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员风采】做扎根的科研指导者

 昵称13526324 2016-01-10

【坊主的话】:

郑新华(浦东教发院,教育学博士,区科研员,区科研学科骨干)团队核心成员中唯一的男士,浦东教发院最早引进的教育学博士之一。长期从事科研指导,发现从市区两级培训课程设置来看,科研指导与研究的课程几乎为空白。加入工坊后,与同伴一起致力于有深度、长周期的课例研修课程研发。一年半来集中在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学习的主题,课堂研究中找到了有意思的切入点,使他能迅速找到与各种教师(不同学科、不同水平、不同学段)进行平等交流与研讨的方式

郑博士还是一位健身达人,常年参加国内各大马拉松赛事,成绩不菲!


一、基于扎根的科研指导——从东林中学《中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谈起

(一)扎根该校的缘起:分管学校全覆盖走访中的偶遇

2009年的3月,四署中学教科研学期工作会议结束后的不久,我按照学期工作计划,开始分管25所公办中学的走访和调研,目的是了解科研需求和工作问题。来到东林中学,之前曾经有过联系,徐玉霞校长、及分管教科的姚燕华老师和我一起进行交流。校长提及,学校的发展需要外界的支持和推动,特别是学校已经有十年左右没有搞过全区性的展示和交流,如何寻找鲜明、可以拿出手的主题和载体,成了较为头疼的困难。


从教学成绩的进步来看,该校并没有显著的提升,教研发展和建设,在全区同类型学校中叶没有明显的优势。怎么办?在进一步的交流,我发现当时在全区绩效工资改革沸沸扬扬的时候,学校却是教职工大会近全票一次性通过,没有上访、没有检举信、没有网络发帖。校长坦言,全校教师员工之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而这恰恰是该校即将进入收尾阶段的《沟通教育》的无形成果!于是我们一起总结、提炼成果,经过半年的准备,在全区进行了交流和展示。

(二)扎根课题的确定:关注学生情况的复杂多变

2009年秋季,学校想要继续申请课题,引领学校发展。通过这次的合作,我们有了相互的了解和熟悉。于是学校与我沟通,想参与蹲点研究的工作中。对于我个人而言,之前的带教师傅贺耀荣老师曾经告知我,选择蹲点学校,首要考虑是学校教师团队的和谐程度,不然很可能最后就是几个人在参与、在干活,脱离了学校的大环境和基层教师队伍,这种蹲点的实践成果,首先在校内就无法产生广泛说服力和影响力。

虽然东林中学的科研力量和水平比较薄弱,这可以体现在之前科研并没有以制度的形式纳入到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的范畴内。但是,教师团队的合力不容忽视。因此,在咨询了李忠老师的意见后,双方确立了蹲点合作关系。

研究方向的初步草拟

紧接着就是选题,既不能完全脱离之前的《沟通教育》另起炉灶,又要与时俱进,动态发展。本着这个原则,我与徐校长、姚老师长谈了两次, “回归课堂、紧抓师资”,必须是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从学生出发来考量。换言之,“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应该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这首先要回答现在的学生到底有什么不同?


(图注:郑新华博士五年间坚持扎根该校做科研指导,此为其中一则通讯。)

对于东林而言,生源发生结构性巨变。上海本地生源曾逐年递减的趋势,农民工子弟的大量涌入,已经构成了生源的主体。从质量来看,应招本地生中,能择校的已经走了,剩下的学生家长学历多集中在初高中水平。而农民工子弟学习成绩差异巨大,不仅是个体,也表现在学科方面。特别是英语和数学,英语绝大多是摸底测试不及格,很多连字母都无法完全掌握。总体上,基本的行规和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

这些学生怎么教育?就成为研究方向的突破点。

中层会议的讨论修改

带着这个方向,我参与了学校专门组织的中层干部全体参与的研讨会。大家畅所欲言,有的教师提出可以搞学习方法和行规养成教育,直接明了啊。但是,不容回避的是,这种研究与孩子的今后发展有什么密切关系?简单说,这些人中大多数初中之后不会再进行专门系统的学习了,而且他们都是变动不居的群体,以市民基本素质为框架的行为规范,回到了农村适用吗?

