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义的五行论

 东子a7fh96ulb 2016-01-10

广义的五行论

 

1、缘  

中医者均听说过天人合一这个术语。至于如何才能实现或者应用天人合一,可谓众说纷纭,云山雾海,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自古迄今,没有多少人愿意把这个问题讲得明明白白。

其实在狭义上,五行理论讲的是脏腑间相互作用的问题,而在广义上,五行理论所谈的则天、地、人三才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即所谓的天人合一的问题。

2、广义的五行论—天、地、人三才之间的相互作用

2.1 五行是天、地、人三才互动的信息载体

    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归类,把普天之下的事物,包括物品、味道、声音、时间、空间、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统统的进行归类,即均具有某种五行的属性,而且能够按五行生克的规律发生相互作用。

2.2 经脉是天、地、人三才互动的渠道

2.2.1 天人互动

天、地、人是如何互动的,我们先看天人互动的内容。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所谈论的,就是天人互动内容。

例如,2009年为己丑年。上有太阴湿土司天,下有太阳寒水在泉。其意思是说,在上半年(司天),人体的太阴经肩负着与宇宙进行六气(五行之气)交流与沟通的使命,下半年(在泉),人体的太阳经则肩负着与宇宙进行六气交流与沟通的使命。

当然,五运六气理论还告诉我们,除了司天与在泉之外,每个还有六个主气与客气,此时也需要相应的经脉与主气或者客气进行沟通交流。

2.2.2 地人互动

    在天由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视运动,每年有六气之分。在地由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园运动,使地球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四季与五行有一一的对应关系。五行当值,即班的安排是这样的: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土旺,故称之为四季土,春季木旺,夏季火旺,秋季金旺,冬季水旺。

例如“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素向·脏气法时论篇》)。这是由于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肝(胆)病到了丙丁火气旺的夏季,火克金,金受克则不能制木,病情可好转或痊愈;否则,到了庚辛金旺的秋季,肝(胆)木受到克制,病情就会加重;如在秋季不死,到了壬癸水气旺的冬季,水生木,病情虽不好转,但也不至于加重;到了甲乙木气旺的春季,病情就会好转。

2.3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中医有一句是这么说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这里,我们先分析分析,诸身与诸物指的是什么。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以及实践的体验,笔者认为,诸身指的是患者体内诸脏腑的五行之气,而诸物则指宇宙间万事万物中的五行之气。

2.4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上面所提及的诸身与诸物中,的确含有特定的五行之气,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取”或者应用这些五行之气?说得通俗一点,我们用什么东西去统领与调度这些五行气去祛除疾病

不难发现,上面所谈及的天人互动及地人互动中,人均是处于被动状态的。那么在这些互动作用中,人能否主动或者能动的应用五行之气去祛除疾病?回答是肯定的,中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一句的后半部告诉我们,用具有五行属性的数字或者数字组,人们可以主动的调控五行之气,进而调和疾病。、

那么数字又是如何与五行发生关系,进而又是如何调控五行之气的?唐代医圣孙真人告诉我们:“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也就是说在这里要应用易的知识及技术。

在易中先天八卦的象数是与五行有着一一的对应关系的。它们的对应关系是,乾为金,为1;兑为金,为2;离为火,为3;震为4,为木;巽为5,为木;坎为6,为水;艮为7,为土;坤为8,为土。 0太极,不受五行生克的左右,可与上述八个先天的数任意组合。

把上述先天的象数按五行生克的规律组合起来,配上代表太极的0,即可构建具有某种功效的数码配方组。例如,650,为坎水生巽木,坎水经过巽木的转换之后,巽木之气又可生益心火。故650具有振奋肾阳,补心气的功效。在调理晚期冠心病时,往往要用到这个数码单元。

650这个数码单元经患者或者他人默念后,就会产生一个动态的五行场,该五行场不仅可以近取诸身地,把患者及附近他人体内脏腑的五行之气调动起来去驰援患者,而且也可以远取诸物地,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行调动起来去驰援患者。换言之,数码配方组可以应用宇宙间万事万物中特定的五行之气,从而主动的实现天、地、人之间的互动。所以当患者因昏迷或者年幼时,可由患者的亲人握着患者的手默念数码配方,也能凑效。

必要时好几位亲友握着重症患者的手同时默念一个数码配方,就能集中优势兵力,在短时间内祛除疾病。当然也可以采取每天长时间默念的方法去实现速效的目的。

3、结语

孙真人讲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之后,为了保密,就欲言又止了。自从那时到如今,该如何操作,才能把易转化成医,在主流的中医界,几乎有人明明白白的论述过。

中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可是放眼当今的中医界,有多少的人明白怎么“和于术数”吗?答案是否定的。君不见,绝大多数的中医者,只会用具有物质属性的中药去疗病,压根就不知数字配方或者数字组还能疗病这么一回事。

形而下器,形而上学。用药物去疗病,属于一种形而下的方法;而用数字配方去疗病则属于一种形而上的、“和于术数”的方法。

有人认为,中医是一种文化,更有人认为,中医是一种哲学。笔者认为,从自孙真人至今,中医最为缺失的,就是哲学的思维,所以中医的著作虽然也在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可是就是无法论述与应用“和于术数”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