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院士施一公: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教育者之惑 2016-01-10

日前,施一公院士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所做的题为《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报告。分享了求学路上的“迷茫”和感悟。

选专业应该凭啥?我告诉学生,凭未来世界的需求。你们可以去查查,麻省、斯坦福、哈佛最大的学科是什么。我觉得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凭兴趣挺好,没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培养兴趣。

大学期间我对生物真的是深恶痛绝,因为学不好。我的遗传学实验、遗传课、细胞学实验、细胞课在班上都是中下。

我在清华提前一年毕业,考托福GRE出国。在霍普金斯的5年读博期间很辛苦,总觉得我对专业没有想好,在读博的前两年一直非常纠结,总觉得学生物怎么这么难。有一门生物学考试,三次考试只有第一次及格。

博士读完之后,我不清楚我能干啥、也不清楚我会干啥,在最挣扎的时候曾想过转系。如果急急忙忙转系,也许去了之后会发现数学、物理、经管可能更没意思,所以我在说服自己,也许生命科学真的是21世纪的科学呢。就是一种在矛盾中在往前走。在博士论文答辩以后,我还是不清楚自己会做什么?

之后,我差点成为中国第一个买保险的人,当时有六位数的工资。在博士毕业之后我还设立了自己的公司。

1995年11月,我下定决心还是走学术这条路,一直到现在,所有主要精力都放在学术上,我也告诉自己兴趣一定可以培养起来。我是在博士毕业半年之后才开始培养兴趣,现在我的兴趣极其浓厚,到现在可以废寝忘食,乐在其中。

其实我对专业、对研究曾经非常迷茫,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我觉得我还是走过来了。我也劝在座的同学,当你有迷茫的时候,我建议你们,不要觉得只有把你的迷茫、把你所有问题解决了才能走下一步,我很不认可。

我认可一点:不要给自己理由——不论家庭、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什么状况,你应该全力以赴,应该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往前走。不要给自己理由。因为你一旦掉队了以后,你的心态会改变,很难把心态纠正过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