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根据气候指标确定的优势区域基地县(见下表)
3)生产目标与品种选择 广大果农实际上是从事商品生产,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气候和立地条件,确定生产目标,一般有三个方向:一是进行加工果生产,目前主要是果汁加工。二是普通果生产,主要是指由于气候、立地条件或人为因素影响,无法进行高档商品果生产,只能是生产普通果,在技术上就只能走产量效益型路线。三是进行优质商品果生产。 如果进行用于果汁加工的果品生产,在品种选择上主要考虑高酸品种,目前主要有澳洲青苹等。 如果进行高档优质果生产,目前可选品种较多,但主要还是富士优系、元帅优系、嘠拉优系等品种。 在非优生区,苹果生产有两个思路,一是选用普通品种,走产量效益型路子,非优生区大都肥水条件较好,有些还具备灌溉条件,这就为产量取胜具备了条件,果品消费上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吃高档商品果,到任何时候,中低档果品都有市场;二是走品种差异化的道路,简单地说,就是选择中早熟品种,错开上市时间,一般来说,非优生区都是稍微靠南的低海拔区域,较优生区苹果反能提前成熟十多天,如果选用品质优良的中早熟品种,定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果园设计 栽植前根据园地面积和形状,首先应对栽植行向,密度和方式做出合理安排。大面积连片果园,还必须设计道路系统,便于物资运输。其次应建设必要的辅助设施,修造灌溉排水系统、农药库、配药池、临时果库、看护房等。山地或丘陵建园,要建设必要的水土保持工程和营造防护林。 栽植行向一般采用南北行。因为东西行吸收的直射光要比南北行少13%,而且南北两侧受光均匀,中午强光入射角度大;东西行树冠北面自身遮阴比较严重,尤其是密植园盛果期间株间遮阴更为突出。 株行距选择上主要采用矮化宽行密植栽培,一般要求行距比株距大2米左右,如果考虑机械作业,行距还应再宽些。 在果园防护上目前主要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用活体篱笆,有人采用花椒、有人采用枣树、还有人采用葡萄等,还有不少地方的果园却被高大的围墙圈起来,造成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严重影响了果树产量和品质。被围起来的果园面积越小,则围墙造成的危害越大,近墙的果树,由于光照和通风条件差,树体徒长、虚旺、抗病能力差、果子小、树体由于向光性而普遍高大,从而又影响靠里边的果树。对一片果园来说,如果没有围墙,周边的果树由于边际效应(即就是比其它果树通风透光条件好)往往大幅增产和提高品质。而有围墙,却要大幅减产和降低品质。一反一正,损失着实不小。
欧洲许多果园采用海棠授粉 苹果树在建园时需配置授粉树。授粉树必需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与主栽品种的结果年龄,开花期,树体寿命等方面相近,要求质量好,花粉量大,可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一般授粉树按照15%~20%的比例配置。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之间的距离应在20米以内。授粉树配置方式有如下4种:中心式:在1株授粉树周围栽植8株主栽品种。授粉树占果园栽植总株数的11.1%。少量式:授粉树沿果园小区边长方向成行栽植。每隔3~4行主栽品种栽一行授粉树。授粉树占果树的20%左右。对等式:两个品种互为授粉树,相间成行栽植,各占全国总株数的50%。复合式:在两个品种不能相互授粉或花期不遇时,需栽第三个品种进行授粉,第三个品种占全园总株数的20%左右。如栽植乔纳金、陆奥等三倍体品种时,应选配两个既能给三倍体品种授粉,又能相互授粉的品种。 授粉树配置也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山东果区,果园不配授粉树,全部采用人工授粉,在当地形成了完善的花粉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整个果园采用一个品种,无论从管理还是果品销售都很方便,一般来说,授粉品种的商品价值低于主栽品种,果园因为取消授粉树而提高的经济效益正好可以用来支付人工授粉的支出,管理的好还有盈余。