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印章的基本要求之一:识篆!

 天童老僧 2016-01-11

认识篆书首先要分出篆书的“种类”,然后再分析它的“特点”、结构规律、读法、字义,以至于会写篆书,边学、边识、边写,进步可较快些。种类、特点介绍如下,至于结构规律、读法,字义等可通过学篆(如查篆书书籍、研究篆书等)写篆,知识自然积累而成。

(一)、甲骨文字

甲骨文字是我国近年发现最古的文字,多是殷代人用刀代笔刻在龟背或其他兽骨上的文字,用它来记录生活的。笔划尖锐锋利、结构秀劲简古,只要使印章整体结构的好是可以入印的。

刻印章的基本要求之一:识篆!(二)、籀书

又名“大篆”。周代(周宣王时)的大臣太史籀看到古文字形过于简单、数目太少不便应用。把它加以整理,并增加了一些,便成了“籀书”。现在看到的周代青铜器、石鼓及古玺等上面的文字多是“籀书”。

(三)、秦篆

又名“小篆”。当晚周时期,文字现象混乱,诸侯列国各自创立文字,互不相通。秦嬴统一天下后,命他的大臣李斯,根据当时的文字,加以整理创成“秦篆”。现在看到的秦代钟鼎、泉币(即货币)、权量、碑版、刻石、瓦当及秦印上面文字都是秦篆。

刻印章的基本要求之一:识篆! (四)、缪篆

又名“摹印篆”。就是汉印上的文字。它的特点比“秦篆”平正方直,而且有隶书的意思。它是汉代的篆书,也有叫它“汉篆”的。现在看到的“缪篆”,除汉代碑版、砖刻、碑额、陶器、铜镜、铜币上的文字外,其余都是从汉印上见到的。“缪篆”浑厚多姿、富饶情趣,一个字的写法,变化多样,用它来治印,事半功倍,为初学篆刻者的基础文字。

刻印章的基本要求之一:识篆!(五)、其他篆书

其他篆书种类很多,如“殳篆”为秦代的八种书法之一。它是用在古兵器等物上带有装饰性的一种书法,字文多屈曲盘环,是随兵器的形式而创造的文字。“鸟篆”、“虫篆”是汉代六种书法之一,因字体象鸟、象虫,故名鸟篆虫篆,它是汉代写在旗帜上的书法,用它来作为军队的各种号令。“九叠文”又名“上方大篆”,是隋唐以后用在官印上的篆书,字体折叠过多,非常丑恶,不适入印。“玉著篆”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创造的,宋元文人偶有采用入印的,现在称“圆朱文”,元代画家赵孟頫喜用此体入印。其他尚有“龙篆”“麟篆”等等,多半都是各代为了应用和装饰而创造出来的特种文字,后代文人偶有采用入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