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顺林:灵魂的状态

 新用户82512YXg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贵州新美术现象

1985年,对贵州美术界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当贵州文学走向沉寂之时,贵州美术却开始一次辉煌的崛起之旅,这就是在当时风靡一时的“贵州美术现象。”一批贵州美术家冲破地缘阻隔,将贵州独特少数民族、民俗、乡土文化等为题材的艺术创作在京展出。

30多年后的今天,80后艺术家陈顺林组织的一批贵州青年艺术家,开始了“贵州新美术现象呈现在国际艺术交流的平台——Culture Sower,作为一个学术性的课题展开。这绝对是一个的民间学术体系,也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团体,其作品不仅仅呈现贵州独特少数民族、民俗、乡土文化等,还有与国际前沿绘画相媲美的绘画作品

陈顺林


自画像 2009年

很奇怪,从未谋面的我们,可以有如此的默契来共同推动文化的事业!

可能和灵魂有关!

在商业化的社会里,我们的灵魂是无依,偶尔灵魂和躯体是分离开的。正如他所说:有时候是躯体埋葬了人们,有时候是人们埋葬了灵魂。何时,我们变成了行尸走肉!

他深入到生活的内核,挖掘人物的灵魂状态。

就这样,他在触摸灵魂,观察灵魂,探寻灵魂。最终刻下灵魂。


—— Daisy Culture Sower 发起人


当下人的灵魂状态

我的创作内容,旨表达当下人的灵魂状态。也许他们有灵魂,也许没有。

电梯上的人作为载体,而影子为什么是静止的?假设人的肉体作为载体,而灵魂是否也是静止的?关于灵魂,我想追问:最后我们会以什么方式继续下去? 生活让我们过于关注躯体,但是动物也一样是为躯体而活,难道人的高级形态就是回归躯体需求?当我们面对现实社会,人心的躁动几乎忽略了自己的身躯,灵魂会漂去哪里?

人不是万恶的,但是人是最难让人理解的,人的浮躁和不真实,哪怕我们的每一天都是那样的浮躁。画面只是传达我对当下社会状态的发掘,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被迫携带强烈的内心感受。如果还像那样随大流而活,那与行尸走肉还有什么区别?

常常走到公交车站,市中心。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只发现自己的身影,而忙忙碌碌的人像水流不断的流逝,在这流逝中形成了一个舞台。众多的舞蹈者,那就是人群,自己却成为这个舞台下唯一的观众。为什么这样呢?自己突然变成了静止的木偶,而所有人都是表演者。他们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更新,不同的嘴脸、不同的动态,不断的变色,川流不息。像赛场一样,大家都拼命的奔向生命的终点,来不及看身边发生的一切,然而众多的人都只是无意识的跟随着这股股洪流翻滚着。

人群很有规律,他们得每天关注房价涨幅,今天消费了多少、身上穿了几件名牌、开什么牌子的轿车、养了几个女人、孩子上学怎么办、老人看病怎么办……等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啊!而就是因为这样的实实在在,他们来不及认知到自己的青春岁月已经悄悄流逝,而把大把大把的精力用在如何赚钱、如何消费,如何受人尊重,就是他们形成了这个社会的主流。我迫切想说的话,人活着难道就没有点想法,或者是对于生命的意义打算下。很多人很多人,也许就连自己为何而活都不清楚。面对生命只是自保,能保障自己的生命体那就是他们要做的事情,每天过着慌乱不勘的日子,挣钱是他们唯一理想;在这样的社会只有钱能说话,金钱可以分等级;所以呢他们的最终理想也就是钱,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只是自己努力用毕生所赚的钱去填补;但是钱有用吗?没有;钱不能给他在带来第二次生命,也不能使他们的生命有点意义,生命像流水一样,悄悄的流淌过去,在也不会回头。

站在人流中的我好像丢了灵魂,我总是怀疑着自己,怀疑自己也许是非人类。我相信我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灯灭油尽的追梦者,不想那么忙忙碌碌。我能感觉到一股股人流的速度,感觉到心的距离。给自己说会好的、会好的,但内心总是觉得这些人事物,都不是真实的。当下社会节拍很快很快,油价涨了,房价也涨了,粮食也涨了,在这什么都在涨的年代,一个开涨的国家,我被这速度感抛弃,只能变成静止的木偶。