而且,采用人工授粉,对于提高座果率、提高果品质量都大有好处,总的来说还是很划算的。条件许可的地区可以试一试。 在欧洲许多果园,由于常常遭遇花期低温伤害,生产上选用花期较长、花粉亲和力强、抗低温等特点的海棠授粉,取得很好的效果。 选用带6~9个分枝的大苗建园 苹果园建园苗木选择上,我们提倡用大苗建园,欧洲一般采用优质无病毒壮苗建园,理想的苗木是高度1.5米以上,干径1.0~1.3公分。在合适的分枝部位有6~9个分枝,长度在40~50公分左右。优质壮苗的主根健壮,侧根多,大多数长度超过了20公分,毛细根密集。 采用苹果矮化大苗建园,可达到当年栽树,翌年结果,比传统建园提早结果1~2年,为苹果早果丰产高标准建园打好基础。用大苗建园的优势: ① 苗木生长健壮,成活率高。营养积累充足,苗木根系健壮,侧根发达,叶片肥厚,植株间个体差异较小,苗木栽植成活率可达98%。 ② 园貌整齐,树势强壮。大苗全根系定植后缓苗期短,芽体充实饱满,萌芽早,萌芽率高,新梢生长量大,树势强壮,保证了园貌的整体一致性。 ③ 根系发达,抗逆性强。苹果大苗除了有较强的主根系外,还有4-5条大侧根,并带有较多须根,促进了根系的吸收,树体抗病虫能力相应增强。 ④ 童期缩短,结果期提前。苗木在苗圃中进行1~2年的培养,树体内积累了足够的营养,定植后,枝龄达到了结果年龄,童期相对来说就会缩短,进入结果期就可以提前1~2年。 ⑤ 管理方便,费用降低。大苗定植后,中干已基本形成,侧生枝形成较为容易,成形快。节省了土地,管理费用减少。 2. 栽植技术 1)栽植时间 ① 早秋带叶栽植一般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进行。自育苗木或苗圃地离地很近,可采用此方式。应注意挖苗时少伤根、多带土,随挖随栽。选阴雨天或雨前定植为好,否则会影响成活率。采用这种方式栽植,加强管理,不缓苗。果园缺株,利用该办法补栽效果很好。 ② 秋栽即苗木从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栽植,这时由于土壤温度较高,墒情较好,栽后根系伤口容易愈合,有利于根系恢复和发生新根。一般栽植成活率高,缓苗期短,萌芽早,生长快。冬季寒冷地区,采用秋栽方法,栽后埋土防寒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否则很容易发生抽条,降低成活率。 ③ 春栽在土壤解冻后到萌芽前进行。与秋栽苗相比,缓苗期长,发芽迟,生长慢。但冬季寒冷易抽条地区采用春栽,省工省时,成活率也高。 2)栽前苗木处理 ① 苗木分级购入苗木,质量多参差不齐,要保持园貌整齐一致,栽植前要对苗木再次分级,并对劈伤枝干和根系进行修剪。大苗、壮苗集中栽于一片;小苗、弱苗栽于另一片。 ② 根系处理栽植前先将苗木根系放入水中浸入一昼夜,再用加有磷肥的泥浆蘸根,磷肥蘸根能促发新根,苗木生长快,还能提高抗寒性。泥浆配制办法为:用1.5公斤过磷酸钙,加水50公斤,再加细碎黄土10公斤,充分搅拌成稀糊状即可。也可使用蘸根宝,0.5公斤加水35公斤蘸根。 3)栽植技术 把苗木放入定植穴中,伸展根系,纵横方向对齐,再开始埋土,土中可混入少许磷肥和尿素,但不宜过多,防止烧根。在埋土过程中,用手轻轻把苗木稍向上提动2~3次,使根系充分舒展并与土壤密接。最后用脚踏实,深度与原来的苗圃的入土位置相同。矮化砧苗,中间砧部分入土,肥水条件较好的川地入土三分之一为宜,旱塬台地以三分之二为宜。一般情况下,在地上保留5~10公分,矮化砧段上的嫁接品种入土会影响矮化效果。半矮化砧如M106、M7稍有入土即可。 栽树不必挖大坑 对于密植果园,在栽树的时候,就不必要挖大坑了。在传统管理当中,要求挖1米×1米×1米的大坑,下面填上杂草、作物秸杆,施上农家肥,在填入表土,栽上树,再盖上生土,然后大水浇透,会产生啥效果呢? 首先,杂草、作物秸杆在土壤中腐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要化上1~2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微生物繁殖就会从土壤中夺取氮素(氮肥),果树在定植前几年正是树形建造、树冠迅速扩大、大量营养生长时期,对氮肥需求量特别大,由于微生物的争夺,而使果树生长缓慢。