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智慧谈:党员干部要增强法治意识

 博物洽闻 2016-01-0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这对党员干部来讲,急需顺应时代要求,增强法治定力,提高法治意识,当好法治干部。

 

  法律是治国的重器,是执政的准绳。在依法治国的局势下可能会出现“言论不合法治难以听从,行为不合法治难以支撑,工作不合法治难以推进,创业不合法治难以成功”。所以,要把遵守宪法和各项法律作为基本准则,正确处理权与法、情与法,利与法的关系,自觉在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这是必须坚守的准则。

 

  在当前依法治国形势下,法治是权利的标志,法律是行政的戒尺。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这根弦,自觉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必须坚守的信条。所以说:

 

  坚守是一份清明,可知道法治意义,

  坚守是一份信念,可把好法治方向;

  坚守是一份执着,可推动法治进程;

  坚守是一份责任,可防止法治偏差。

 

  党员干部只有学法、懂法,心中有法,才能自觉守法、用法、护法。对自己的言行,要善于用法律的明镜照一照,看是否合乎法律的要求,做到行止有度;对出现的矛盾,要善于用法律的天平称一称,看在法律层面份量如何,以便平定争纷;对群众的诉求,要善于用法律的尺子量一量,看反映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便于及时处置息访。要善于借助法律的威力,消除改革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让更多的成果惠及群众。

 

  “学法才有动力,用法才有自觉。”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布局,党员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依法行政,坚定信心,跟上依法治国的步伐。要想使依法行政运转有序,重要一环就是要依据法律建章立制,按规矩办事。有了规矩,就会“人叫人动人不动,制度调动积极性”。

 

  那么,怎样依法制定完善制度呢,笔者以为,应把握“四则”:问题吃准——要针对问题,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拿出方案;群众讨论——要发动群众,广泛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内容清晰——要定性明确,定量准确,切实可行,没有漏洞;执行坚决——要形成规定,认真执行,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让我们以高昂的斗志,实干的作风,拼搏的精神,想法治,干公事;想纪律,干正事;想民众,干实事;想发展,干新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