随着谈论的深入,我们逐渐有必要深化认识,不能仅问题而问题,问题也不能以暂时性的解决为目的。为此,我开始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经过初步筛选,确定了十余篇文献,其中包括学位论文、专题论文等,经过与姚老师的共同阅读,分析、讨论,最终确定开展适应性教育,这种适应不能局限在学校,或许也不能二元对立般的机械提出“适应社会”,因为学校与社会的对立和区别,往往是存在学理和想象当中,这可能是便于理解的分类,但不能影响我们对于真实的生活世界的认识。“环境适应”,基本的立意就在于,这种适应不能脱离具体的境遇,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镶嵌在一种具体环境当中,小到教学情境,大到社会环境。同时,这种适应该是双向的,不仅仅是学生单纯适应环境,有可能经过某种程度的环境改造或转变,从而使环境适应学生的发展。这后一点,尤其显得重要,我们都知道这些孩子的家庭社会——经济系数(教育水平、职业、财富、资源等指标构成)是处于低位运行的。的确诸如父母教育水平、职业、财富、资源都是客观,难以短时改变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放弃、回避,“宿命论”式的适应,完全没有体现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大环境的改变,肯定是从小的环境营造和改变开始。家庭环境的转变,可以先从意愿和态度着手,这也是柳营路小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科研专家的集体论证

尽管说“环境适应”已经初步有形,但是需要找到一个切实可以操作的抓手。经过李忠、吴为民老师的参与指导,突出了“能力建设”,这既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也可以结合德育、学生工作当中,这种能力首先是体现在切实及时回应学生的需求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则是首先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环境适应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有舍有取。

此外,应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环境适应能力。对于每一位个体教师而言,明确和细化的程度,决定了其参与的容易程度。这特别是适合于科研新手教师。

(三扎根实践的开始:尝试“科学”、“可行”的起步

有了前期的讨论基础,课题申报方案相对而言比较易于设计。

当被批准为2010年度区级重点课题时,我以为学校会有很多喜悦,但是走进学校,才发现学校更多是体现到责任和压力。用校长的话,形容就是“以前只是一般搞搞,这次要动真格的了”。“真格”,事后在我看来,是一种切实的提醒,不能浮于表面,要扎根沉潜下去。

当然,这种扎根应该避免耗时间的无效劳作,“辛辛苦苦大半年,收获成果看天意”。

开题

2010年秋季开题之前,除了对于方案已有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之外,我和学校商讨,是否可以先期准备文献情报资料汇编,如果可以的话,写一个类似文献综述的文章。之所以提出这点,是因为开题的主要意义在于让专家了解课题、进而更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文献的掌握程度,希望能够达到此种效果。当然这样,也会更加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以及可能的研究突破点。也就是所谓的创新意义吧。

姚燕华老师作为具体分管教科研的第一责任者,希望能够亲自承担撰写工作。在商讨如何写的过程中,我发现写成一篇文献综述对于学校教师来说,是脱离“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在青年教师教科研骨干培训班的指导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近5年来,没有任何一位教师选择文献法来进行自己课题的研究。或许,没有长期深入地对于该研究领域的占用和熟悉,谈不上写文献综述。但是,现有课题研究的管理,确有此类要求。

最终姚老师完成了一篇关于《中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内涵初探》一文发表在2011年《浦东教育研究》,主要围绕核心概念的认识展开论述。

调研

为了更加清晰、明确摸底,我们于2010年底-2011年初采用了问卷调查+分别访谈的形式。对于问卷调查来说,决定其质量和效果的是,问卷的结构设计。因为其科学性就体现在结构的效度和信度上。

结构的来源,一方面是已有研究的借鉴,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的实情摸排。具体而言,如下图所示:


涉及学习环境、情感环境和人际环境三个分量表以及相应十项指标,每项指标相应有2-5道问题,总计63道题目。

在具体编写问题中,邀请了云台小学的教科室主任吴青老师做了经验交流,该校在《和谐校园建设》课题实践中,问卷调查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其调研报告获得了新区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为了保证其问卷的信度,进行了两个班的初测,结果表明,结构区分度较好。学生完成时间控制20分钟以内,仅仅是个别问卷题目的表述需要明晰。不过,问卷效度比较低,将在后面做分析和说明。