2~3年后,杂草、作物秸杆充分腐熟,释放出大量的养分,又会促进果树的营养生长,阻碍果树向生殖生长转化,影响早果丰产。其次,果树根系大部分分布在近地20公分的土层中,而这部分正好是回填的生土,严重影响了果树前期生长。另外,挖大坑还破坏了果树根系附近的土壤结构,过于疏松影响土壤的持水能力,大量灌溉又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地温升高缓慢,影响果树发苗。 对于密植果园,要求定植前两到三年完成树形建造的大部分工作——即旺盛的营养生长,以后要求稳定的营养供给。所以,栽树时,不必挖大坑、施大肥、浇大水,以刚好能舒展的放下根系为好,将果树栽在地表20~30公分的耕作层即熟土上,根据土壤墒情少量浇水即可。这样栽的树发苗快,前期生长迅速,又省工,投资小。 3. 栽后管理 1)覆盖 对树盘进行地膜覆盖是一项促进苹果幼树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有效措施,对干旱年份提高幼树栽植成活率作用十分明显。因为覆盖具有增温、保温、蓄水保墒、提高肥效、增加光照作用。 2)土壤灌水 幼树栽植后应立即灌足水,等水充分渗入后再复土,以后夏季如果温度高,天气干旱时,应再灌水一次。这是保证栽植成活率的关键。 3)埋土防寒 埋土是幼树防寒的常用措施。具体办法是:土壤封冻前将栽好的苗木顺行向向上慢慢拉倒,上面培高、宽我40公分左右的土梁,翌年春季萌芽时轻轻拨去覆土,扶正苗木并踏实。 4)戴膜帽保护 春季定干后,在整形带上戴一个塑膜袋,促进早发芽。并根据发芽情况撕袋放风,增加春梢生长量。 4. 砧木问题 苹果乔砧栽培是世界上较落后的栽培制度,常造成结果偏晚,果园密闭,光照不良,管理费工,产量不高,品质不佳。乔化与矮化相比,需要的肥水多,需要的栽植空间大,需要的管理成本高,是一个高消耗,低产出的栽培方式。苹果矮砧栽培是一个省工、省力、低成本、简单化的栽培模式,是现代苹果生产的核心。 1)国内矮化砧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有80%的矮化苹果园栽培不很成功,树冠过大,矮化变成乔化。从选用砧木类型到栽植密度,从采用树形到肥水管理。不仅果农不懂技术,多数科技推广人员也技术较差。很多果农在应用这项技术中承受了几乎全部的技术失败风险。由于应用技术配套的不到位。所以苹果矮化砧果园都程度不同的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归纳起来大体有8大类: ① 没有推出适应当地条件的特色矮化砧木 矮化苹果一般根系较浅,对肥水要求比较严格,再加之不同砧木的适应区域不同,就显得矮化砧木选择更加重要。我国虽然从国外引进的M系和MM系较早,但目前生产上主要推广的仍然是英国M26。我国虽然也选育出了许多矮化砧木,但均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矮化砧木。 ② 树形不适宜,良砧与良法不配套 密植果园必须采用一套完整的控冠技术,把树冠控制在设计的空间范围内。在目前的成龄矮砧苹果园,整形修剪方法不合适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以M26作中间砧的中密度果园适合选用细长纺锤形。高密度或超高密度果园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树形,如超细长纺锤形等,以大幅度地降低树冠的宽度。 由于我们在树形方面研究不够,推广乔化树形,使矮化树不矮,果园密闭,光照极差。很多矮化果园采用的仍是乔砧老果园的整形修剪技术,而没有针对矮化砧树的特点开发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技术。 ③ 栽植密度不适 果园密闭是我国目前生产上最突出的问题。建园时不以砧木的矮化程度选择合适的栽植密度。在没有适宜技术的前提下,过分强调高密度、早丰产,是导致果园密闭的最重要原因。
