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碑帖拓本的收藏与辨伪

 南山五彦 2016-01-10

                   碑帖拓本的收藏与辨伪 

 

                        作者  章用秀 

 

碑帖拓本的收藏与辨伪旧拓《灵岩寺碑》(有名家跋) 

 

碑帖拓本的收藏与辨伪旧拓《晋爨宝子碑》(折装) 

 

 

    拓,是双音字,即tuò,用于拓片时,通常读作。过去,拓片也被写作“榻片”。一般是指金石器物或其他质地的器物用墨(或别的颜色)拓印在纸上,揭取后不经装裱的片子。装裱过的,称为拓本,未加装裱的,人们习惯也称为拓本。传拓就是拓,往深层里说,也有通过拓本以传承的意思。 

    碑帖拓本俗称“黑老虎”,具有书法、历史、文献、文物等多重价值,是收藏的一个重要门类。随着人们文化品位和鉴赏水平的提高,那些出自不同年代的碑帖拓本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现已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一个“亮点”。 

    传拓历史话来龙 

    传拓究竟始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但在南北朝时已有记载。目前已知最早的拓本是清末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唐太宗《温泉铭》。其末尾有“永徽四年八月围谷府果毅儿”等唐人亲笔题字一行,当为唐初所拓。至于唐以前有无拓本,从《温泉铭》传拓之精来看,答案是肯定的。唐代拓本,除《温泉铭》外,还有《化度寺》、《神策军》、《金刚经》等,都是用纸质坚韧的薄型藏经纸以佳墨捶拓,墨光紫黝可鉴。 

    宋代拓本,传世者帖多碑少。《淳化阁帖》是我国流传最早的一部丛帖拓本。此外还有《大观帖》、《十七帖》等。碑的拓本以汉碑、唐碑居多。六朝石刻有《瘗鹤铭》、《永阳王萧敷·敬大太妃墓志》等。 

    明代拓本,汉魏诸碑如汉《荡阴令张迁碑》、《韩敕造礼器碑》、《乙瑛置百石卒史碑》、《史晨前后碑》、北魏《张猛龙碑》、东魏《李仲璇修孔子庙碑》等,虽唐已有,然绝少捶拓。 

    清代碑帖,其中一部分是出土即拓的初拓本,如《封龙山颂》、《三体石经》、《刁遵墓志》、《高贞碑》、《元公墓志》等。公私刻帖也多,乾隆内府刻《三希堂法帖》多至32卷,用特制桃花纸再加墨传拓。 

    同其他古董珍玩一样,碑帖拓本原本就是经济价值极高的收藏品。1920年,罗振玉公开出售各种旧拓本,其中宋拓孤本《沈传师罗池庙碑》卖价6000元,宋孤本《雁塔唐贤题名》、宋珍本《三段碑》等均价格不菲。几张纸片可换来成包的大洋,很是引人注目,当时拓本便被称作“黑老虎”。如今,古本佳拓日渐稀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再者,目前碑帖拓本的市场价值仍不算很高,投资空间仍很广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恰是收藏爱好者一个难得的购藏良机。 

    古拓精拓最可珍 

    什么样的拓本最值得收藏?首先是传拓早的碑帖。因为古代碑刻等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不免会出现残损,传拓的年代早,器物相对完整少损,拓片尤显珍贵,而且传拓时间越早的越贵重,有实力的收藏家应将这样的拓本作为重点投资对象。 

    旧拓有唐拓、宋拓、明拓、清拓之分。目前的石刻拓本,唐拓已是凤毛麟角,早已登记造册,一般说来,传世早的拓本多为宋拓。传拓的早晚与石刻的残损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传拓早,碑帖字画的剥泐就少;传拓晚,其剥泐的部分就相对多些。2013年春天津某拍卖公司举办古籍善本专场拍卖,其中的一件拍品为《汉尹宙碑》拓本(202cm×99cm),由于传拓年代较早,一字不缺,又是整张纸拓,属于珍本范畴,底价6000元,最终竟以6.9万元成交。 

    拓本既有历史第一手文献和书法艺术之美学功能,原物尚存而传拓早的固然可贵,那些原物久佚仅有拓本传世者,更可谓“贵中之贵”。我曾见到《唐鍪藏寺碑》拓本,为明末清初所拓,一册七开,折装,签题“鍪藏寺碑,集右军书苏斋题”。清人翁方纲长跋403字,且钤“覃谿”、“苏斋墨缘”、“直秘阁掌詹事鸿胪”、“内阁学士内阁侍读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印数方。此本难得之处在于原石已毁,拓本稀少,又为名家收藏,益显珍贵。 

    碑帖拓本是否为精拓,也是衡量其品质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精拓,是指那些纸好墨佳、拓制精细、字与花纹毕现、完美显示器物形态,并且富有神气和韵味的拓本。 

    碑贴拓本上的跋也很重要,同样的拓本,有无名人跋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不一样。也是在2013年春天津某拍卖公司的古籍善本专场上,有《灵岩寺碑》旧拓本一册,碑拓钤印累累,扉页有眉叔、裴斋题跋,为此拓本大大添色,底价1200元,拍卖中激烈角逐,成交价达1.4万元。 

