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太乙五行拳技击特点及其运用

 lishehang 2016-01-10
 

太乙五行拳技击特点及其运用

 

                            ------陈永霞在央视武林大会研讨会上的发言

 

    今天,距离1980年夏天在山西太原市隆重开幕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已经整整28年了。在这次武术大会上,一位武林老人上场表演的一路拳术震惊全场。这套拳似太极而非太极,似长拳而非长拳;点穴擒拿,势动神随,一招一式,动如蛇之行,柔似蚕作茧;似简实繁,似柔实刚,整整二十三式,一气呵成,面不改色,气不粗喘,赢得满场喝彩,掌声雷动!这套拳就是“武当太乙五行拳”,其全称为“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演练这套拳的武林老人就是“爱新觉罗·溥儇(音:普玄)”,汉名叫“金子弢”。 1981年端阳节,金子弢应邀来到武当山传拳,一住数月,耗尽心血,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弟子。他的弟子,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系着红领巾的儿童,有教授作家,有干部工人,还有街道居民……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今天,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当年金子弢老人怎么也想不到“武当太乙五行拳”的弟子们上了央视武林大会。

    太乙五行拳是金子弢先生于1929年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从李合林道长所学,据传为武当道教龙门派宗师张守性创建于明弘治年间。这是一套仅在武当道门高层道土中习练的内家秘拳。这套拳法自1980年金子弢首次在太原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献出后,引起了海内外武林同仁的瞩目,一时间掀起了武当拳热。尽管太乙五行拳盛世复出,但因种种原因,它的技击功效、健身养生价值等,并未被社会所认识。不少文章如出一辙地称其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周身圆活,形意相随,连绵不断”,“动如蛇之行,劲似蚕作茧”等等。实际上,这些仅仅是内家武术最一般的拳理,仅仅流于太乙五行拳外形的描绘,要真正掌握这套拳术,并不是揣摩一下外形,粗通一些阴阳五行的知识就能解决问题的。

    下面我就通过组织《武林大会》太乙五行拳擂台赛及多年学练太乙五行拳的浅显认识,向大家介绍一下“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技击特点及其实战发挥问题,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们指正。

一、太乙五行拳的理论依据

    太乙五行拳出自武当道家,举手投足强调阴阳开合,每招每式循五行八卦而动,令不少学子感到深奥莫测,望而止步。其实道家思想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它以朴素的辨证观来解释大千世界。这种朴素的辨证观所包含的科学性,正是当年诠释内家武术和指导学练太乙五行拳的理论依据。

    太乙五行拳强调“心息相依,任其自然”。其意在于追求自然,返朴归真,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观点。这也就是道的目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则是道的手段,是道家处世、养身和防侮的方式。而所谓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观念则是道家实施具体方式的规范依据,是对客观世界朴素的解释,也是辨证观的一些古老的哲学范畴。太乙五行拳,以技击和养身作为拳术的主要目的,但无论修身养性,追求延年益寿,还是四两拨千斤,主张后发制人,都离不开上述的目的手段和规范依据。

    太乙五行拳依据太极十三势并结合五禽戏和道门的吐纳导引、技击所创建。十三势对太乙五行拳的指导作用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所以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太乙五行拳取五禽戏中象形养生术和道家内丹术精华形成拳术养身的功法理念,取太极十三势等道家技击术为其拳术技击的防御功能。太极十三势所包含的内容,恰恰是不折不扣的道家理论;而太乙五行拳则偏重于阴阳五行理论而已。从其养生的角度看,它讲究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次孳生,循环无尽。比如太乙五行拳起势立于中定土,其理是土为生化万物之灵性——脾为生化之源;面向南,心(火)之热以温脾,腑得以化生水谷之精微;转向东,肝(木)助心火(肝藏血济心);心火太盛则伤脾,继而由南转向西,金克木,以止火旺(肺气清肃可抑制肝阳上亢)。这套路运行之方位俨然是五行互相制约,互相滋育的一个完整过程。在运行中起到人体生理平衡内在和谐的健身作用。从其技击技法的角度看,它却讲究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次循环无尽。这相生相克、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理念,充分运用到了拳术的组合之中,所以能够克敌制胜。

二、太乙五行拳的功法特征

    太乙五行拳路演练过程,起伏柔韧松活,形似太极拳。所谓“动如蛇之行,劲似蚕作茧”即形象地勾划了太乙五行拳的动态。它虽然没有太极拳的舒展、潇洒,却比太极拳飘逸。纵观拳势,展转腾挪,环顾八方,道势多变,却有着玄妙的严肃的规范。从套路方位路线来讲,是分阴阳、定五行、踩八卦、窜九宫,具体解释是:一招一式阴阳相渗,各有虚实开合,整套拳路确定五行方位后,为取其相生相克之数,在八卦阵中千变万化,由于在太极圈和四方四隅中不断变化,便形成了九宫中窜游的格局。

    从拳势来看,处处走圆化柔,无楞无角,不见拙力。直观些讲,上体颇象太极拳,身法中正不偏,双臂起伏匀缓,动静自如,缠柔不绝;但太乙五行拳似乎比太极拳拘谨些,相当强调腰随胯转,肩胯相对,丝毫不能松懈。而下体则象八卦掌,脚步内扣外摆,翻展胯部关节的幅度很大,但每步进退均带小括弧,或正或反,无八卦开步大。太乙五行拳上下肢体在拳势中的协调,全靠胯的圆活转动来完成;可以说胯部的圆活与否是这套拳的关健。胯关节展转越圆活,拳术的协调性就越好,越能起到养身保健和技击锻炼的作用。

