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 | 在海岛上做一辈子陶

 真友书屋 2016-01-12

每日正午十二点,和站长说一句:“设计说”三个字,站长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或文字,或图片,或声音。感受设计的力量,体会生命的艺术,365天,365句经典,我们相约每日正午时分,不见不散。

转发自微信公众号LOHAS乐活杂志(ID:LOHAS_Magazine),

已获得授权发布。




由那霸驾车向北1小时,便到达读谷村,这里是与壶屋齐名的冲绳陶器之乡,也曾是战后美军处理未爆炸弹的地方。时过境迁,市区里的那霸壶屋已经不适合烧柴,钟情柴窑的陶艺家们在读谷村重建了传统的攀登式柴窑,曾经硝烟四起的地方如今飘出的是烧窑的烟。每到开窑日,各地慕名而来的买手、陶器爱好者都纷纷赶来,数千件作品在5分钟内便抢购一空。对于陶艺人而言,这里便是冲绳陶器的桃源乡。





趁着清晨好日光,一路沿海向北。车子停在一间石块垒成的古朴大屋前,木匾牌上写着四个大字:读谷山烧,这里是著名陶艺家的作品展示空间,从这儿便进村了。大屋后面,便是鼎鼎有名的攀登式窑,在日本本岛已经非常罕见。30年前,四位建窑的陶艺家之一玉元辉政先生,便是我们今日要寻访的隐世高人。




村子里,遍布绿树红瓦、泥土小径,风中摇曳着明艳的扶桑花。走过一片绿色缓坡,便是玉元辉政的工坊,此时的先生正在揉捏陶土,他穿一件灰色布衣,头上裹着白色毛巾,目光停留在眼前的陶土上,一股沉静的气场瞬间笼罩了此时此地,时间仿佛慢下来,而在这沉静之中反倒对光线、虫鸣、风声……敏感起来。那奇妙的感受,离开后许久依然清晰可触。



先生寡言少语,却是这里的王,气场强大,有条不紊。工坊里看似凌乱的土块、釉料、工具、水缸……在他的调配下,生动有序地进行着。采访便在先生的节奏里,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我做陶,只用本岛的土,因为土是有生命的,里面有这冲绳清晨日暮的光线、空气里的湿度、海岛的气味……”



读谷山窑每年开窑两到三次,每次烧制四个工房里的共六千件作品,但比起现代电窑,传统柴窑的废品率很高。对工匠技艺要求非常高,从陶土的配比到烧窑时柴火的控制,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先生说,“学会辨别和配制陶土要三年,学会控制柴烧火候三年,学习制陶技艺又三年……一个学徒至少要经过十年,才能磨练成为合格的陶艺匠人。”



玉元辉政工坊里,也有一位女徒弟,与师傅一人一边各自做陶,偶尔闲聊说笑几句。“1980年我们建造了读谷山窑,1992年后辈们在老窑的北侧建起了村里如今最大的读谷山窑北窑。一起等候烧窑的烟气飘起来,我相信,时间和自然的真谛就是这样传递下去的”。



照进工坊里的日光一点点移动,玉元先生望着工坊外遥遥相对的读谷山窑说,“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窑,你们觉得呢?”



以上内容由《LOHAS乐活》杂志官方微信授权转载。


如果您想把自己与日本&设计&艺术&游记

相关的故事讲给96万听众,

那么联系小编(加微信:hany2050),火速投稿吧。

记得你在微信、微博、QQ兴趣部落、

QQ订阅号、人人小站都能找到我们。

你知道吗?

调戏小编已经成为99%日站粉丝的每日必修课,

把想说的话在评论区里留言,看机智小编与你大战三百回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