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靖江】因为有了她们季市成为不老传说

 昵称30037142 2016-01-08


在大城市生活久了,灯火喧嚣、高楼耸立、商业繁华…再新奇的东西总会有厌烦的一天;当这时候生活觉得累了厌了,必然会渴望有一个皈依的地方的。或许是一首歌,或许是一篇文章,或许还是一个人;可这都只是暂时的,我们还是会寄希望于一个更长久、更持有初心的地方,每每到此处,“乡愁”两字自是涌上心头,带点甜蜜,又带点伤感!

古镇季市,始建于南唐,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靖江建县后很长一段时间,季市的名气都超过靖江城。现存的季市老街、房屋,还依然保留着百年前的身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观光客、考古者前来怀古、思远。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小微走进季市老街,徜徉其中,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融,静听老街无声的诉说。

1
古街

说起咱们的老街,那可是有年代的百年老街了;由东街、西街、南街、北街、石桥南路五条道路组成。

南街是季市以前最为热闹的地带。小的时候,还记得老街的热闹的光景:二三十个一字排开的玻璃柜台、打扮时髦的营业员、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品。

现在,以前的国营商店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几家个体小商铺。唯一不变的是,只有墙上的那些字体没有变过,这中间店铺的人可能换过好几个了,但是所有的味道却都没有变过,这或许就是老街和别的不同的地方。


这里的布店、裁缝店、杂货铺、鞋店、面店、米店、……每家店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古”味,古老的木柱木门木墙,斑驳的墙头露出的古砖,都溢满了老人们对于过去的深深眷恋,也激起季市人内心的思乡情怀。


北街是季市最长的一条街,两侧多是居住的小户人家,中间或有少许的小商铺。

北街那边,以前有个红色的圆柱形大炉,一大早大伙儿就会赶来这里买早点,看着烘饼师傅沿锅内侧一层一层贴面粉,从低到高一贴就是五六层,那会儿往那一站,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儿;几分钟过后,饼烘熟了,大炉饼、草鞋底、方饼,师傅一个个起锅,大家便抢着买回去,每天早上都在一个饼后开始一天的生活。


季市的西街应该是最短的,但也是最有“老字号”的;走在西街,随处可见老理发店、老面店、老旅社……店铺还在,有些上面的红字经岁月的侵蚀早已斑斑驳驳,但在季市人心中仍是鲜活的。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摄影博客,作者是“泊客33”

图片中看到个人的店铺还是一直保存着,过去的理发店仍旧保持着原样,红红的字体不知道被刷过了几遍,窗户还是老式样,没有铝合金只有木板。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摄影博客,作者是“泊客33”

估计现在的孩子少见这样的旅社了,老街上还保存着这样的字迹,无不诉说着过去的繁华。


老人们吃惯了几十年的味道,热衷于一家的面条和馄饨皮子;老店的店名估计早被岁月的痕迹给磨灭了,却永远活在了季市人们的心中。

季市的东街既古老有神秘,从入口走到终点,老院、老医院、中药铺子…百年老宅一家接着一家,一直通到姜八公路,有几座老屋已被列入文物保护范畴,这让季市老街更添几分神秘。

【活动通知】近期蓓蕾公益将组织爱心人士走进团结小学、孤山小学、西来小学、斜桥小学,为外来务工的子女们送上课桌、书籍、台灯。

报名电话:18052626359
活动报名微信:cnaaa138

2
季市小吃

提起咱季市的小吃,那可是闭着眼都能说出来,最大特色:大炉饼、酵烧饼、荷叶桂花茵糕等等

大炉饼

以前在外求学,总是思念家乡的味道;爸妈隔段时间也会给我寄来些大炉饼,每次都被舍友抢空;炉饼的那种香,从入鼻后不一会儿直冲心房,这时候若不拿块儿尝尝,估计得难以入眠。圆的是咸的,椭圆的是甜的,我一直喜欢甜食,尤其是刚出炉的炉饼,咬上一口,丝滑的馅儿直教人难忘。


(图片来源于百度)


季市荷叶桂花茵糕


(图片来源于百度)

桂花糕,无疑选材当然是桂花和糯米等,荷叶作为衬托;蒸熟后看到上图,会刻有一些图案在上面,也是季市的一大特色。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喜欢买上点糕点摆在家里招待亲朋好友。这种味道从开始到现在都未曾变过,一如既往的好吃。


季市涨烧饼又名酵烧饼

说起季市酵烧饼,那真可以说家喻户晓;逢年过节的时候,季市人都回去集市买酵烧饼,这早已成为了他们的习惯;吃着酵烧饼,象征着一年得红红火火。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摄影博客,作者是“泊客33”)


(图片来源于百度)

瞧那金黄金黄的外表,上面裹着一层白白的芝麻粒,一层薄薄的油在上面,显得颜色诱人锃亮。可以冷着吃也可以热着吃,都不影响它的味道儿,切成片儿装盘,也是一道精致的点心。“松、软、香、甜”真是令人难忘!


3
季市的人文

靖江大大小小那么多镇,能保留百年历史,非咱们季市莫属!走在如今满是高楼大厦、水泥钢筋、地铁高架的城市中,早已忘记当初的情怀;回到家里,忙碌的心才能片刻休停,去感受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街一人带来的宁静。希望这片净土可以永存!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摄影博客,作者是“泊客33”)

琳琅满目的皮靴、UGG早就让我们迷了眼;谁还能记起当年“那人”—是外婆或外公、爷爷或奶奶,亲手一针一线的棉鞋。

这里的老人们永远保持着当年的淳朴,喜欢自己劳作忙碌的幸福!享受儿孙满堂的愉悦!

这里没有名利、没有斗争,每个人的脸上永远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夕阳西下,余辉洒在巷子,没有尽头;时代永远在变迁,却希望时光可以眷恋它,让它永存!——季市,我爱你,我的故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