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对于“性”的态度

 星空读者 2016-01-08

 

孔子对于“性”的态度

 (2014-07-29 16:36:33)

    孟子说话比较直接,所以说得也直白,“食色,性也”,相比之下,孔子说话就比较含蓄了,对“性”没有直言之,不过,从《论语》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孔子对于“性”态度。

    在《论语》中,有两次谈话和性有关,一次是在《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当然,孔子在这儿主要说的是德,没有看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有叹婉之意,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孔子并没有回避“性”,同时也承认了“性”的魔力。相比于后世的一些理学家,孔子还是比较坦诚的。

    另一次谈话就是有名的“君子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在这一段中,孔子又提及了“性”,这一次,孔子的态度又是怎样得呢?

    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血气未定,就是血气还未饱满,人的身体还未定型。所以,所谓“少之时”,就是指的是人的成长发育阶段。这个时段包括少年,也包括青年的一部分。比如男性,一般22岁就不再长高了,基本可看为身体发育成长定型,也就是到了这个年龄,才可以认为是到达了“血气方刚”。因此,大概可以把22岁以前看着是“少之时”的阶段。这个阶段特别要注意的是什么呢?孔子说“戒之在色”,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特别要注意的就要是“远色”,要戒行男女之事。为什么要戒行男女之事呢?孔子前面就说了,因为这时“血气未定”,血气还尚在生发的阶段,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这时行男女之事,血气的生发就会受损,等到了身体定型的年龄,血气就不能饱满充盈,身体就会发育不好。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性”的态度,并不是像佛家那样,一味禁止,而是认为“色”要行得其时。就像农民种庄稼,要“不违其时”,该播种时才播种,该插秧时才插秧,这样才能有收获,有结果;如果不按农时,可能收获甚少,甚至颗粒无收。

    所以在孔子眼里,“性”并不是洪水猛兽,也是人的正常需求,不可禁止,但关键是行之要得其时,如果不得其时,就会给人的身体带来损伤,特别是在人的少年阶段,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孔子给予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关怀和注视,这在先秦诸子中是少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