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查】转给农民!一亩田多赚4000元的秘密

 已矣无 2016-01-09

  “我的老家,都不住在那个屯,我们却服务这个屯里土生土长的人……”乡土气息惹人开怀一笑,也更易拉近彼此的距离,今天,小编打算隆重推出三位上山下乡的城里人——“造田高手男子天团”。


  我们要说的“造田男子天团”在2015年里可做了不少事儿,这三位城里人,领着俺们屯里人种地、养土、玩高科技,都是改变屯里人生活的大事儿。


宝蒙权:“弱碱性水稻苏打土”



  宝蒙权的家乡在查干湖,没错,就是那个有冬捕、有大鱼,水草丰美的查干湖,查干湖在蒙语里的意思是“白色的湖”, 上世纪60年代,查干湖上游修建水库,入湖的水量减少,湖水pH值开始上升,最高的地方pH值能达到12.5,查干湖鱼长期生长在碱水里,也变成了白色。


  查干湖水养鱼养出了自己的特殊,但却给当地农业种植带来了麻烦,查干湖周围7万多亩耕地和8万多亩草原,成了严重的盐碱地。地是盐碱地,但这一带却还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查干湖位于北纬45度的水稻种植黄金带上,年日照有2900小时,年平均降水能达到400-800毫米,3100度的稳定积温,最适合发展农业。



  怎么才能把水稻种好,宝蒙权开始想办法。宝蒙权曾是查干湖所在的前郭县的副县长,三年前辞去公职办起了粮食集团,专门研究起种粮食这件事,尤其是种水稻。


  在水稻的成长过程里,当土壤pH值超过7时,水稻发芽、出苗、生长都会变慢,查干湖周边的土壤pH值几乎都在10以上,由于强碱有较强的排他性,所以很多盐碱地里的有机质含量极少,一般植物都不怎么生长,更别说水稻了,宝蒙权开始想办法治理盐碱地。



  宝蒙权的第一招就是用水排碱。宝蒙权这么想,可不是瞎想。一百年前的美国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三年前,宝蒙权开始了他的寻水之路。从松原市区向南28公里,就是宝蒙权圆梦的地方。那里是给松原提供城市用水的水利枢纽。


  这里的水源来自于松花江,水的pH值只有6.7左右,能不能把这里的水,引到查干湖那边改良土地呢?宝蒙权反复找到各级政府协调,终于将水给引进了耕地。



  三年的试验,盐碱地给了宝蒙权一个意外的惊喜。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土壤,宝蒙权说“我们这个土壤,里面有草炭,还有弱碱土。经过三年的改良之后,现在已经形成了弱碱性水稻苏打土。”


  弱碱苏打土,是宝蒙权自己给改良后的土壤,起的高科技名字。他正打算申请个专利,因为这个土,是可以培育弱碱性水稻的专用土。


  两年多的灌溉,就能改变这严重的盐碱化土地吗?改良后的土壤真的能种水稻吗?会增产吗?我们也请教了粮食专家。


  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告诉《中国财经报道》记者说“弱碱土种出来的水稻叫弱碱水稻,通过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最后检测,弱碱苏打土产出的大米的pH值基本在6.8、6.9,高的达到7.1、7.2,现在我们正在制定(吉林)西部弱碱大米的标准”。


  说不定这经验一复制,吉林西部能再造一个大粮仓!


知识普及:

  苏打是指碳酸氢钠或者碳酸钠,弱碱一般是指pH值在7.0到8.5之间,通俗的叫法叫做苏打,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苏打水其实也就是弱碱水。


范永强:蔬菜瓜果,我的“病人”我的粉儿



  范永强,是位农艺师,因为擅长解决土壤难题,被当地农民称为土地医生。他的粉丝现在已经遍布山东全省,而且粉丝还有分类,比如“黄瓜粉丝”,“西红柿粉丝”,“小麦粉丝”,“草莓粉丝”,不管种什么的,大伙儿只要遇到难题,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范老师。


