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大角度解读当前中国股市格局

 真友书屋 2016-01-11

2016年新年伊始,A股市场即给投资者一记闷棍,市场出现了多年以来的最差开局周,曾被管理层看好的熔断机制更是以“闹笑话”似的方式很快夭折。开局不利也为今年全年的走势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但从中长期来说,我们无需更多的去纠结上一周甚至是今年的走势。从牛熊更替和股市未来的大方向去考究一些问题,站在更大一点的视野去看待当前和未来的股市格局,似乎能更加明朗。

本文即从不同的角度来以个人的角度来解析一下股市格局,不对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1、当前股市的技术面格局

自去年年中以来,市场经历了五个明显的波段,目前正运行于第五个波动之中(以上证指数为例):

第一波:5178~3373,下跌35%;(牛市见顶后的第一波大跌)

第二波:3373~4184,上涨24%;(第一波大跌后的技术反弹)

第三波:4184~2850,下跌32%;(牛转熊)

第四波:2850~3684,上涨29%;(反抽年线确认熊市)

第五波:3684~XXXX,下跌XX。(熊市状态)

如果以惯用的按年线作为牛熊分界点的标准来判断,第三波下跌在跌破年线和第二波的低点3373点之后,即进入了技术上的熊市,之后反抽年线进一步确认之后,也就进入了全面的熊市格局。结合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等综合确定,市场是在12月中完成第四波反弹后进入全面熊市的,参考《本轮中级反弹阶段性总结》。

2、当前股市的基本面格局

宏观经济方面,不用多说,增速下滑,大量传统行业面临诸多困难。同时,部分新兴行业崛起。而表现在股市上面,常规行业和新兴行业在估值方面也存在的巨大的差距。这一方面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因为差距太大也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当前市场最大的问题显然不是说新兴行业相对传统行业的溢价问题,因为这个溢价是本来就该存在的。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市场认为创业板或者新股就等于新兴行业了,导致只要是小盘股或者新股,基本通通都出现了相当高的估值,甚至是一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一上市就直接100-150PE了。最终导致了创业板和新股整体的高估。

3、 当前股市的心理面格局

由于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全面牛市,使大量投资者习惯了股价的上涨和赚钱,从而在心理面上不断强化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同一个股票,在所有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从2块涨到了 4块,投资者会认为其高估了,而之后涨到8块再跌回6时,投资者会认为其低估了。这个现象都是不同环境不同背景所导致的,但实际上正是这个问题导致了不少投资者的亏钱。因为在所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最终市场会回到原点。而没有回到原点的那些股票,一定是因为基本面得到了改善或者其他原因。博主身边有大量这种例子,有好几个曾经非常牛的所谓高手,在14年底大盘从2200涨到2700-3000左右时认为其严重高估泡沫明显,而在市场从5178点跌到4000-3500点左右时认为跌过头了,市场严重低估了,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而如果你把视野放大一点,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里大家就会很明显的联想到市场上传的很多的一个段子,就是讲的上一轮牛市熊市的各个阶段时专家们在干啥说啥,大家也可以自己搜索了来看。现在,博主也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了往日重现,2010年的那些景象好多都重现于当前的市场,比如猜这底那底的,比如不顾事实在叫嚣怎么暴涨怎么强反弹怎么拔地而起的,比如对救市政策的依赖等等。而当前市场上很多方面也确实和2010年类似,比如大盘率先下跌了一定幅度,传统行业个股大跌而反弹弱,比如小盘股仍然不错,比如新股不死等等。

有人说把握了市场大多数人的心理了就可以更深的读懂这个市场,也可以让自己能更多的独立思考。为什么股市里面连最专业的券商的年度策略多年平均准确率都不到10%,这其实不是他们水平的问题,更多的也是某些心理面的东西在作怪。具体的我们以后可以专门探讨。

4、影响未来股市走势的多种因素

注册制:一种制度本身无所谓利空利好,但由于“壳”效应的减小或消失,注册制的推出对高估值的题材股和垃圾股有心理面的冲击。

人民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向A股市场不利,对A股多数版块的基本面偏利空,少数出口型企业偏利好。

欧美股市下跌甚至牛转熊:A股构成心理面的利空。

新的新股申购制度:部分打新一族处于市值配置的需要,可能加大对防御股的配置。而不会精选个股或者想中签和二级市场两不误的大多数投资者仍然可能面临签没中到市值却损失不少的陷阱中去。

大股东减持:由于控制了时间和规模,会对市场造成长期但是比较缓和的负面影响。

5、未来股市走势预期及操作

预测当然是不靠谱的,但在多重因素和各种条件下,我们应该有个现实而合理的心理预期,那就是熊市已然确认,未来出现“阴跌横盘 偶尔的暴跌 偶尔的反弹的长期格局是可以预期的,少数个股有机会继续上涨甚至新高,但大多个股将进入长期熊市,一些严重高估的板块或个股,未来出现一折二折的现象将不足为怪。至于股市何时见底,那任何人也无法知道,也没有像小丑一样去天天预测这底那底,待市场形成大底的六大特征大多数都形成后,那时自然就是底部区域了。

对于投资者操作方面,建议以积极防御甚至全面防御为主。如果不是那么委婉而是简单点说的话,就一句话:暂时仍不能玩(自去年知止而有得后)(短线折腾除外)!当然,对于长期投资成长股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所谓的牛熊都可以忽略,耐心持有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