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韵味的婚俗(周潭婚俗)

 宜城独秀 2016-01-12


那年那月那日,新娘子没有洁白飘逸的婚纱,迎亲没有靓丽豪华的婚车,婚礼上没有口若悬河的司仪……那时候,从察亲走到结婚,每一步都是那么严谨。我曾经喜欢听奶奶讲故事,奶奶她们那一代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男女直到进洞房彼此才见第一面,结婚前互换庚帖,应该相当于今天的结婚证,新娘都是坐轿子的,大家闺秀坐八抬大轿,不济的也坐四抬大轿,小家碧玉坐两人抬的小轿,奶奶是童养媳,一生没尝过坐轿子的滋味,后来奶奶每次和我说起来,总是充满遗憾。

到了我妈这一代,媒婆牵线,男女双方父母就开始暗地里观察了解,“察亲”满意后,媒人带小伙子去女孩家“相亲”。妈妈说,我爸第一次去她家的时候,她根本不敢正眼打量,只是匆匆一瞥就脸红心跳。在我们这一带农村,八十年代才开始有“自由恋爱”的,这时候,相亲的男女一般会坐在一起聊聊天,双方都满意的话,男方到女方家“认亲”,认亲之后就“定亲”,也叫“下定”、“定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亲就和下定融合为一体了。

昔日,下定讲究很多,择一个天气晴好的双日子,在两个媒人带领下,小伙子和家里亲戚浩浩荡荡地挑着礼品到女孩家,女方指定办几桌饭,男方要备好吃饭所需的鱼肉、酒、香烟,几个红红的尖包鲜艳夺目,里面有船豆、饼干之类的茶点,礼品里必须还有小糖、糕、麻饼子、手帕、香脂,后来几乎用“大宝”SOD蜜来代替香脂,女方把这些东西送给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这些礼品都用稻箩挑着,稻箩周围贴着红纸写的“金玉良缘”、“花好月圆”、“天长地久”什么的,我爸写得一手遒劲有力的好字,许多人家做喜事都会来找我爸写字。

认亲时,男方要给女孩亲戚和“家里”的一家家送礼,二斤肉、一瓶酒、一条糕、一斤红糖,有的还有两包烟,要给小孩子发红包,之后,小伙子一年三节都要“看节”。男方认亲回家时,女方“回篮”在稻箩里放上糕、染红的鸡蛋和一些小糖,还要有两双鞋子,以前的女孩都是自己动手,一针一线做两双布鞋送给未婚夫,九十年代后,女孩都是给男友买皮鞋了。过去下定后,女孩也会去男方家认认亲,男方父母和其他长辈都要给女孩 “见面礼”,见面礼钱的多少随男方的家境,有殷实的人家是很“大气”的。

七十年代,一块手表是多少女孩梦寐以求的定情信物呀,可是拥有的人凤毛麟角,有的人家会送女孩一对银手镯,一枚银戒指,一般家贫的只有几套定婚衣料,从两套到八套的不等,到了九十年代,定婚流行“三金”,现在的女孩喜欢“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走过春夏秋冬,结婚自然提上日程。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家“求结”,求结一定要“朝节”的,朝节时双方定下结婚的日子,端午节朝节,除了传统的礼品,还要有粽子和绿豆糕,中秋节朝节有糍粑和月饼,小糖和糕是要的,有的人家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发。旧时农村,中秋节朝节的多,年底农闲,正是筹办婚礼的好时光,那时农家婚嫁喜欢农历逢双的日子,尤其是六和八的。有了结婚的准日子,双方就积极地筹备婚礼,亲戚朋友都要“送情”了。

结婚前三天“送三子”,男方要给女孩家送去办酒的礼品,挑东西的稻箩上写着“白头偕老”、“永结同心”、“鸾凤和鸣”之类的祝语。礼品里要有一对红鲤鱼,讲究的还有一对鲢鱼和桂鱼,再搭配其它的鱼,猪肉要有头有尾,公鸡母鸡各一只,还有一升三格米,所有东西都会贴着红艳艳的“囍”字,四个或者六个包着茶点的红尖包,现在没有尖包了,但是许多农家依然会准备传统的“艾、锡、扁柏、栗炭”什么的,用红纸包好放在稻箩里,这大概是男方向女孩传达爱惜之意,表明“除了栗炭无好火,除了郎舅无好亲”。其后,母鸡男方要带回去,回篮里还有糕、红鸡蛋和小糖。彼时,曾经吃过喜糖喜糕的邻里乡亲都会送“茶饭”给女孩吃,一大碗鸡蛋挂面或者汆肉挂面的,现在,大都直接拎着两斤猪肉或者二三十个鸡蛋、两把面送茶饭了。

