夏季节,里人常见塔影无数汇集于山塔下,形成所谓“塔朝云”现象。这二种佛光形式更使天马山周围四乡信众顶礼膜拜,佛光带来神秘和祥瑞,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来“烧香山”朝拜。

                                                                       

     据清人诸嗣郢著《明斋小织》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寺里因佛事演戏祭神,燃放爆竹飞至塔顶,引起护珠塔火灾,烧去塔心木及外廊、扶梯、楼板等木构,腰檐、平座也都烧坏,仅剩砖砌塔身。后有人在护珠塔砖缝中发现宋代元丰钱币,遂拆砖觅宝,使底层西北角砖身渐渐拆毁,形成了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洞,以毛石垫补,塔基四周土质受力不一,导致塔身向东南方向倾斜日趋严重。
      1982年经勘查,塔身向东南倾斜6°1’52”,重心位移2.27米,超过了意大利比萨斜塔的斜度,有“中国斜塔”之称。1983年起,市政府拨款35万元重新修理护珠塔,用8根钢筋从塔顶斜穿至塔基,直接连结地下岩石,再以两根19米高的环形钢圈嵌入塔身,以保持塔斜而不倒的姿态,至1987年12月竣工。护珠塔原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3月26日由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护珠塔松江当地有民谣:“干山夏季造塔好,经历风雨不动摇;山神托力来相助,护珠浮图站到老。”
在中峰寺院内,还有江南名泉之一:上清泉,历史上是中峰寺僧人和香客的饮用水源,其井台已被汲水绳磨出一道道深痕。上清泉据《干山志》记载:在天马山的中峰,原元代宣抚使周显祠的下面,为宋徵士周镛所凿,深四五丈,通体块石上刻“上清泉”3字,旁镌“咸淳癸酉山隐题”七字。该泉水质清冽甘醇,据说饮此泉水可提神醒脑,耳聪目明。中峰寺在被毁时,僧人用石板将上清泉加以盖护,使此泉得以留存,但有题字的块石已没。在干山高约几十米的山腰处,有此上清泉不可不谓之为神迹也。

                                                                      
     紧挨斜塔20米处,有一古银杏树,相传为宋招抚使、银甲将军周文达亲手种植,树龄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古银杏树(上海市古树编号022号),推算此树应为南宋时期扩建圆智教寺所栽。古树分枝呈爪状,互为呼应。当地人传说古银杏乃神之手,支撑着护珠塔斜而不倒;又传说在树干上钉上一只铁钉,就会得子,故后人在树身上钉有大量铁钉,致使树干大部分枯萎。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主枝长得生意盎然,至今此银杏树仍枝繁叶茂,相信是与上清泉比邻,根系与水源相通不无关系。
     在天马山护珠塔南坡,有被誉为“天下第四泉”的濯月泉。据传唐代大茶家陆羽曾在江南研究茶的品种、茶具等,还研究适于沏茶的泉水,并以水质优劣依次定下一批名泉。天马山的“濯月泉”在镇江的“中泠泉”、无锡的“惠山泉”、苏州的“剑池”之后名列第四,故称“天下第四泉”。濯月泉泉水甘冽,为饮茶酿酒的上好用水。明何三畏曾作“第四泉记”:“考之群志,天马山有浴眼泉,掏之明目。而此泉自地涌出,缘石壁数仞,自苍苔紫藓间汩汩而下。羽士沿其流处,发其脉,广深丈许,得石池中模糊一石,拂之,隐隐有点画形,因洗而视之,有‘天下第四泉’五字。”现在该泉已无觅处。
   

 
                                    中峰寺七百年银杏树
     拾级而上,站在天马山最高峰———北高峰处,若遇天晴气爽日,游人往东南眺望,东海汪洋,大小金山,隐约可见;往西眺望,泖河片片,碧波万顷,帆影点点。在北高峰顶部还有一凸起平台,约5平方丈,其平如砥,古称舞剑台。据《干山志》载:此处为“宋银甲将军周文达舞剑台遗址……”。
     原在天马山脚下有圆智教寺的下峰寺,但现已无址可寻。漫步天马山的山间小道,竹林环抱,遥想聆听当年寺庙钟声,令人心旷神怡。在整座山的东、南、西、北方向和山巅处,曾分别建有圆智教寺诸峰寺、玉皇殿、东岳行宫和朝真道院,但由于旧时战乱,大都遭到破坏,现已难觅踪迹。目前保存尚为完好的还有原天马山十景之首的“三高士墓”。此墓为元代著名文人扬维祯、钱惟善、陆居仁三人墓的合称,据《干山志》记:“万历甲申(1584)华亭知县陈秉浩封士修墓,立‘三高士碑’于其上。”
     圆智教寺作为江南名刹,曾是上海最高山天马山上的一道亮丽的佛教文化风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圆智教寺历经沧桑和多次战乱,仅存下中峰寺护珠塔遗址。护珠塔建于天马山高约五十多米的山腰上,与上清泉和古银杏相伴,虽历经千年,并遭受了部分塔基被毁,塔身严重倾斜的破坏,仍屹立于天马山而不倒,不能不称之为奇迹。如今的护珠塔系经上海市民宗委批准的正式佛教上香点,仍延续着其作为佛教寺院的生命轨迹。
                                                                                           卍201601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