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写作成为孩子的乐事

 江山携手 2016-01-10

[×××的来信]

舅舅:辛苦您啦!……您的博客我随时关注着,很受用。就是对女儿(老竹注:今年读小学五年级)的写作没办法,她很不喜欢写,我只能一点一点先往兴趣方面引导,慢慢来着。想听听您的建议。

                                                                                                                               ×××

 

   [老竹的回复]

你好!其实你应该叫你女儿奶奶指导的,她可是位好教师,这不,外甥女玥玥(老竹注:从出生就和外婆在一起)在她的指导下作文就写得不错,而且可贵的是喜欢写,这比什么都重要。当然既然你问我,我就不好推辞了。不过,虽说我曾主编出版过作文指导的书多本,但真要扼要地说说,倒实在不敢吹牛。

对你女儿的写作问题,你的观点和做法是对的,的确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她不喜欢写,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兴趣不浓。孔子就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怎么写是次要的,喜欢去写才是根本,而如果能把写作当做快乐的事,那离作家就不远了。要激发孩子写作的兴趣,我以为首先要解决她怕写的问题,再解决她有东西写的问题,然后是激发她写的欲望,让她喜欢写,最后逐渐写得好。

     1、说真话,抒真情——每个儿童都是诗人。  

 孩子怕写,其实源于对写作的误解(当然这多半源自教师或家长的误导),似乎作文就是代圣人言,非得用另一种思想,另一种写法,另一种语言来写不可。没有感触与真情,没有表达的欲望,言不由衷,怎能写好?而一次又一次作文失败的刺激,连作文的信心都丧失了,面对作文怎能不感到难呢?怎能不害怕写呢?其实,作文原是说话的延续,“作文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叶圣陶)。人人要写作正如人人要说话一样,为的是发表自己对身边的人和事的看法,表达对社会人生的了解与感悟,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刘勰说得好:“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心中有感悟,激情冲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所以要引导孩子,写作就是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只要写自己想说的话,抒自己想抒的感情,就不会没有东西可写,就不会觉得难写,而且就会有写的热情。写得怎样是以后的事,现在重要的是不怕写,写多了就会写顺起来,就会写好起来。

    2、多读书,多点丰富的生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怕写作文,或者写得干巴巴,没有血肉,原因还出在生活积累不丰富。如果作文是棵树,生活便是树的根;如果作文是条河,生活便是河的源:根深方能叶茂,源足才能河水滚滚。

多读点书。读写,写总是和读相关,多读点书是一种方法。家里应当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我家里到现在依然到处是报纸和杂志),空闲时家人一起陪孩子读读书,让她看她喜欢看的书,引导她说说感受、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而这些写出来就是文章。我欣赏读书与做人结合起来,比如常常向孩子推荐短小精悍的蕴含做人道理的文章,并和她一起探讨,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出来。

     假日里不必让她参加多个培训班(别让孩子太累),陪她走走、玩玩,看看动画片,引导她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有趣的事多了,想写的东西就多了。

     3、多点激励——兴趣常常来自激励。

学习需要激励,成长需要激励,写作同样需要激励。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在我看来,好作文也是鼓励出来而不是“教”出来的。多点赞美,多点表扬,让孩子多点作文的信心。

A.榜样的激励。她爸爸原先就比较喜欢写,我所知道的在高中就发表了多篇,在大学,虽然学的是工科,但仍然喜欢写,也发表了多篇,有一次还获得大学里征文一等奖(后来还是我告诉他达到目的了,不必再写了)。正因为喜欢写,写作水平不错,所以写起论文来就不难。这些跟她说说,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当然希望她爸爸忙中抽空能和女儿谈谈写作,必要时还应当与女儿一起写,以此来激励和指导女儿的写作。

B.同伴的促进。如今不少孩子在网上开有博客,所以建议你的女儿也在网上开个博客,和同龄人结为博友,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促进,也是一种好办法。玥玥就有一个博客,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还和我结为博友,邀请我去评论她的文章。她们姐妹俩正可以相互学习、激励,共同提高呢。

C.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不断地成功体验是产生动力的根本源泉,是持续兴趣和永不衰竭的热情的原动力。因此,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帮助孩子修改作文,让她在班里得到表扬、张贴,如果能发表就更好了。这种成功的体验,非常有助于孩子发现自我的潜力,激发写作的信心和兴趣。她奶奶不是喜欢奖励吗?我觉得她奶奶可以停止对考试成绩的奖励了,再奖下去效果不好,还不如改为发表一篇或在班上张贴一次奖励一次。

     末了,我想说,在作文指导上我也许可算个优秀的老师,但对于我儿子来说并不是,也许因为孩子是需要别人教的。所以最有效的激励应该来自她的语文教师,希望你和她的语文老师说说,让老师多多关注和表扬。

     好,就这样,慢慢来,坚持不懈地去试试吧。

     祝

好!

                                                                      老 竹

                                                                   2010.5.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