中心干生长弱、树干歪斜 ④ 中心干生长弱、树干歪斜 国内栽培矮化苹果,多沿用乔化技术,一般不设立支柱。并且,栽植后从饱满芽处定干,不去除竞争枝,有些还利用竞争枝让提早结果,常常是主枝直径接近中央领导干直径,造成中央干上不去,易歪斜。多发生于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的果园。 ⑤ 果园地下管理较差 矮化苹果栽植后,多年进行间作,严重影响幼树发育和树形培养;果园不是多年不施肥,营养不良,树体弱,就是多施氮肥,结果晚,树的生长越旺,控冠越困难,果园密闭的问题出现。一些果园,在十分干旱时,无灌溉条件,影响树体生长和结果。 ⑥ 中间砧入土过深,矮化变成乔化 矮化苹果树主要靠矮化中间砧起矮化作用,并且中间砧的长短对矮化效果影响极大,苹果矮化中间砧长度20~30公分为宜。在生产中发现,矮化中间砧的入土长度与树冠大小关系也十分密切,矮化中间砧全面埋入地下,苹果树体生长旺盛,并且品种段生根,加速树体生长,矮化变成乔化。 中间砧全部露出地面,矮化作用强,幼树生长缓慢,中干上不去,易歪斜。再之,部分中间砧生根,就相当于把矮化中间砧缩短了,也会不同程度的降低矮化效果。在栽树时挖栽植坑大小不一,栽后中间砧有一个下沉过程,造成矮化果园中间砧入土深度不一,许多果园不是中间砧入土过深,树冠大,矮化树不矮化,就是是中间砧入土过浅,树冠小,矮化树太矮化,果园表现出树冠大小不一,整齐度差。 ⑦ 结果早,树早衰 由于矮化苹果栽后2~3年,树体就形成花芽,开花结果。许多果农见花留果,提早丰产。再加之我国矮化苹果栽植多为2年生小苗,且栽后行间多年间作,造成幼树生长缓慢。在早结果、早丰产的影响之下,出现了矮化树早衰的现象。 ⑧ 育苗较难,质量极差,苗价高 苗木质量标准低,影响幼树的成活、生长,果园就不整齐。生产上多使用苗木质量很差的速生苗,尤其是冬季贮藏不善、根系受到严重损坏的速生苗,栽后成活及幼树生长状况都很差,果园经多年补栽,整齐度很差。培育矮化中间砧苗木,育苗程序比乔化多嫁接一次,延长了出苗周期,降低了出苗率,提升了育苗成本,造成苗价较高。 2)加速我国矮化苹果发展的几点建议 ① 加强矮化苹果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无病毒苗木的培育程序,培育3年生以上,带分枝的优质壮苗。应用带分枝的壮苗是国外现代高密度、超高密度果园实现栽后第二年结果,第四年丰产的最重要的成功经验。 ② 提出适宜不同地区的苹果矮化砧木,打破目前M26独坐江山的局面。在各地试验、示范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不同地区适宜的苹果矮化砧木。初步建议肥水条件好的地区,富士等长势旺的品种选用M9砧木,嘎拉等长势弱旺的品种选用M26砧木。肥水条件一般,可冬灌一次的地区,可以栽植M26砧木或SH6、SH38等矮化砧木。旱地和早春易抽条的地区,栽植SH系的SH6、SH38等矮化砧木。寒冷地区,栽植富士不易过冬,可以选择GM256矮化砧木,与短枝寒富作组合。各地在大力推广适宜的矮化中间砧的同时,继续试验自根砧栽培。 ③ 旱地建园,栽植时中间砧露出地面5公分左右;水地,中间砧露出地面10公分左右。生长势旺的品种在以上基础上可再多露3~4公分,生长势弱的品种,在以上的基础上,可再少露3~4公分。成龄果园发现树体旺盛,中间砧全部入土,要及时除土挖根,让中间砧露出地面。树体弱,中间砧全部露出地面,可在中间砧周围培土,让中间砧少量生根,促进树体生长。 ④ 推广矮化整形修剪技术,树形目标为高纺锤形或主干形。 ⑤ 在幼树管理过程中,行间不要间作高50公分以上的作物,且间作物与幼树要保持1.2米的清耕带,严格控制强侧枝生长,保持中干直立。在沙土地和风大的地区,树体易出现偏斜和吹劈现象,最好的办法是每隔10米左右立一个2.5米长的水泥桩,分别在1米和2米处各拉一道12号钢丝,扶植中干。架材和钢丝亩投资800元左右,一次投资,长期见效。 ⑥ 虽然矮化苹果栽后2~3年就可开花结果,但为了促进树体生长,要见花全部疏除,不让早结果。树龄在4~5年,树高3米以上,基本快成形时才开始让结果,并要严格控制产量,不能过多结果,消除大小年结果的现象。 ⑦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避免因施肥过量对果树及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地下管理方面,结果园要多施有机肥和钾硅肥。在旱地种三叶草出苗率低的果园,秋季种油菜,在苹果开花之后及时压倒或割除油菜覆盖果园。并要积极建立果、草、畜、沼生态系统,形成生态果园。 |
|
来自: 阳光普照一生 > 《万青山花海小镇旅游度假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