    从拳架开合来看,太乙五行拳属于小架子,方丈之地便可演练,而且架子很低,非常强调下部的稳实性。

    从拳术劲路来看,起于足跟,发于胯腰,至肩臂而达于手稍。动作要求手跟肘,肘随肩,肩随胯,胯随膝,膝跟足踝。由于此拳强调大幅度转展胯关节,因此踝、膝部承受力量相应增大,下肢的根基十分稳健。

   所以熟练地掌握太乙五行拳的动作,还只是具备了这套拳术的躯壳,有道是: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武当内家拳术的太乙五行拳尤为强调内功的作用,光练拳架,显然达不到拳术本身追求技击和健身的双重目的。太乙五行拳有一整套功法体系,动功为九宫旋转十二法、太乙五行桩法,静功为太乙静功,器械仅有紫光剑。太乙五行拳法研究会正在组织力量挖掘、整理、编写50万字的巨著,向世人介绍太乙五行拳的整套练养理论和方法。

三、太乙五行拳的技击特点

     太乙五行拳经云:“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这是此拳最为重要的技击特色。从技击角度看,太乙五行拳是以擒拿为主的防守型拳术。与一般反关节技击技术不同,它不以整体刚劲对付对手局部关节,而是以整体的柔韧劲,缠封住对手的局部劲路或整体劲路,所谓“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就是指此。

    当今武林界人士体验过太极威力的不少,但对太乙五行拳的技击效能却有些陌生。根据拳理,太乙五行拳应是同太极拳属于同一流派的内家拳术,不过具体技击有所区别。太乙五行拳虽然也讲缠丝劲,讲引进落空和后发制人,但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是用腿,用臂封缠对手的下部或上部,即在引化对方进攻的基础上,擒拿敌人的局部而制服对手。它也有象太极拳一样的粘劲、听劲、崩劲等实际劲法,但毕竟是以打穴、擒扑、缠封为主。武当山徐本善道长的全真七弟子于1934年协助贺龙领导的红三军解放丹江口市,运用这套拳法曾经有过非凡的表现,我们正在作一个剧本来加以表现。

    太乙五行拳的主要技法就是拿筋抓脉法,堪称擒扑一绝,非一般拳术所能比。太乙五行拳擒扑手法分为两步实施,每式动作一旦引空对手劲路,封缠住关节,相应跟上的即实施点扣穴位,或错骨断筋手法。所谓“辨位于尺寸毫厘”即指点扣穴位。无论上下肢还是头项躯干,均有可点扣之穴位。拿不到穴位时还有顺藤摸瓜式的沿经找穴手法和掌指劲力变化的奥妙。因为此技法需要一定的功底,而且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下手十分残忍。因此,金子弢先生一般不曾外露,我也仅是在学练中略知一二而已。需要学练者长期艰苦训练,尤其是对铜人或木人的穴道打练,加上灵活的步法、身法训练,练至纯熟,才能得心应手。

四、《武林大会》太乙五行拳擂台赛组织之经验

     2007年度武当太乙五行拳央视擂台赛,在央视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在地方政府关心支持下,首次探索了《武林大会》拳种擂台赛的海选,经过了套路初选、擂台海选、封闭集训、进京打擂的四步策划方案,在保证措施上首次尝试了政府重视、成立专班、媒体炒作、技术训练和理论培训并重等方法。从筹备到进京打擂整个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本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直坚守在武当第一线。成功组织了武当山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比武擂台赛,并使武当山秘传拳种走出山门,首次亮相世人展示其独特魅力。整个组织过程进展顺利、阵容强大、宣传到位、效果极佳,圆满完成了央视《武林大会》武当太乙五行拳擂台赛,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当然,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武当太乙五行拳在央视擂台赛上的表现,还有许多遗憾,选手们没有更好的体现出本拳种的特色,没有真正打出本拳种的技击技法。究其原因:一是受规则所限,击中部位,倒地,下擂得分设定不合理,本拳种技法加分不够等。二是实战经验不足,技战术发挥不出来,这也是由于长期只练不打和第一次打擂等殊多因素造成的。三是时间紧迫,无法进行规范系统性训练。四是门派管理难,选手来自各门各派,思想在短期内难以统一,尤其是武当山固守的门派之风严重,少数选手有只为师傅争光的侠隘的门派之私影响全局,增加管理难度。

五.2008年度武当太乙五行拳央视擂台赛之展望

    新的一年我们必须是在央视《武林大会》这个强大的平台上,依靠政府支持,认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团结努力,发挥特色,才能更上一层楼。如何发挥武当太乙五行拳的技术特点,看起来是个技术问题,实则是组织管理问题,如果没有各项管理措施的到位,2008年仍然打不出特色。所以我侧重谈一点有别于各位老师们的非技术的技术管理问题,仅供参考。

第一,必须有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比较稳定、内行的专门班子,吸纳热爱武术有奉献精神,作风扎实的有志人士。

第二,必须要有经费保障。

第三,特别注重教练的选用,选用品德好、作风硬、技术好、懂本拳种的高人。

第四,特别注重选手的选拔和技术训练,选那些品质好、守纪律、技术好、能吃苦,勇于拚搏的选手。

第五,从技战术入手,制定规范,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传承太乙五行拳,以打穴,擒扑,缠封为主要技击技法进行实战训练。

     一年来通过参加《武林大会》八大拳种擂台赛,本人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年太乙五行拳擂台赛我已有了一整套成熟的方案,我有信心组织好太乙拳,一定努力打出水平,打出特色,为央视《武林大会》呈现出一台精采的擂台赛。

 

                                                       陈永霞

                                              2008年1月15日于深圳笔架山

[转载]太乙五行拳技击特点及其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