  范老师今天出诊的是沂南北于村,20年前这里就种大棚蔬菜,一年收获两季,春天到秋天种黄瓜,冬天种芹菜。


  第一个来向范老师求助的是农民宋永民,他家的芹菜最近总出现黄叶,土壤里还出现了红斑和绿色苔藓。



  范老师拿出土壤盐分测定仪,土壤中含盐量大,它的导电性能越强,所以根据电导率的大小,可以推算土壤中盐分的多少。结果显示,电导率是1.02,盐分远远超标,已经属于严重的盐酸地。这芹菜的病就出在这儿,经过一番询问,才发现是施肥过量导致的。


  原来宋永民家的芹菜移栽后长得比较慢,他觉得可能是因为缺肥,就开始大量追肥,可芹菜还是不见长,越不长越追,越追越不长,恶性循环了。



  范老师已经跑过山东的1300多个村。让他担心的是,过量施肥已经是当地的普遍现象。从全国来看也是这样,中国眼下已经是世界上施用化肥最多的国家,每年要用掉大约5800万吨化肥,可化肥效用却并不高,比较一下全世界的氮肥利用率就知道了,氮肥利用率是指施到地里的肥料被农作物吸收的比率,美国氮肥利用率能达到50%,欧洲最高能达到65%,可咱们国家只有35%。


  范老师给村民们开出的药方,是每亩地追25公斤到30公斤高氮高钾复合肥就可以了,不用多施,因为施多也是浪费。而这些已经施肥过度的土壤,最好可以埋上碎秸秆,让它缓解化肥带来的损伤,有条件的休养上一季再种更好。



  除了治理大棚蔬菜,范老师还经常诊治盐碱地,跟吉林西部碱性高的特点不同,山东的盐碱地盐分更高。


知识普及

  土壤里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算是良田,含盐量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算中度盐碱地,当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的,就算是重度盐碱地。全球的盐碱地大约有9.5亿公顷,中国占了其中的十分之一。治理盐碱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治理盐碱的英雄们点赞!


徐建:那个没学会施肥的老乡,下课别走



  成都蒲江的长秋乡,是有名的柑橘之乡,全乡70%的土地都种着市面上最畅销的丑柑。二三月份,丑柑马上就要上市了,今年的丑柑能卖个什么价儿,古佛村的果农朱永华心里有点忐忑。


  他和表弟徐勇进家的地只隔了一道田埂,而且种的丑柑品种都一样,但去年,表弟家的丑柑卖了5.2元一斤,比他家的多卖了1.4元。别小看这1.4元,一亩就得少赚三、四千块钱呢。为啥表弟就种的橘子就能卖上高价?原来从2011年开始,表弟就跟着一位叫徐建的老师学种柑橘了。



  徐建也是土生土长的长秋乡人,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乡里的中学教语文。别看是个教书匠,但徐建跟这土地的缘分却没断。业余时间他经常帮乡亲们研究种柑橘的事儿,时间一长竟成了技术能手,乡里借调他来果品协会,这一调就再没让他回去。


  徐建研究问题,喜欢往深里钻。他发现,大多数农户长期过量施用复合肥,多施的肥料造成了土壤板结。这跟山东的大棚“病情”差不多。


  要想效益上去,得先改良土壤,徐建想到的办法,是改用有机肥。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种植习惯,改变起来特别困难。



  今天,徐建来石马村,手把手地教大家怎么施有机肥。只有让农户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改良效果,大家才能有动力改用有机肥。


  石马村的土壤改良已经做了整整一年,村里300户人家,去年只有两户跟着徐老师用有机肥,但如今已经有270多户学用有机肥了。


  徐建教大家伙判断地里的土壤好不好,最简单的一招就是数蚯蚓,蚯蚓多的话,说明地里有机质含量比较多,种出来的橘子甜度都不一样呢。真有这么大差别吗?


  关于土地,关于屯里,还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今晚21:50,CCTV-2《中国财经报道》“造田高手男子天团”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你会喜欢


【创业经】种茄子+辣椒半年能赚200万,秘诀竟是它!


【提醒】你家的冰箱比马桶还脏?三步搞定!



来源:央视财经(《中国财经报道》记者于溪 殷洪生 杨丽坤)

本文编辑:李天路

觉得不错↓↓↓欢迎分享和点赞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