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0oC B、10oC C、40oC D、100oC 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 A、牛顿 B、欧姆 C、安培 D、奥斯特 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来源:学|科|网](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 5、在图1 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 6、在图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 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 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 8、如图4 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 二、填空题 9、家庭中测量所用电能多少的仪表是 表。当标有“220V 11W”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 伏,通过的电流为 安。 10、5 月31 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 秒99 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 秒的中国人。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 11、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伏,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 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A,这段时间 13、水深 2米处水的压强为 Pa;重为 10N、体积为5×10-4m3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它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N。
①比较(a) ②比较(a)和(c)两图可知:
三、作图题 16、重为6 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 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的图示。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 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18、在图9 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S闭合后;(a)电流方向如图
四、计算题 19、质量为0.2 千克的水温升高500C
,求水吸收的热量
⑴货物的重量m。 ⑵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W 和功率P。
21、 ①求容器甲内水的体积V水。 ②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2、在图1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20 Ω,现将两个电流表A1、A2 分别串接在电路中,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2 的滑片P,每次移动滑片P,均使变阻器
①求电源电压U。[来源:学。科。网Z。X。X。K]
②若变阻器R 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50 欧时,求干路的电流I。
五、实验题 23、天平是测量物体 的仪器; 24、如图13(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 实验”。按图13(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 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13(b)
25、小华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的电压有2、4、6、8、10 和12 伏六档,滑动变阻器有A、B 两个(A 标有“10 ①测定小灯的额定功率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 ②小华在实验中,选用的变阻器是 (选填“A”或“B”) ③若要测出该小灯的额定功率,小华可采用的方法有:方法一 方法二
[来源:学科网ZXXK]
2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 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 、像距v 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①根据实验需要1-6 ②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 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 (a)根据实验序号 1-3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 (b)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 变化时, L像、u + v 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 来源:学科网ZXXK]
2015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以相同,但是不同的乐器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区分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音色,应选C。 【考点定位】 声音的三要素 3.【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欧姆的主要贡献有欧姆定律;安培得出了安培定则;奥斯特发现了能电导线周围在存着电磁场,证明了电流具有磁效应,应选D。 【考点定位】 电流的磁效应 4.【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电子带负电荷,A错;质子带正电荷,B正确;中子和质子构成了原子核,但中子不带电,C错;原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对外不显是性,D错;应选B。 【考点定位】 粒子的带电性 5.【答案】B
6.【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当开关断开时,两电阻为串联关系,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当开关闭合时,电阻R1被短路,此时两个电表的示数均为0,所以可以判断出当电键S 从断开到闭合时,两个电表的示数都是减小的,故应选A。 【考点定位】 仪表示数的判断 7.【答案】D
8.【答案】B[来源:Zxxk.Com] 【解析】 试题分析: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可知剩斜部分的重力是相等的,由图示可知,乘余部分中甲的体积较大,所以甲的密度较小;对于密度均匀的柱体来说,压强的计算也可以用液体的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所以可得甲原先对地面的压强较小;由于对于两物体来说,甲切去的部分少于剩斜的,而乙切去的多于剩斜的,所以可以判断出甲原先对地面的压力较小;故应选B。 【考点定位】 压力和压强 9.【答案】电能,220V,0
10.【答案】运动状态,不变,减小 【解析】 试题分析:用力蹬助跑器后飞 【考点定位】 惯性;动能 11.【答案】运动,反射,做功 【解析】 试题分析:路边的树木相对轿车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后视镜对光起反射作用,让司机能够看到后面的情况;轿车刹车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车轮表面的温度升高。 【考点定位】 参照物;光的反射;内能的改变方式 12.【答案】0.6,36,10 【解析】 试题分析:电流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0.6A;电流所做的功为:W=UIt=36J;该导体的电阻为:R=U/I=10Ω。 【考点定位 13.【答案】19600;4.9;5.1
14.【答案】一定发光, R2 断, R2 断且R1 短, R1 短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两个电阻为串联关系,电压表测电阻R2的电压,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 R2后,如果不发光,则说明电阻R1断路,此时两电表的示数都为零,与题意不相符,所以小灯泡一定会发光,故障出在R2上;将电流表A 与R 【考点定位】 电路故障的判断 15.【答案】如下面试题分析所示
16.【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也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选每cm长度表示3N为标度,图如上面所示。 【考点定位】 力的图示 17.【答案】如下图所示
18.【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电压表不能和用电器串联,所以可知电压表只能是中间的位置;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的,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所以电流表应接在左边的空中,电源应接在右边的空中,则电流的方向可知电源 【考点定位】 电路图 19.【答案】4.2×105J 【解析】 试题分析:质量为0.2 千克的水温升高500C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kg.℃)×2kg×50℃=4.2×105J。 【考点定位】 热量的计算 20.【答案】(1)10kg;(2)196J,49W 【考点定位】 有关功的计算 21.【答案】①5×10-3m3;②2000Pa; 试题分析:①容器甲内水的体积:V水=m水/ρ水 ②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F/S=G乙/S乙=160N/8×10-2m2=2000Pa。 【考点定位】 压强的计算 22.【答案】①12V;②0.84A
23.【答案】质量,左,断开,正
24.【答案】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等,相反 【解析】 试题分析:二力平衡条件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真线上;由图示可知,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按图13(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静止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13(b)所示 【考点定位】 二力平衡 25.【答案】①额定电压与电流,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2.5V”②A③更换B 滑动变阻器;更换4V 档电源
26.【答案】如下试题分析所示 【考点定位】 凸透镜成像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