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物志》:“清雅的室内陈设品”香筒

 知者众乐乐 2016-01-12



《长物志》(明)大书画家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著,书成于崇祯七年(
1621),共十二卷,直接有关园艺的有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五志,另外七志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亦与园林有间接的关系。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依现代学科划分,可分为建筑、动物、植物、矿物、艺术、园艺、历史、造园等方面。

文震亨取长物一词,意指多余之物,实际上书中所指又并非多余之物,而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不过这些物品非一般的物品,而是投射和沉积了文人的选择和品格意志之物。从生活的层面来看,它们大体上并非日常必需之物,器物不是作为生产之用,食物也不是果腹必需的粮食。这些物,在一开始归类时就没有放置在日常生活的范畴中,所以它们被称作(zhànɡ)”——多余的物,或者说奢侈的物。



《长物志》所写作对象是幽人、韵士,而非普通大众;所写不是奇物、怪物,而是平常日用之物,虽追求至雅,却带有一种生活的情味。


香筒1

旧者有李文甫所制2,中雕花鸟竹石,略以古简为贵。若太涉脂粉,或雕镂故事人物,便称俗品,亦不必置怀袖间。



【注释】

1香筒:插香之筒。

2李文甫:明代著名雕工。




【译文】

旧制的香筒有李文甫制作的,上面雕刻有花鸟竹石,还是以古朴简约为珍贵。如果太有脂粉气,或者上面雕刻故事人物,就成了俗品,也不必放入怀袖间使用了。



【点评】

香筒是古代净化空气的室内用具,将香料放入香筒内,香气便从筒壁筒盖的气孔中溢出。清人褚礼堂“圆径相同,长七八寸者,用檀木做底盖,以铜作胆,刻山水人物,地镂空,置名香于内焚之,香气喷溢,置收案间或衾枕旁,补香篝之不足,名曰香筒。”香筒多用黄杨木、紫檀木雕刻而成,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还是一种清雅的室内陈设品。文震亨主张香筒以古朴简约为美,一涉脂粉气或雕刻故事人物便成为俗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