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r.魏:没敢考北大清华研,现在当他们的博导

 许兴华数学 2016-12-13

受访者:魏坤琳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3年起担任“最强大脑”节目科学判官,

人称Dr.魏(下文中以“W”代表)

Dr.魏:没敢考北大清华研,现在当他们的博导

Dr.魏:没敢考北大清华研,现在当他们的博导

采访者:斯涅

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

“恒迹 人生故事”首席访谈师,

从事口述历史访谈及人物专访(下文中以“S”代表)

访谈地点:北京大学心理系

S:您在很多年轻人心中是暖萌又犀利的男神。我相信不少人和我有同样的好奇,男神的大学生活是怎么过的?

W:我在整个大学期间一直非常努力地学习。我在北京体育大学读的本科。校园里不能说所有人学习都努力,但还是有“一小撮人”比较自觉,学习好。我就属于那“一小撮人”。

S:您的大学专业是什么?最初是怎么选择这个专业的?

W:我学的是人体运动科学中的生物力学。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人运动的时候如何衡量它的运动学和力学特性。刚进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们可以选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康复医学力学、解剖学,等等。我喜欢更科学、更工程、神秘、酷的。在我看来生物力学更合适。

S:您大学四年一直是个好学生吗?

W:还不错。我一直拿一等奖学金。

S:您觉得自己属于很聪明的学生吗?

W:我觉得还行。聪明的人我也见过很多。其实,一个人聪不聪明,很难简单地做出判断。聪明有很多种类型,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好,但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好。另外,聪明也和动机有关。人在小时候,有的人你可能觉得他是神童,很有天赋。比如他把某个玩具玩得特别好。但这可能是因为他早期在这个领域的兴趣被激发和培养起来了。其实人只要天资过了一个基本水平,有动机,又得到后天培养,他就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所以,我们很难根据一个人早期的表现判断他是不是聪明,优秀表现中对应的更多是后天的努力和动机。

Dr.魏:没敢考北大清华研,现在当他们的博导

S:那么在您的成长中,外界的反馈一直在鼓励您的兴趣、强化您的动机吗?

W:我觉得人一辈子都需要获得肯定,这个肯定早期来自家长和老师,后期更多来源于自己。在我的观念里,如果我花足够的力气,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这是一个正反馈,有了这种正反馈,人更容易有自信、持之以恒和成功。当然,有些事的确不完全是这样,比如谈恋爱,并不是你很努力地追求一个人就一定成功,因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互动。但这个想法至少没有让我吃过大亏。尤其在自我提升和能力培养方面,它是一直伴随我的想法。

S:您说大学期间一直在提高自己。除了上课,您还会做什么?

W:我读了很多书,自学了很多东西。如果有闲工夫,我肯定是在看书。

S:什么类型的书?

W:我会看专业书籍,也会看课外的。我有一个基本的好奇,就是想要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自然界的规律、人的心理、社会还有经济的规律。它们能帮助我把世界看得更清楚一些。这是我从小的兴趣所在。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禁不起琢磨的,你花一点时间琢磨琢磨就能看得挺明白了。有几类书我是很喜欢看的。第一是历史书。我不喜欢风花雪月的东西,但历史是有规律和脉络可循的。第二是有关人脑的书。第三是有关进化论的知识。进化论被归于生物学范畴,但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生物学。它是几大科学定律之一,深远地影响了人对社会、对未来的看法。第四是有关算法的知识。一是出于我自己的专业需要,二是算法本身也代表了这世界一些最原始的运行规律,在很多专业领域都是共通的。

S:对于学专业课、读专业书,您有什么建议?

W:我觉得学一个专业,最主要的科目其实只有几门。问题是,要真正学好一个学科,并不是看教科书就行,而是以从教科书为核心读出去,比照不同的书。具体来说,同一科目同一主题,你可以找不同人写的书看。可以从图书馆把这些书都借来,应该不超过十本,摆在面前,都翻一翻。你会发现它们架构的共同性、内容上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当一个领域中大家的倾向性都呈现出来的时候,你对它就有了全面的了解。这并不是说要精读每本书,你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光翻它的目录就会很有帮助。做研究也是这样。每一个分门别类的研究课题都有几个主要的实验室在做。把这几个实验室的脉络理清了,你对这个主题也就了解得比较深入了。

S:您自己在大学期间就是这样做的吗?

