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时代的瑰宝

 RK588 2016-01-11
2014-03-10 藏 ?  古


 梁庄王,明仁宗第九子。生活在永乐、宣德、正统年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为强盛的时代。为宣扬国威,郑和前后七次出使西洋列国,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银、玉石、陶瓷等器物共计5300余件,用金量高达16公斤,用玉量14公斤,各种镶嵌的宝石有700多颗,这些都见证了郑和下西洋时代的辉煌。 

 

金镶石戒指(3件)

径1.9厘米。戒面镶嵌红宝石1颗。

径1.9厘米。戒面镶嵌绿宝石1颗。

径2厘米。戒面蓝宝石和桃红色尖晶石各一颗,小托嵌1颗。

 

云形金镶宝石饰(2件)

长4厘米,宽3.4厘米,饰面镶嵌红宝石1颗。

长4厘米,宽3.2厘米,饰面镶嵌淡黄色蓝宝石1颗。

 

青白玉镂空东升图环饰

直径4.9厘米

    纹饰相同但双兔的纹向相反。兔是玉器中常见的造型。《瑞应图记》中有“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的论述,可见兔在古代也是祥瑞之物。唐宋以后玉兔较前有所增多。这里所见的玉兔对牌,其玉质上乘。双兔一大一小,卧于花丛之中,两兔抬首上望,天空中有一轮圆月,缀着云彩,双兔似在听静夜的天籁之音。对牌的刀工细腻精致,为多层透雕,为典型的明代风格。

 

白玉圆雕折枝牡丹佩饰

长5.5厘米,宽4.5厘米

 

青玉镂空荷叶鸳鸯佩饰

高7厘米,宽6.3厘米

 

青白玉镂空秋山饰

高6.6厘米,宽4.3厘米

    辽金元时期的玉雕常以狩猎活动为母题。文献称鹘捕鹅图案为“春水之饰”,虎鹿山林图案为“秋山之饰”。此玉即“秋山玉”。秋山是秋天到山林中射杀熊鹿的一种风俗。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北方游牧民族均有此风俗。这种秋山玉鹿应是金代贵族狩猎活动的真实写照。这件玉器充分利用玉色制作“巧色”,鹿绿而景红,反映一种秋天的气息,这也是游牧民族传统的工艺特色,因此,这件玉器应是明前金、元时代的作品。

 

 

 

青玉镂空宝相花饰

直径7.5厘米

 

 

 

青白玉执荷童子佩

高5.3厘米,宽3厘米

绿松石执双荷童子佩

高5.2厘米,宽3.2厘米

青白玉执茨荷童子佩

高6.1厘米,宽3厘米

 

 

 

镶宝石嵌玉鎏金铜枕顶(2件)

长15.2厘米,宽14.8厘米,高2.5厘米

   此器为枕头的端面,由内外两个方框组成:内框为青白玉质,外框为铜鎏金并各存镶宝石14颗。内框镶嵌青白玉透雕折枝荔枝。

 

 

 

 

泥金龙纹瓷锺

高10.7,口径15.7,圈足高4.6,圈足底径4.5,碗口璧厚0.25,圈足口壁厚0.4厘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