灵魂!是啊,是人的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品质;但是有谁能真正的品味到呢?看自己的身躯已经破烂,面容早已脱落的色彩,但是还站立在人群的旁边;生命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也没有什么可以觉得高尚的;只是我们想想活着的重量。

曾经看过一本书《批评之后—对艺术和表演的新回应》⑥(英国)作者【盖文-巴特】编写,书里谈到20世纪很意思的艺术作品《独角戏、独角戏、独角戏》雷贝卡-施奈德⑦(批评家),写到“20世纪是一个欢迎独角戏表演并为之狂迷的时代,时至今日独角戏的魅力从未减弱”。基于此原因,一场学术会议在2001年8月在巴黎的国家舞蹈中心举行;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他这样写到,多少参加会议的人都在老生常谈的讨论:怎样判定独角戏是否独一无二;

《独角戏、独角戏、独角戏》作品内容大概描述的是一个芭蕾舞者在流动的人群中尽情的舞蹈。而所有人都是忙碌的,按照自己我轨迹行走,这位舞者则在人群中穿梭着。这件作品给我的印象很深,为什么呢?20世纪西方人想讲述什么呢?想说什么?讲述这个社会的冷漠?说明这个舞者的孤寂?还是这个就是个闹剧。所有的猜想都是我们在猜想,行为艺术作品一直被批评和反对中,因为它赤裸裸的表明艺术在众多人眼里只是一场无聊的闹剧。

我的感受和《独角戏、独角戏、独角戏》类同,毕竟我们的国度、民族、肤色、文化、思考方式、社会现实都不一样。我不是舞者,却在行人中间我变成了唯一的观众。于来来往往的身影中间静止,像水流中的石头,仅有的一块顽石。水流从来不用刻意的等待,然而石头只是等待着,或许时间一到这唯一的观众也将变成舞者。

艺术让我我感觉前方是一片大舞台,这舞台当然比刚刚说的市集、公交站精彩得多,只有在这里我才会是一个快乐的、充满激情的舞者。

其实有时候是躯体埋葬了人们,有时候是人们埋葬了灵魂;我要讲述的是灵魂虽然被我们的躯体所埋葬,但是也为建立了我们的现实家园;创作不仅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也是自己想把自己所想和作品本身连接起来。在还没有定稿之前,就到处收集资料;收集我感兴趣和自己相关的生活,但是我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什么才是我的生活呢?那时候天天追问自己,连在厕所也想拍素材,看见什么东西都想把他搬到我的画面。然而自己想想是被狭小的美术史所局限,这众多的人和事(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这个圈子)。哪怕是我思考什么都没有离开过,自己追问自己时,我有什么生活呢?慢慢的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可能性,完全和美术史没有关系;我本是农村的孩子,在农村美术是什么呢?美术只是天方夜谭,我们只能真诚的面对土地和石头;所以我开始做关于这方面的试验,最后以否决为结束;

