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引用了《庄子列御寇》中的一段话:“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就是这段文字引起了批者一大段批语,其中最醒目的就是:“殊不知用于今日,大解悟大觉迷之功甚矣。”既然是“大解悟大觉迷”,就必然有深刻的意义,就不同于一般的解读。庄子的这几句话按一般的解读是:“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填饱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船只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而自由遨游的人。”(摘自百度搜索)这样的解读没有多少深刻的意义,称不上大解悟大觉迷,总带有一种消极处世的感觉,消极处世,只要具备一定的生活保障,是人人都会的,这种观点值不得称赞和称道。我认为,庄子一书,道学者将其称为《南华经》,如果都按消极处世或诙谐幽默去解读,根本谈不上“南华”的意义所在,人人都去逍遥自在的过隐居生活,何以“南华”?《庄子》,能好称“南华”,一定有其“南华”之处,只是一般世俗人没有超越世俗的眼光罢了。所谓“南华”,就是可以作为华族人社会发展的指导方略。 世俗人之所以对此文产生低俗的解释,皆是以文字的表面,把“巧者”“智者”与“无能者”对立起来。其实,“巧者劳”和“智者忧”是言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专长,社会能让人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那才是最理想的社会状态。不让巧者劳,智者忧,那才是让人怀才不遇,浪费人才呢?因此,“巧者劳智者忧”这句好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无能者无所求”,这句话中的“无”是一种高级的思想意识,是“无形”的意思,“无能者”并不是无能的庸人,而是指能务虚,能高度抽象概括的意思,通过高度务虚化出高远层面的意识;“无所求”就是去务虚,去抽象,从无形中发见变化,发见真知卓见。“饱食而遨游”,“饱食”是言所有人实施作为的方向,因民以食为天,“饱食”是保养精神的根本物质基础,“饱食”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基本生活保障,所有的人都朝着这个根本方向去努力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大道;这与老子“为腹不为目”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遨游”就是没有顾虑的去做事。“泛若不系之舟”,“泛”是指广泛性,即所有的人,大多数的人;“不系之舟”就是自由,可以随着自然的风向去任何方向,即“无不为”;其实,舟船都是航行不系的,除非停泊在岸边或码头,从此意义上,更是有永不停歇,永不止步,思想永不僵化的积极意境;按一般, |
|
来自: jishiaimin >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