送三子时,女方会把嫁妆提前送到婆家,陪嫁的东西都贴着红彤彤的“囍”字,女方琳琅满目的陪嫁品里,一定是有马桶的,美其名曰“子孙桶”,里面放着枣子、花生、桂圆和染红的鸡蛋,意思一目了然,“早生贵子”。后来有人家用痰盂,如今大都用红塑料桶代替。传统的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来烘托热烈喜庆的气氛,往日婚礼上避讳出现白色的东西,谁能想到,今天的新娘子都穿着雪白的婚纱。那时,陪嫁的被子都选择红被面,订被子用红线,四个被拐都放着枣子、花生、桂圆,今天有人家在被拐放上硬币。嫁妆里有两双鞋,男方家的老表会有人起哄拿鞋,所有东西都是一次上车,忌讳跑二趟的。六十年代一担箱子一担柜子就很体面了,到了七八十年代,有了五斗橱和三面橱什么的,如果有“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加上收音机,那就格外抢眼了。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有了电冰箱、电视机 、洗衣机三大件,后来结婚要求越来越高,直到现在的“房子、车子、票子”。现在都是新娘子和嫁妆一道进婆家,没有什么“送三子”了。

过去,结婚头天晚上,女孩洗好澡就要“哭嫁”,妈妈也陪着哭,会哭的还有一套完整的“哭词”,哭得伤心水断流,旁边看热闹的人都忍不住抹泪。女孩出嫁当天,要找儿女双全、生活美满的女子分别给女孩梳头、洗脸,边梳边说“一梳金,二梳银,三梳人上人”之类的吉祥话,梳头和洗脸的人都要给喜钱的,如今新娘子都是在婚纱店盘好头,化好妆,仍然有人家会找人象征性地梳头擦脸。

我小时候钻在人群里看到有出嫁的女子,出门前站在“朗子”里,被哥哥或者弟弟背着出门时,还把筷子往后一甩,就好奇地问奶奶原因,奶奶说,站在朗子里是为了不带走娘家的财气,把筷子甩了表示从此有自己的日子,不能再吃娘家饭了。渐渐的,这些习俗都在改变,现在几乎不沿袭这种旧俗了。小时候,有些男孩喜欢打“新人”,那时新娘子多在伴娘和媒婆陪同下步行,调皮的男孩一见新娘子进了村,有砸泥巴的,有抓灰土的,媒婆见机从口袋里抓一把小糖一撒,趁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小糖时,拉着新人就跑。

结婚当天,男方家热闹非凡,宾客满屋,家里所有门上都贴着通红的对联,窗户家具上贴着火红的“囍”字,喜气洋溢在每一张笑脸上,快乐流淌在每一个角落,晚上吃酒更是把喜悦演绎到极致,那时乡间活动少,每一场喜宴都是村人的集体狂欢。当时人们都特别关注座次,不能随便坐的,喜宴上,新娘敬酒也会有人刁难。曾经见到一位大叔,把两根筷子担在碗上,一边放一个酒杯,让新娘子斟酒,斟好一边,另一边翘起来,酒杯就掉下来了,如果一边斟一点,稍微不注意,酒也就洒了,还有人故意把烟沾了酒,让新娘子给点着,往往折腾很久,新娘子哭笑不得,面红耳赤,后来还是媒婆出面解围。而今在饭店里也鲜有人在意座次的尊卑了,新郎新娘敬酒也不会有人刻意为难了。当前有的乡村人家依然会请厨师在家里办喜宴,菜肴丰盛,过去的“膀”和“甜生腐”什么的都没有了,多了黄鳝、鳖、虾子和精致的小炒,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婚后“回门”也是重头戏,往昔,要满一个月女儿女婿才能回门,后来“三朝”就可以了。婚后第三天,女方妈妈牵着一个小男孩,带着笸箩、剪刀、针线什么的到女婿家,接女儿女婿回娘家,现今针线笸箩都用不上了,有的就会送上脸盆和红鸡蛋,女儿女婿回门时要准备“回门礼”,不外乎肉、烟酒、糕糖和保健品。

曾经那有着浓郁乡土韵味的婚俗,逐渐成为了遥远的记忆……

 

文字转自:古典莲子QQ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961701303/blog/14453108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