我陷阱了一个自己的空间,也就是没有想法和没有感受空间里,所以整天到处收集。一天和几个同学去商场逛,突然感觉自己和这个环境和这个空间不搭,之后仔细追问自己。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己生活在这个城市虽然已经四年,面对城市我触摸到的是陌生感,和格格不入,所以一直以来有上面我说的那种“观众的心态”。当来到电梯下,有意识的留意电梯,有意识的想描述电梯的状态,开始时候是受墙壁的形式所吸引;最后在不断做稿子的时候,想把电梯上的人描述成不真实,这就是自己想表达的陌生感。他们拥有这样的速度,而自己却不是速度中的人,并且把色彩变成一种比较强烈的色彩对比。这种色彩方式也是受当下我们的生活所表述出来的,现在是商业大繁荣的时代,也是中国千百年最繁荣昌盛的时期,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很艳丽的色彩,不管是广告牌还是商品还是马路上的红绿灯,都具有这样的色彩特征。而在这里我就想挪用进我的画面,传递出电梯中的人变成了不真和虚假。其实我自己一不清楚到底是他们不真实,还是自己不真实。稿子完成后,之后的时间就是整天做试验,在画面上寻找自己的内心,寻找新的可能性。我做了不少的试验,在解决技术上的困难,这样的技术和平时的技术完全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和传统绘画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面对人物我得控制他们的移动方向,而且要表述出画面的运动感,又不能太强烈,所以在试验的阶段,我受尽折磨。有时候想完全放弃绘画,不想在继续的感觉都出现了。而且这种城市建筑的繁琐性,让我感觉到吃力;技术上的吃力就不用说了,主要还是心里上的吃力;城市我得描述出他的基本特征,然而还得控制他在墙上的模糊性,不管任何处都具有困难重重的挑战。因为自己一直画的都是写实的,而且画的都是学院派的东西;他们说的“功夫画”,也就是为练习自己的基本功,而这所有的东西自己得抛掉。慢慢感悟到艺术并不单单只是在做苦力,也许有的人做了一辈子,那有可能就是他所坚守的。而自己认为的绘画形式是多元化的,有多种可能性,不同的人就能表达出不同的绘画形式。其实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圈套套,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很多人强调功夫,强调学院基本功,画得多么细腻,多么丰富,强调画面的可读性。绘画不是摄影面面俱到,有得强调意识,而只有意识那还不如强调功夫。意识是一部分探索家干的事情,绘画里很少有探索家,因为这种冒险主义在中国来说基本上就是被否决的。强调苏联式的写实,并没有错,但是绘画不仅仅只是学院模式。而面对自己的画面,那就是触摸过或者说体验,来源于本人自己的触摸和体验。对画面我不断的尝试,觉得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事情,越是不容易做。开始画小稿时很艰难,那时候想哪怕就是画写实的自己不用那么费劲,花这么多精力去做这么多的试验;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有不同的画面呈现,所以不断的建构自己的可能性。面对画面时我唯一的感受就是,绘画的路不是那么简单,当画笔和画布接触时,意识的传达就很重要。所以我的画面基本上按照我的触摸和感受进行。经过这次的磨砺,我认识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认识的事情,不单是绘画技术上认识。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受到这种种的挑战和磨砺,生活才有新的意义。不管画面是否成立都将呈现我曾经付出过,但这对于长远的学习来说无疑是有好处的。优点可以积累,缺点则可以及早的得到纠正。既然是创作,就免不了要有所新意,但不等于就非要去刻意的标新立异不可。我认为从生活体验并从中得来的东西会更赋有生命魅力,也更显时代精神,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才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趣味。作品里,可能更多的是注重形式⑧;所以,作品的可读性就较为缺乏,形与韵的关系即被简化。但就具体的画面感觉而言,虽不能做到丰富变化,却无不体现出尝试与摸索的痕迹。在传统与语言的关系上,试图寻找一种契合,将两者统一于画面。


烟云


新媒体——《死亡方块》









艺术档案


陈顺林 号:一道

中国人民艺术家书画院理事

Culture Sower 国际艺术顾问

展览

2008年9月 贵州省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作品 《睡莲》;

2010年8月 贵州省第二届专业比赛展/作品《黔山》;

2014年4月 中国贵州与加拿大艺术家团艺术交流“陈顺林个人作品展”

2014年8月 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贵州水墨作品展《黔山》

2015年1月 上海“华人艺术研究院”特邀青年艺术家;

2015年4月 中国市场报报道陈顺林作品《圈圈系列》;

2015年6月 中国国务院外交部《世界知识画报》中外版报道著名艺术家陈顺林油画人物作品系列;

2015年7月 人民美术报特刊报道“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著名艺术家陈顺林作品集;

联系方式

2015年7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网、央视网、凤凰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著名画家陈顺林专题报道”

2015年10月被特聘为中国人民艺术家书画院理事

2015年10月 人民美术报特刊“70年70家”之一著名画家陈顺林特刊”报道

2015年11月 人民美术发展论坛暨《翰墨中华·巅峰艺术》名家邀请展


文: Culture Sower
图:陈顺林

转载需注明图文作者外,请刊首载明(来源:Culture Sowe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