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的铁器时代——汉代玉器(七)

 露珠映阳 2016-01-11


台北故宫的铁器时代——汉代玉器(七)

玉十二層連環。玉色雜赭斑,全器為十二層連環,有四個斷鈕、其中一件嚴重受損。一面似琢十二生肖,另一面飾各式鳥紋。置於錦匣內,已殘。單一件 0.8公分 最大長5.5公分 最大寬2.5公分 最大外徑20公分 最大內徑14公分。



鳳紋韘形玉珮。青綠色玉,局部沁作白色。韘形玉佩,是由韘演變的佩飾。此玉韘單面琢紋,器表以細陰線琢雲氣紋,左右兩側鏤雕一鳳鳥及抽象的雲氣紋。長4.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白玉璏。白玉,一端沁作深赭色。玉國立故宮博物院。 ,是劍鞘上的飾品。長條形,兩端內捲,背面有一方孔。面琢雲紋,一端琢獸面紋。面部有細小刮痕(不清楚是製作痕跡還是使用痕跡,煩請確認補充)。長9.8公分 2.5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劍琫。白玉,有赭色裂痕。此器兩面均琢幾何化的雲紋,中心有一長方銎(銎,讀ㄑㄩㄥ,為斤斧受柄處),琫為鑲於劍身與劍柄之間的玉飾,此件猶存鐵質劍身。寬5.9公分 2.1公分 1.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韘形珮。青玉褐斑。此器長條形,中央有一圓孔,上端有一尖角。由帶在手指上的韘的形狀而來,作成幾乎板狀體。全器飾以簡單流暢的圓弧紋。 4.1公分x2.4公分x0.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韘形珮。墨綠色玉,有明顯的白斑。此器長條形,中央有一圓孔,兩側鏤空勾雲紋,左右不對稱,中間琢雲紋,上端有一尖角。由戴在手指上的韘的形狀而來,作成幾乎板狀體。高5.76 3.12公分 0.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帶紋玉管。青玉,有深淺不一的赭斑。窄長形玉管,管有一平面,橫切面呈半圓弧形。器表圓弧的一面琢一直向凹漕,其兩邊琢帶狀紋。兩側各鑽有兩小孔。15.4公分x1.6公分x0.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帶紋玉管。青玉,有深淺不一的赭斑。窄長形玉管,管有一平面,橫切面呈半圓弧形。器表圓弧的一面琢一直向凹漕,其兩邊琢帶狀紋。兩側各鑽有兩小孔。15.9公分x1.9公分x0.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漢玉劍首。白玉,滿布深褐色沁。劍首即飾於劍柄端之玉飾,全器為圓形,正面中央以陰線刻有圓渦紋,外緣則為乳丁紋。背面有陰刻圓形,中央有一象鼻穿,便於嵌於劍柄末端。 4.9x4.9x1.1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漢雲紋圖。白玉,玉色泛灰,有淺赭斑,局部有深赭沁色。全器為管形,頗面為圓形。器壁紋飾分作兩層,上陰刻有卷雲紋,下則為簡化獸面紋。器中有穿。 2.5x1.2x1.1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璧。碧綠玉,一面全沁白色,另一面白沁面積頗大,與碧綠色的玉質形成明顯對比。璧面紋飾分,內外兩圈,內圈琢穀紋,外圈雙身動物面紋。邊緣刻字二處,尚待研究。外徑25.8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雙龍紋出廓系璧。灰玉,局部沁作白色,帶赭斑。琢作雙龍對抱一璧,二龍相對,體軀迴繞,龍體上所琢紋飾流暢勻順,龍爪處,琢小圓穿,用以懸飾其它玉件。長8.5公分 3.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鋪首。青黃玉,局部呈深赭色。琢成梯形片狀,兩面各雕一正面獸面,左右角各有一側面吐舌龍頭,紋功精細。此器外緣應包有銅框,為盒匣類上所鑲之鋪首。寬7.0公分 3.6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略帶透明的白色玉髓,周圍有蝕變現象。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牙黃色,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深淺褐色玉,拋光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略帶透明的白色玉髓,周沿有蝕變現象。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



