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有人产生一点疑惑,红楼梦中正册副册的主要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先说一个又副册的晴雯呢?实在是这个人物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 提起晴雯,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穿着丝绸的红衫绿裤的小丫头,这样强烈的对比色穿在她身上,却未见一丝俗气,反而水灵灵的,她丁香骨朵般的耳坠随着跳动的身姿晃来晃去,她个子娇小纤瘦健康灵活,秀媚动人。她是青春的、活力的,像是寒冷冬天的一栋红梅,呵冻俏艳。她的声音一定像屋檐上的冰棱折断时那一声的清脆…… 晴雯的性格特征是:爱憎分明、脾气比较急,直爽,但又不乏机敏。心气也是蛮高的,而且特别看不惯虚伪和掩饰。 一开始并不喜欢她,晴雯,归初给人的印象有点泼辣,甚至没素质。她动不动大骂偷懒的小丫环,还动手用簪子扎她疑心偷金镯的丫环坠儿。比如:写晴雯病中,无人照料,这里晴雯吃了药,仍不见病退,她先是急的乱骂大夫:
坠儿只得前凑。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的乱哭乱喊。麝月忙拉开坠儿,按晴雯睡下。这不仅是骂,还动手打了人。行为举止相当粗野有些狠,实在让人觉得她的性格不够宽容厚道。 但如果细细想来,也许就会明白,她刚烈直率,而且心气又特别高。正像判词中所说的: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正因为她的个性特别敏感自尊,而且一直在争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独立人格与尊重。所以,当同样身为丫环的女子们表现得有失水准时,她的泼辣就格外强烈。这粗野的态度中,实际上带着一种唇齿相依的恨。 而实际上,晴雯的心地非常善良,也很勇敢、坚强。比如勇补孔雀裘一段。宝玉的褂子不小心烧坏一块,却无一个织补匠人能补。可偏偏急着必须隔日要穿。文中此时写到:晴雯听了半日,忍不住翻身说道:“拿来我瞧瞧罢。没个福气穿就罢了。这会子又着急。” 当时晴雯病得非常严重,可她却挣扎着要帮宝玉补这件无人能补的衣服。
这段话中也能清晰地了解到晴雯的性格。她尽心做事,但嘴上却仍然很强硬。没有温婉客气、也似乎没有温柔体贴,但她的情深义重却在细微的这件小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还有就是比较著名的晴雯撕扇的情节。晴雯不小心失手跌扇,正巧宝玉心情不好,于是数落了她两句。可晴雯的表现却是不卑不亢。晴雯笑道:“我慌张的很,连扇子还跌折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倘或再打破了盘子,还更了不得呢。”可见,她哪怕在宝玉面前,也不见一点奴气…… 一直到最后宝玉主动跟他示好,她才展颜一笑。“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这几句说得干脆利落,不见丝毫拖泥带水。直听得人心里也爽利起来。直到此段纠纷圆满了结时,晴雯仍是笑着,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但最开始对这一段也是不能理解,总觉得她不够爱惜事物,虽然自己仅为一名丫环,却也不知不觉在富贵之乡养成了奢侈之风,居然只为听声音就把好生生的扇子撕坏。这恣意的举动是否有些过分?其实,如果往深里再想想,就不难理解释她撕扇的动因。她不甘于出身的低微,却天真地认为只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努力,就能争取到被尊重的权利。所以,她看不上宝玉与袭人麝月碧痕等人的暖昧,她对同级别的丫环的媚主行为冷眼旁观甚至冷嘲热讽,又对低一级别的小丫环们极为严厉。但其实她做事勤勉不输麝月,尽心尽力不弱袭人。所以,她是在用撕扇这种举止来争取自己的尊严。且抛开美丽的容颜不论,她亦有着不同于寻常女子的魄力和手段。我想,如果她生于官宦人家,有机会参读诗书,才学未必输于黛玉。如果她作为大家闺秀远嫁,气度也未必逊色探春。如果给她机会去管理荣国府,泼辣和才能更未必不及凤姐。 同时她又不乏聪明机智。 她的聪明从她与王夫人的对话中可窥一斑:“绣春囊事件”发生以后,王善保家的借机说晴雯的坏话。王夫人于是下令马上把晴雯叫来。晴雯进门一看那架势,就知道自己被暗算了。
晴雯以她的机智对答,暂时化解了一场危机。 语言展现出的鲜明个性,使我对晴雯这个人物,从不接受到接受,从不喜欢到喜欢并心生怜惜。抄检大观园一章最红楼梦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在这一章里,细心读去,不难看出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来。晴雯又是怎么样的呢?她“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她毕竟只是一个丫环,不可能像探春那样给无理的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也不可能像紫娟那样淡然一笑了之,更不可能像入画那样因为害怕而哭泣。她只是一句话不说——用无声的语言,表达着她的不满和抗议。我想,她当时一定是板着、冷着脸,手脚麻利干脆,那气呼呼的样子,实在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女子形象啊。(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晴雯心地纯洁,所以她痛恨坠儿的盗窃行为;晴雯敏感自尊,所以她鄙视袭人麝月等人安于做奴隶的本性;晴雯天真单纯,所以她厌恶蠢奴悍妇的争权夺利,惟利是图。晴雯真诚、直率,宁折不弯。有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和朦胧的平等意识。比如,秋纹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宝玉去给贾母和王夫人送花,得了几百个钱和两件衣服的赏。回来以后,秋纹自豪地主动提起,并把这件事唠唠叨叨说了好久,老太太又怎么赏了,太太又怎么赏了,等等。她说,这几个钱倒不是什么大了不起的,她难得这个脸面。晴雯当时就“呸”:“你还充有脸呢,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她,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这就是她心直口快,非常率真的一面。 晴雯最终因含冤被撵。病重之时,宝玉去看望晴雯,晴雯仍旧是直言直语的性子,而且其言更真,其情更悲,她悲愤地对宝玉说:
她还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给枉耽的虚名以亲近浪漫的举动:晴雯拭泪就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并指甲都与宝玉道:
至此,晴雯的本色和风骨通过她真诚又率真的语言完全展现出来,令人遗憾和痛惜。 我想,曹公心里一定喜爱极了这个风流俏丫环的,难怪将她列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其画“既非人物,又非山水,不过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有判词云: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我猜想着,曹公在写晴雯时候,会不会时常嘴角牵起莫名的笑意呢?也许,晴雯的早逝,也是曹公为她安排的最好的收鞘。只是,仍嫌凄惨了些。哪怕是化身为芙蓉仙子,也难掩心头的惋惜之情。 芙蓉花我没有留意过。倒更觉得,晴雯仿佛一枚带刺的野玫瑰,有一股山野间自然的清芬,还带着清晨露珠的味道。 本文转自公众号:茗若文化 公众号公众 ,本平台致力于好文分享,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微信号:hongloumeng-cihuai 感谢您的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