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林石检测鉴定浅析

 彩虹船 2016-01-11

巴林石的鉴定主要是指对巴林石材质地的确认,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通过视觉、触觉等感观或借助光、声、电子等现代学科仪器以及化学、光学分析等手段,通过对被检测巴林石试样的理化特征指标、结构特征指标以及化学成分等,对试样进行定性、定量的确定,从而确定测试样的品质。

一、日常的常用鉴定方法

日常经营巴林石的商家,凭借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简便的巴林石鉴别方法。主要有摸、刻、看、辨等四种方法:摸:即通过触摸石表面来体会感觉,用手感觉石的润滑程度;刻:即用一定的可对比硬度的物件对料石进行刻划来测试样品的硬度;看:用目测和借助放大镜镜来观察被测试样的结构和纹理以及对光的反射性等;辨:通过经验反复对比辨别样品的优劣、好坏和真伪。主要辨别的内容有(1)质地鉴别:鉴别质地的纯净细腻程度和完整性。(2)光泽鉴别:鉴别石料对光的透明、反射性,观察了解其肌理、光泽、温润和透明程度。(3)颜色鉴别:鉴别色泽、色彩及其纯正程度,层次是否分明。(4)意蕴分析:观看石画面,分析意境,品评石中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这些鉴别方法在日常较为实用,老道的经营商家和收藏爱好者,通过以上几点,一般说来对巴林石的鉴别就能完成,其可靠性也比较高,一般也能达到十之八、九,其前提是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鉴定者个体差异以及客观环境影响条件的限制,这种鉴别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因此不能作为巴林石标准评判来应用。

二、专业鉴定方法

专业巴林石鉴定,在要求上则要严格的多。检测鉴定完全依靠科学的数字来说话,因此检测结果是可靠的、可信的。检测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由易到难,通过一系列指标的确定,做出科学结论。对于巴林石,鉴定的指标主要有:颜色、形状、光泽、硬度、质量、密度、折射率、耐热性、解理、结构、化学性质、成份、光学特性等。颜色鉴别就是根据检测物品对光的反射,直接用组成白光的复色光谱色或来描述,可以用精确的光的波长或频率数值来表示;形状指标是用尺子进行来测量描述;光泽:样品抛光后呈现的反光特性,常呈现为土状光泽、油脂光泽、腊状光泽、无光泽等;硬度指标通过硬度计获得;质量、密度则通过天平和容器测量计算获得;折射率可以通过光学仪器进行测定(比如巴林石的折射率可以通过阿贝折射仪精确测得);用热针等可控温设备可以鉴别样品的耐热性指标;节理、结构等微观指标可以通过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描述获得。化学性质、化学成分指标可以通过化学试验、化学分析等方法取得;另外,通过采用特定波长的光谱对试样进行照射,根据样品反应出的特性,可以进行很多指标的确定。主要有: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等。

根据“GB/T 16553-2003珠宝玉石 鉴定”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巴林石  DB15/T325”确定巴林石如下检测项目:

a ) 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解理等至少两项);

b ) 总质量(质量 / 总质量);

c ) 放大检查;

d ) 摩氏硬度(原石,必要时);

e ) 密度(样品状态允许时);

f ) 折射率(在折射仪范围内,样品状态允许时);

g ) 特殊鉴定方法(热反应、化学成份分析、无损成分分析方法)

h ) 辅助鉴定方法 (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 )

三、巴林石的矿物成分及主要鉴别指标

组成巴林石的主要矿物为含水的硅铝酸盐类。是以高岭石、地开石为主的多种矿物组成的粘土岩。

化学成分:多种矿物集合。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和SiO2,其次含微量铁、锰、钛等氧化物,部分含较多的硫化物。其中“鸡血”为辰砂,化学名称为HgS。

结晶状态:晶质矿物集合体,致密块状。

结构: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肉眼很难看出单矿物的晶体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其多为片状,高岭石多在0.25微米,地开石1.0-0.5微米。结构为显微鳞片变晶结构、陷晶质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变异凝灰结构。

构造:致密块状为主,少数角砾状。

巴林石光泽: 巴林石的光泽为土状光泽、油脂光泽、腊状光泽、无光泽。

解理:无或中等或不完全。

摩氏硬度: 2~4。

密度: 2.4g/cm3 ~ 2.7 g/cm3 。

透明度: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 射 率: 1.30 ~ 1.70 。

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常不特征。

吸收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致密块状构造,隐晶质至细粒状呈显微鳞片状结构,某些呈现状条纹构造,可含有蓝色、白色等斑点。“血”(HgS)在巴林石中呈块状、条带状、条纹状、侵染状及角砾状分布。

特殊光学效应:无。

除了上述巴林石普遍特征外,由于巴林石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巴林石其成分、性质也有一些差别,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时期、产地(巴林石有五个采区,诸多采坑)具体的巴林石样品,在鉴别上,还要把日常注意积累总结的诸多特点,予以附加,从而使鉴定的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四、针对目前市场上巴林石赝品,在检测鉴定上采取得应对措施

目前市场上的巴林石赝品,主要有:注胶处理、染色处理、其他产地石料冒充、拼接等等。这些赝品,对于长期接触巴林石的人来说,不难鉴别。因为所有巴林石及其产品(包括制作出来的赝品)在他们心中非常熟悉,一件样品拿来,不仅能够作一般的鉴定,还能说出他们的产出的时间、地点、同品种特色、甚至销向等等,有时甚至可以作为权威评价。对于这样的专业人员,有谁能够骗得?至于拼接,注胶之类,不用仪器,只凭经验手感、对光线的反射等情况,就可以好不费力的予以鉴别。当然,如今的作假技术已经越来越高超,隐蔽性已经越来越强,对于不是很高的专业鉴定人员来说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情况。因此,对于大众收藏人士、普通消费者,为防止上当受骗,还是买经过有资质检测鉴定单位进行鉴定认证的产品为好。对于专业经营巴林石的商家,为了取得一个很好的信誉,保证良好的经营成果,也应该将所经营的巴林石商品进行检测认证,做到商品质量上的透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