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颐和园—苏州街

 梓博书馆 2016-01-11
颐和园—苏州街 [原创 2011-3-17 11:39:57]   
我顶 字号:  

  2000年7月盛夏烈日炎炎,我陪家人再次游览了颐和园,早晨6点多钟从前门登上了去颐和园的公交车,不巧坐上了经中关村到颐和园北宫门的共公汽车,本来几十分钟就能到,却坐了1个多小时的车,歪打正着,从北宫门入园便是苏州街。颐和园主要景点都在南面的万寿山上和昆明湖及其周围,平时我们从南门入园,游完这些主要景点怎么也不肯花费更多时间和力气翻过万寿山来游览这位于避静的苏州街。
  据说苏州街是清乾隆皇帝为其从江南苏州与一如花似玉尼姑邂逅而被宣诏入宫的美人,为解除其思乡之苦而建。漫步在苏州街上,后湖水碧波荡漾,帆船停靠在岸边,江南特色的三孔长桥,杏黄色的“苏州宫市”旌旗随风飘动,两岸各色江南小吃、店铺林立,无不显示出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格。成为苏州园林的一个缩影。
  苏州街,地处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皇家园林——颐和园的后湖,是一个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颐和园苏州街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苏州街既是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列于宫苑之中,小巧玲珑,依山面水,宛如江南图画点缀在后山后湖的建筑轴线上,更加衬托了后湖的宁静典雅,把城市山林集中形象地再现出来,成了乾隆皇帝的母亲最喜欢游玩之处。苏州街无论水中还是水边的建筑,皆与万寿山上景观呼应,整体布局,造景有序。而复原工作以实物为依据,不增不减,不移不挪,不放大不缩小,真实再现从历史上和后湖空间中丢失了一个多世纪的这组建筑群。

颐和园—苏州街

颐和园—苏州街

颐和园—苏州街
颐和园—苏州街

颐和园—苏州街
颐和园—苏州街

    这是一册哪个朝代的市井野史
  在阳光下缓缓打开,闪闪烁烁
  我的思绪,走在石板路上
  一页又一页,我读着
  抑扬顿挫的商贾市声
  
  酒肆,茶馆
  吊桥,店铺……在翻动
  古代的时风的招旗下,挤挤攒攒
  高耸的雕窗门楼,镌刻着
  烟尘遮不住的古日繁华
  选购微墨,宣纸
  会不会翻拣出未及线装的轶事、史话
  
  走在街上,可否能碰到白居易
  苏轼,曹雪芹或其他名师大家
  宣纸抖动,可舒郑出无数山岚泉声
  歙砚浮香,该萦绕着千万书卷画轴
  如若设案,板桥可否会来为我题诗作画
  评论江南,乾隆也许会走来作答
  说几句大清佳话,也许慈禧会约我去看戏喝茶……
  
  一条条石桥,折叠多少历经沧桑的脚印
  竹帘半掀,不意与哪位骚人黑客的笑语撞个满怀
  如果我经常在苏州街上漫步,说不定我会走成
  一句唐诗,一阕宋词,一首元曲,甚至会
  走成一部明清小说……

我最近在玩和讯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你也来和我一起玩吧!
去看看我的微博吧!http://t.hexun.com/3516161/default.html

所属版块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