W:这个体会我是慢慢形成的。但大学期间我就不满足于课本,会找一些专业的期刊、杂志看。我觉得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每周见到老师一次,听老师在上面讲两小时,完成作业——是非常低效的知识传承方式。如果你足够感兴趣,应该在前两三周就把一本书翻完了。这样你就会知道自己对这个科目的兴趣有多大。这是我的方法。

S:听起来,您接触一个学科的时候就有想要把它搞透的心态。这很像一个学者的风格。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自己要做科学家的?

W:听起来我好像非常学术似的,我是个很放松的人。我不能说特别刻苦,而是非常好奇。我觉得上课的速度太慢了,没有耐心。我对知识很好奇,唯一的办法就是快一点看。到了读博士的时候,我也挺放松的,只是享受过程。

Dr.魏:没敢考北大清华研,现在当他们的博导

S:您大学毕业时犹豫过要继续深造还是找工作吗?

W:没有。我早就知道自己要读博士。我觉得做科研挺有意思,既有专业性,也能满足好奇心。问题是在国内还是去国外深造。当时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我很难考进去。他们有好多实验课程我以前没有条件上。所以我就决定去国外读博士。等我快要博士毕业的时候,的确有过一些焦虑:以后做什么呢?什么工作适合我?我就琢磨,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我是一个学习者,不断学习新的东西能给我带来快乐。然后意识到,像我这样的人,有两种最适合的工作:首先就是在高校当老师。做科学研究时你看不清前面是什么样的,甚至整个人类都还没看清,你每天都有新挑战,永远都有新发现。另一种是咨询,好的咨询师做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涉及不同的问题。博士毕业以后,我本来可以去一个跨国企业掌管他们的一个实验室,但我觉得在智力上挑战不是特别大,所以还是选择了在高校当老师。有趣的是,现在我在清华的北大清华联合生命科学中心担任中心外博导,这是当年我想上但考不上的专业,现在我成了他们的博导。

S:您毕业时身边有多少人出国深造?

W:我们那届出去的只有两三个人,后来师弟师妹踩着我们脚印出去的比较多。

S:这么说,深造在当时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W:的确是。我一进大学就去打听师兄师姐都走的什么路。我觉得,到了一个地方,不就应该了解前面的人都有什么出路吗?所以,当别人还在懵懂地熟悉新环境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初步的目标。我对出国准备得很充分,比如成绩很好,拿了一些学校的全奖。毕业时我被几所美国大学录取,从中选了宾州州立大学,读了运动控制和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又读了运动控制专业的博士。

S:听起来,您的大学生活非常充实,时间利用得很有效率。现在回想起来,您的大学生活有什么失败教训吗?

W:应该说有两个遗憾。第一是没有找到能给我指导方向的人,好多东西都要自己摸索。第二是没有找到一个“聪明人”的群体。那时候互联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相信如果当时网络足够发达,我会找到我的同类,会在同一个层面上谈论问题,会产生很多脑力的激荡和共鸣。当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知道自己是有些特立独行,对于特立独行这件事,我没有任何不舒服,它也对我很有帮助。但人越成长,有些事情会想得越清楚。我觉得如果能在另一个群体中找到同类,能帮助我更快地成长。

S:您觉得自己大学四年过得挺孤独吗,尤其是在脑力的激荡方面?

W:确实挺孤独的。不过还好,我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S:这种和人产生心灵激荡的感觉您从什么时候有的?

W:我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和一些朋友特别聊得来,经常会聊学术的东西。有时候内容和我自己做的研究无关,但交流起来很开心。

S:我可以理解成智识水平相当、思维方式相近、专业领域不管相同或不同的人更容易产生脑力激荡吗?

W:“智识水平”这个词不必要,应该说是兴趣和思维高度相近。

Dr.魏:没敢考北大清华研,现在当他们的博导

责任编辑:尹颖尧

实习编辑:鲍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