基本结论:

1.本外地学生在环境适应上无多大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和户籍两变量在环境适应整体方面基本没有显著差异。户籍明显差异仅体现在学习环境分量表中的网络学习方面。

2.每个年级指标倾向要进行适当调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问卷编制时四个年级在情感适应方面各有一个指标与其对应,预备年级为过渡适应期指标,初一年级为情感懵懂期指标,初二年级为逆反适应期指标,初三年级为考试压力期指标。可是数据结果显示初二年级在青春懵懂期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三年级在逆反适应期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最终这篇调研报告,经过两位不同学科老师的分工合作,经过修改被录用将刊登在2012年第二期《浦东教育研究》。

调整

2011年的暑期,东林中学召开了课题推进会。主要目的就是公布调研结果,商讨应对。另一个层面,就是如何调整、细化实施方案。经过研讨,最终明确的是,“淡化群体差异,关注个体适应”;简单说就是环境适应的教育应该是一视同仁,但是重点关注适应不良的个体。“年级主题教育适当调整,学科教学数据挖掘”。年级组承担分课题“情感环境适应”应该依照调研结论进行调整,但是考虑到学生升级的动态因素,也不能忽视全面教育。而学科教学应该关注问卷中“学习环境”分课题中的指标结果,进行个别、侧重分析,进而判断学情。


(图注:东林中学校园网上关于这个课题的通讯一则)

(四扎根实践的逐步深入:基于小步+改进的推进

基于小步、高效推进的策略,结合东林中学“骨干教师教学展示周”这个平台,先发动骨干教师展开实践研究。主题确定为: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题研讨课。

具体:1.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十五节署级公开课,邀请兄弟学校领导、教师听课、评课,进行教研活动。2.各教研组组织试教,进行说课、评课等。

通过阶段总结和改进,在全校全面推进,首先是针对青年教师群体,依托上半年的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而展开,明确要求:一是教研组集体参与,互动互促。二是过程性资料必须完整,如集体备课的记录、听评课的教学实录与反思、以及成文的体现教研组集体智慧的专题教学研究文章,题材不限。

对于“情感环境适应”分课题而言,各年级展开试点工作,我们要求各年级在下学期末结束时先呈现一个精品活动,写出一个精致教学案例,精细的过程性资料积累,也提出同样要求。

“人际环境适应”分课题,做得更多是心理个别辅导和团体心理讲座。心理老师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灵活及时反馈到相应责任人。并帮助提出切实的建议和措施。例如,在心理课上团队游戏中,发现某个班级的学生不肯手牵手一起游戏,经过了解,原来是班主任反对学生异性交往,甚至于正常交谈也在干涉之列。但是老教师不太容易接受直接的意见,于是,通过年级组“情感环境适应”教学研讨活动中贯穿这个内容。值得提出的是,分课题的研究往往需要跨越式的合作。这也较能弥补某一研究团队的人员薄弱问题。由此,该分课题组借助教导处等相关部门的协作进行。


(图注:东林中学的课题研究成果)


二、扎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以东林课题为例

作为扎根的科研指导者,如何全面、有效推进中小学的课题深入发展?全面,在这里意味着深入到教研组、年级组等基层教学单位;深入到学科课堂、德育活动、班级建设等教育教学领域;由此,“有效’的困惑也随之而来,即便做到最好每周一次、每次全天也不能保证充分了解、切实抓住问题关键并进而解决。何况,基于学校现实,扎根的指导至多保证两周一次罢了。当然从我个体的研究角度来看,我并不能万事通,面对诸多领域的问题,首先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边学边练,现学现卖成了实践中的常态。

面对这种“扎根”的难度,目前最多是借助学校科研室、教导处、德育处等相关常设机构来支持和辅助。但是由于学校工作比较繁杂,这种支持往往是工作任务性的,即根据相关要求布置任务和工作,研究和研讨的意味并不在考虑在列。