玉耳飾。深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牙白色,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牙黃色,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有土沁色,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在缺口兩側鑽有三小洞。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深褐色玉,拋光佳,器週沿有鈣化現象。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牙黃色,拋光佳器孔周沿有變蝕現象。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 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佳缺口處有部分鈣化。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有土沁色,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佳,有黑斑及少許鈣化。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在缺口兩側鑽有三小孔。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在缺口兩側鑽有小孔。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黝黑斑及少數鈣化。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器耳鈣化明顯。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深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在缺口兩側鑽有小孔。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器身鈣化明顯。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在缺口兩側與器身共鑽有三小孔。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1.2公分最大徑5.6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器身鈣化明顯。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在缺口兩側鑽有小孔。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器身鈣化明顯。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在缺口兩側鑽有小孔。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耳飾。淺褐色玉,拋光極佳。琢作扁橢圓形,一側較寬,另一側較細,有一窄缺口,在缺口兩側鑽有小孔。本組共三十六件,或為滇族社會中,高等貴族所用的耳飾。最小徑1.2公分 最大徑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碧玉璧。碧玉,有赭斑與土沁。圓璧形,器面由一圈繩紋隔開,內圈琢三對不同方向的平行線,交叉處呈六角形乳丁紋,外圈刻雙身獸面紋三。器身有破裂修補痕跡。厚0.5公分 18.8公分 8.8公分孔徑2.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舊玉圓勒。青黃色玉,有黃赭色斑。圓柱形,為二側寬而腰身細之管狀,但上下不同寬,通身光潔無紋飾,中穿一通心孔,孔應是單面穿鑿,因二端開口大小不一且不居中。帶木座。全高6.9公分 口徑2.1公分 底徑2.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圓勒。赭黃色玉,土沁嚴重。器作圓筒直管狀,口沿淺浮雕一圈雷紋,中間琢帶紋,上為雲紋,帶紋之下有蕉葉紋,上琢細凹線之雲紋,上下對穿通心孔。全高9.45公分 2.1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璏。深赭黃色玉。長條形,較一般玉國立故宮博物院。 略短,器面琢凸弦紋三道,兩端內捲,背面有一方孔。玉國立故宮博物院。 ,是劍鞘上的飾品,鑲嵌在劍身,背帶穿過器背的繫帶孔便可以佩掛於身。全高1.5公分 5.56公分 2.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獸。玉動物立雕,局部有赭斑。全器作一異獸立雕,為跪姿,前腳羽翅呈不自然角度向後彎曲於身側,後腳跪坐於地。異獸露齒,下巴有鬍鬚,頭後則有捲曲的鬃毛,並帶有尾巴。附木座及錦袱,收納於表錦木匣內。紫檀木座,作如意形,座足鏤雕為如意雲頭及幾何夔龍紋。錦袱,作黃色底,藍綠色箭形圖樣提花。 表錦木匣,作褐色幾何圖案錦地,及六瓣雲頭紋與卍字。通高6.8公分 4.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文资料来自网络 纠错、投稿、入会

联系编辑 微信号:mjj-610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2014年12月成立于北京: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文化部主管、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成立的,由全国著名的文博考古单位、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玉文化研究者、玉文化研究组织、玉雕艺术机构、玉器收藏爱好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国家一类社会团体。

本团体的宗旨是团结国内外玉文化爱好者、研究者、收藏家、鉴赏家、雕刻家和相关大专院校、玉文化研究机构、玉雕艺术机构,开展玉文化研究的相关工作,为提高玉文化研究水平,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是:进行玉文化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组织、举办展览、展示活动;开展玉文化创作及评比表彰,促进玉文化事业的发展;普及、推广玉文化知识,开展玉文化服务和教育培训;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交流合作、法律咨询等服务;做好玉文化宣传、出版、档案和专业网站的建设;承接政府部门委托的相关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