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不好易中风易早亡!中医秘传八分钟睡眠法,每天做不生病!

 长沙7喜 2016-01-08


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三件大事中,睡眠第一。如果清晨醒来,你感觉到睡眠不足、疲劳乏力或者昏头昏脑、精气神不足,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


如果晚上失眠、多梦,就更要看看这篇文章。因为研究发现,睡不好容易导致中风、引发心脏病,更会影响寿命,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



睡不好的四大危害


1
中风危险增4倍。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研究发现,与每晚睡眠7~8小时的人群相比,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中老年人发生中风的危险高4倍。


2
糖尿病危险上升。


美国疾控中心研究发现,睡眠太多或太少都会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而睡眠太少会降低胰岛素敏感,增加糖尿病危险。



3
心脏病危险增加。


《哈佛健康通讯》刊登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缺觉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衰和心脏病发作关联极大。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危险分别增加48%和15%。


4
早亡危险增大。


瑞典睡眠和压力专家托尔比约恩·奥克斯泰特说,无论是睡眠过多还是极度缺乏睡眠,都会影响寿命,那些不能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者可能面临略微高出正常水平的早亡风险。


那么,到底要怎么睡才好?



中医秘传八分钟睡眠法


正午时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


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睡六个钟头。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兼职教授金涛表示,正子时和正午时是睡眠的最佳时期,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以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为原则,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而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开发。



国学大师南怀瑾十分推崇“子午觉”。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而白天午时,则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称为“合阳”。《黄帝内经》有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子午时是人体“阴阳交替”之时,适合卧床休息,以利于“养阴”和“养阳”。



需要注意的是,睡8分钟的子午觉等于6小时,并不是说,一天只要睡8分钟就够了。除了熬夜的时候可以尝试之外,我们提倡健康的睡眠习惯。


晚上10点至凌晨4点是最佳睡眠时间,入睡最晚极限不要超过晚上11点,睡眠时间不要超过9小时。中午午睡以半小时为宜,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影响晚上睡眠。



中老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间


美国抗癌协会的调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有80%是短寿者。


但是,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同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应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郭兮恒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


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


郭兮恒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如果中老年朋友们睡不好,那很容易导致中风、引发心脏病,更会影响寿命,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中医秘传八分钟睡眠法,简单易学,每天都做能防病!


另外,中老年人如果能重视最佳睡眠时间,那对保健养生、延年益寿会大有帮助的!快告诉身边的人吧~

其他人在看

卫生部:每天6000步!不用药就能甩掉慢性病,别错过~:查看请点这里。


饭后半小时,养生黄金期!一个小动作,长寿20年,一学就会~:查看请点这里。


(本文由“国医大师健康”发布,来源:三九养生堂、老年生活报、搜狐健康。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抄袭,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后,关注“国医大师健康

权威国医大师,通通带回家!



该文由本号重新校编

如需合作,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