以东林课题的实践为例,我基本是三周一次,参与教研组活动的打算,也由于校长出国培训,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课题推进到课堂教学环节,仅仅观察了不到十节公开展示课,我所想要的过程性介入却是失之阙如。公开课的展示,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进课堂的终极表现和成果,殊不知,进课堂的根本意义在于是“扎根课堂”成为教学常态,这才是适应之后的应有表现。

我想今后开始尝试一种实践:参与和观察某一教研组的日常原生态。尽量保证让自己成为教研组中普通的一员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加切近基层教学组织的生存和运行,也只有这样,课堂的进入才有可能真实和全面。

就东林课题研究的成果而言,我从中收到不少启发。比如,学校的主要结论:户籍差异在学校中没有明显体现,这现行的同类型研究有着根本的观点不同。之前所提倡的文化“融合”,就是建立在城乡文化冲突和矛盾的预设之上,而且也经过若干实证论证。我想指出的是,“融合”在多大程度是种理想?我们观察国外经验,就可以发现,美国所谓的“熔炉”在遇到经济危机、恐怖主义时候表现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欧洲“多元文化”,也在近年由法德两国政府发出“破产”的悲观论调,进而政策层面极力限制移民入籍和享受同民待遇。


回到中国,费孝通先生所提倡的“多元一体”,简单表述就是“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值得深思。但是如何与教育结合和创新于是成为了挑战。很可能,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是“把根留住”,也就是认识自己的文化,然后熟悉身边的文化。不把文化的差异看作是对立、或者悬置价值判断,或许看作是张力和互动,酝酿新的可能,继承性创新文化。如果说“教育改变命运,知识变生活”对于这些孩子还有真实可能的话,那么这就需要教育者,更是我们这些研究者的重新思考。


三、一年半来个人的成长清单

(一)著作与论文

1.《区域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第三章第一节),收录《教育研发机构促进区域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一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年2月

2.《“城中村”教师的明天在哪里?——职业前景与政策建议》(第五章第三节),收录《被遗忘的烛光——“城中村”教师生存实录》一书,上海三联书店(已出校样)

3.《眼中有孩子——高南幼儿园课堂观察有感》,载于《浦东教育研究》2014年12月专刊

4.《观察是重要,评价更重要》,载于《上海教育情报》2015年第3期

5.《浦东新区学校结对模式的调研》,载于《浦东教育》2015年专辑第5期

6.《“幼儿园集体美术活动——蔬菜拼盘”观察报告》,载于《浦东教育研究》2015年6月专刊

7.《基于扎根的教育科研指导》,载于《浦东教育》2015年第12期

(二)讲座

1.浦东新区第20期青年教师教科研骨干培训,承担《教育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讲座,2014年11-12月

2.区级选修课程《基于教学设计改进的课例研究》第一轮,承担第二讲《课堂观察》,2014年11-12月

3.讲座《基于课例研究的微写作》,浦东新区康城学校,2014年12月

4.讲座《基于课例研究的课堂观察》,浦东新区协和双语学校,2015年1月

5.讲座《教育文献法》,浦东新区小螺号幼儿园,2015年4月

6.区级选修课程《基于教学设计改进的课例研究》第二轮,承担第三讲《课堂观察》,2015年10-11月

7.幼儿观察工作坊,并做讲座《如何设计适合幼儿的观察表》,2015年10月,上海,青岛市幼教学科带头人12名,另有3名浦东新区幼教骨干参加

8.浦东新区第21期青年教师教科研骨干培训,承担《文献法》讲座,2015年11月

9.《听别人的成长心声 写自己的发展总结——基于个体自传》,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2015年12月


(图注:在北蔡高级中学与教师做交流)


(三)获奖与其他

《观察是重要,评价更重要》,获上海市学习科学研究所与“课例研究课程化工坊”联合举办的读书心得征文活动一等奖,2015.3

马拉松比赛情况


【 坊主寄语】: “扎根”与“跑马”,这两个看起来有点反方向的词汇,在郑博士身上就这样神奇地合二为一了。祝福你,毅力非凡又淡泊从容的科研指导者,路在脚下,路在前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