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对物品的执着中 第二章 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无法丢弃的理由 当杂物占据了空间 我们自身也会因为不能物尽其用而导致良心上的不安。光是想着“必须得用”,结果就是行动不起来,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继而又进入“这样不行啊”的自责中。而且,还会以“总有一天说不定能用得上的”之类的借口,就那样把东西放在一边不去处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停地自责,不停地找借口,不知不觉就耗费了很多的能量。这种行为就好像是自己狠狠地揍了自己一顿,然后再给伤口贴上创可贴一样,让能量慢慢地流失。 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 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 在断舍离中,基本上没有“客用”这种观点。自已很喜欢,同时一直在用着的东西,拿给客人用就好了。因为平时在用的东西,都是经过自己精挑细选的好东西,所以给别人用也挺好的。为一年一次,甚至是几年一次的事情花钱,说到底不过是虚荣罢了。 找回对自己的信任 人之所以会产生“说不定以后能用得上呢”、“必须得扔掉了,可又没有行动”这样的想法,多半是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 ■现在区·过去与未来区——存在的关系,结束的关系
由减分法变成加分法 从收拾物品上逐渐增加信用资金,也就不必再无谓地否定自己了。最起码,这能让你的心更放松,更健康。 由忽视和否定而来的能量 我们不仅忽视它,甚至还遗忘它,那么物品非但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甚至连自身的存在价值都被否定了。 让房间变乱的心理 基本来说,让房间乱七八槽,把屋子搞得一团乱,粗暴地随便乱堆东西,就相当于赋予了自己否定、自卑的能量。为自已的行为感到羞耻,蔑视自己,甚至潜意识里充满了完全意识不到的羞耻感。过不了多久,能感到不快的大脑回路也变得麻痹了,这么一来,就彻底分不清到底是因为房间乱才羞愧的,还是因为羞愧才让房间变乱的了。把房间搞得脏兮兮的人也一样,多数都有自我惩罚的倾向。如果你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的,那首先就得承认这种现状,这是完全能做出判断的。而且,能够做出改变的,也只有你自己。 重新思考住所的意义 “数量×场所×时长”,这公式的结果就是环境所承接的能量的大小。这可不是做加法,而是做乘法。 断舍离以“住育”为目标 住所的大前提是确保健康与安全。我们很在意吃进嘴里的东西,可对住所、对物品目前却还没那么在意,而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要“住育”。 提升对居住环境的意识 断舍离主要从三个角度来思考环境: 与人有关的环境和与场所相关的环境; 近环境和远环境; 靠自己的力量能改变的环境和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了的环境。 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 断舍离认为,如果家里能成为好好招待自己的空间,那是再好不过了。 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要打造出能够宽带自己的空间。 “怠慢与无知”主要有三种,简要说来就是: 1.不觉得有必要每天亲自检查建筑物的每个角落。 2.不觉得空房子也必须得每天清扫和开窗换气。 3.觉得只要打开一扇窗,房间就能充分唤起了。 ——《护理札记》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著 申请加入共读计划的书友太多, 请大家不要重复申请,申请后耐心等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