    作伪手段要明察 

    碑帖拓本的作伪概括起来大体上有“生造”、“翻刻”、“装扮”几种手段。 

    所谓“生造”,即原器根本不存在,硬是凭空造出一件,再拓成拓片,用以骗人。石刻的生造大都是依据前人著录的碑文或诗词的伪刻,如《岣嵝碑》、传为孔子书的《延陵季子墓刻石》及汉高祖《歌风台碑》等。也有臆想当时的书法和用字方法伪造的石刻。如《朱博残石》便是硬造出来的,拓成拓片,谎称某日某地出土,混淆视听。 

    所谓“翻刻”,即原器尚存,但无法前往拓制,或路远传拓不便,于是便按原器造出一件,拓出后冒充原器拓片出售。这种翻本大都仓促刻成,刻工又多半是商贩,字画错谬甚多,无多大收藏价值。用做翻刻的,旧时有木板、石头、砖、灰漆、泥等,尤以用瓦灰拌生漆或泥土制版最多,翻刻的名目以秦汉石刻、摩崖、古碑为主。现今翻刻除使用旧法外,也有用石膏制版的。 

    所谓“添补”,是将原器损坏的字画和残损之处,在原器上嵌蜡填补以充旧拓。比如宋碑的某字某笔在过去的年代有剥损,作伪者在拓碑之前用蜡将这个地方补上,然后再拓,这样一来,就长了拓片的“岁数”。 

    所谓“装扮”,是在拓片身上做手脚,就是将伪造的新拓乔装打扮一番,其手法包括补墨、染色等。补墨是将拓片上残破的地方补上墨,使之墨色一致,以充旧拓。染色一般采用茶叶、颜料、瓦花、明矾浆水、黑墨等物熬汁染纸,设法使新纸变成“旧纸”、新拓变成“旧拓”。此外,在拓片上题写假跋及钤盖假印,也属于将伪品扮成“真货”的伎俩。 

    辨真识假有法则 

    如何判定碑帖拓本的年代和真伪?笔者归纳为“观风神”、“细校勘”、“辨纸墨”、“重帮首”四种方法。先说“观风神”。 

    “风神”是拓片内在的气韵,是给人的第一感觉。精致的早期拓本,原件是很生动的,与晚期拓本相比,运动感要强烈得多。而且,大凡旧拓佳本,必有古色古香之意。或浓重黝黑,精气内蕴,神采飞越,每一展卷足以使人动心骇目。或清丽雅洁,紫光隐露,墨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伪作的东西因年代较近,没有古代拓本的风神和那个时代的味道,无论作伪者技术多高,终归受时代的限制,作不出旧拓珍本的韵味。 

    校勘是辨别拓本年代真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拓本鉴定者的硬功夫。藏家必须考察原器,从原器的体现,到质地、刻工、内容、字体、纹饰、风化或残损等具体情况,再结合古籍中的记载以及各朝拓片,对原器有整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对拓本做出准确判定。 

    碑帖拓本所显现出的纸墨特征,是判定拓本新旧真伪的又一依据。古拓之纸因年深日久都会发生变化,作伪者以翻刻新拓冒充原刻旧拓大都在纸上做文章,以染色手法将新纸作旧,使新纸呈褐色(为茶叶汁所染)、淡黄色(为瓦花汁所染)、黯灰色(为淡墨汁所染)或浮面现白色如霜(为明矾浆水汁所染)。作伪虽各有不同,然经过染色的纸张,其色泽与旧纸相比,不是太过就是不及,看上去总觉得不舒服,故前人曾说:“凡色均、气静、质坚者,旧纸也。色杂、气燥、质脆者,大多伪作。” 

    古拓历年久远,受裱多次,用墨浓的像生漆一般坚实,常有一种难于比拟的异香发于纸墨之外。如果用手揩抹拓本上的墨色,丝毫无染,并且纸面光彩如砑。书法家、碑版鉴定家李鹤年先生在谈到宋代浓墨拓本时曾对我说:“这种拓本距今已有九百余年,墨色已不完全是黑的,微微有些泛蓝,那颜色美极了!尽管是浓墨所拓,但并没有盖上纸纹。”而伪作者由于用的是近时劣墨,所拓或平淡无奇,或粗犷浮滑,绝无半点墨香。效法浓拓者,虽墨色纯黑近似,但若用手揩抹,则满指皆黑。行家认为:“碑估作伪狡黠者,其他皆可修饰,惟墨气无能为力。” 

    行里人将拓本上的题跋称作“帮首”。帮首对于拓本真伪的判定确有“帮”的作用,但也不能完全相信它。因为帮首毕竟是附加于拓本之上的,鉴赏者、书写者如若眼力不高,常会出现误书,有时也难免有一些迎奉应酬之辞。况且作伪者还在拓本上作假帮首,或拓本是真的,帮首是假的,或拓本和帮首全是假造的。因此,作为藏家不仅要熟知作跋人的笔体,还要弄清帮首的语句是否符合该拓之内容,是否文通理顺。今人伪作的帮首多数拙劣不堪,与作跋人的书法、文辞相去甚远,有的甚至张冠李戴,文不对题,只要留心分析,不难辨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