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一代宗师》更好的《师父》今天上映,我想起了他的师父

 泉佳美 2016-01-10

据说比《一代宗师》更好的《师父》,今天上映了。

此前《师父》拿了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徐浩峰表现的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是师父的标配。咋咋呼呼舞枪弄棒的,都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谁看过师父在微信群里抢红包?

“师父”一词是传统的,始于唐,终于民国。民国之后,鲜见对这两个字的升华。到了今天,“干爹”两个大行其道,虽然“父”“爹”同义,但实际功能差的远了。

干爹满地走的年代,师父更显珍贵。徐浩峰的《师父》里,体现的就是传统中国人的讲究和规矩,面子是功夫,里子是文雅,而那些旧时的常识早被现今的中国人丢光,徐浩峰重拾它们。他的野心是让观者呼应上背后的道德和价值观,才是深藏不露的目的。

师父是一项仪式,要跪拜磕头敬酒,强大的仪式感可以收敛人的野性,可以产生归属感。张铁林拜白玛奥色,称的是“师傅”,于是师徒二人很快各自撇清,“师傅”是世俗,“师父”是道义。
我曾经在河北见过一个年轻人,他和我讲了他和师父的故事。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老头,白眉白须,素衣素颜。老头在村子里住了下来,没事儿就在村口打拳,年轻人见了,就跑过去搭话,老头也寂寥,便教他学拳,年轻人逐渐入迷。老头仅住了半个月,就飘然而去,没留下一句话。

年轻人的武虫,刚刚被勾引出来。他央求父亲,去某个武术发源地学习,父亲不允。直到一天,父亲指着电视里一位正在比赛的拳师说,你要学拳,就去找他。

年轻人借了盘缠上路,火车汽车摩托车马车,到了地方,倒地磕头便拜,潜心学了四年,出来也做了一名武学教练。

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在黄山脚下,每天云里来雾里去,教乡邻学拳,教孩子学拳,心有大志,要重振武林。

这个故事真是令我着迷,暗合了我对武林的全部想象。机缘占一部分,执着占一部分,运气占一部分,天赋占一部分,当然,还要有美人。

再后来,我终于见到了他的师父,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欣赏他的师父的故事。


王战军太极
身心一如
以武入道
微信号:wangzhanjuntaijix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