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探访灶儿巷,寻味不一样的古色古香。

 湘西老农 2016-01-12


作为赣州最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巷,灶儿巷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每每踏入巷中,小编便如置身那个遥远的明清时代。

  灶儿巷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灶儿巷全长227.3米,靠近贡江码头,在古代的虔州城(现赣州)属最繁华的地带,有很多店铺、钱庄、宾馆、民居,都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灶儿巷是一条典型的古城街——宋石明砖清瓦垒叠起一段段逝去的沧桑岁月,建筑风格包括赣南客家建筑、天井式建筑、徽州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多元性。

  鹅卵石拼成的巷路,则通过一个个“明钱”图案,仿佛把时光截留在一个木屐踢踏作响的时代,让人一走近就陡生亲切与怀想。

  宋石明砖清瓦、卵石明钱小巷,灯红瓦绿古楼让小编不禁有种穿越的错觉。

  走进小巷,便是一家有近30年历史的磨坊。简陋的用具与六台小机器以及老师傅熟练的手艺便是这家小店的全部。

  头发花白的婆婆一定见证过这儿的许多历史故事,她蹒跚的脚步缓慢地走着,就如曾经的岁月在她身上缓缓流过。小狗慵懒地晒着太阳,老人携手并行,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

  走进不久可以看见一个红灯高挂、飞檐微翘、气势恢宏的建筑,名为“董府”。董府原是一家清朝嘉庆年间的钱庄。这是一座三栋直进、多天井式,具有代表性特色的赣南建筑。

  清一色的木板厢房、布满青苔的天井、小小的水井、雕花的窗户、郁郁葱葱的铁树、墙上悬挂的赣州老照片,让这座气宇不凡的“深宅大院”充满古香,让我们流连忘返。

离董府不远有个筠阳宾馆。江西高安县古称筠阳,筠阳宾馆实际上是古代高安籍商人兴建的一座会馆,其主要功能是作为高安人在赣州的聚集地,由于地处闹市亦兼作客栈对外经营。筠阳宾馆是客家民居经典之作,为三进两天井的砖木结构建筑。

  筠阳会馆是一个保存历史最久的会馆,建于清朝光绪19年,前后有院墙,形成完整的院落,外立面采用风火墙,内部均用木扇隔断形成使用空间,馆内18间客房门楣均刻有福、寿、禄等吉祥文字作为房号,体现了浓郁的客家亲情。客房里古色古香的木雕门金丝流转,巧夺天工的手艺不禁令人叹服!

  义兴号在古代曾是一个店铺,卖烟叶、烟丝,是烟馆。这幢建筑原来是个商会,由于古代赣州城的建筑是木制建筑,经常发生火灾,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店铺不被火灾损毁,就成立了一个民间保安水务总局,相当于现代的义务消防队,这块匾一直保存至今。

  这幢'同记庄'原来经营'环球洋货'(百货)、'零担批发'。

  再往前走一点,右边又是一撇悠长的小巷。红色的灯笼上挥毫了一个“茶”字,我仿佛听见店小二吆喝道:“客官,里边儿请!”

  抬头望去是错落有致的风火墙,静静地却又似乎在诉说着那些过去的故事。

  飞檐、花楣、雕窗泛映着一个个残旧的光荣梦想。青砖小瓦马头墙, 回廊挂落花格窗,古色古香的花楣,巧夺天工的石雕。无论阴晴圆缺,那流畅的线条始终彰显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美。

  与外面华丽装修的理发店不一样,锈迹斑斑的招牌,简陋的镜子与素净的毛巾构成了这家理发室。

  天色暗了下来,小巷的红灯笼亮起来了,那幽幽的灯光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静谧的时空,一天的疲惫和穿梭都市的浮躁似乎也瞬间散开去了。

  不知不觉,走到了巷尾,却发现巷子周边的建筑也沾染了它的气息。走出小巷的夜色,竟有些不舍,愿这幅历史画卷长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