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周氏宗祠的的说法

 宜城独秀 2016-01-12
       文一公的孙子正三公,又渡江到今天的鹞石山下余家洼定居,死后葬周潭蛟池坎。蛟池坎又叫八棵树、周家排形地。解放前后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其中有八棵古树(水桦树)老态龙钟,有的树干中空,用水泥石块修补填充;有的侧枝下垂,几欲坠地,现在都已荡然无存,仅剩荒冢残碑。蛟池正三公为近始祖,是鹞石周氏的始祖。应该说,文一公、庆二公都是追认的。 
      文一公、正三公有文字记载,也有墓葬可查。庆二公生死下落不明,仅有一座衣冠冢(长约2米,高宽各1.5米的青石堆),座落在原陈湖区政府的东北角。该碑比正三公的墓碑大得多,显然是后人所立。鹞石周氏,实际上是从正三公开始的。传到贤字辈才人丁兴旺,发家致富。庞大的周氏宗祠也是在这个时期(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造。在周潭及其周边地区,有二十一座贤字辈支祠,并都设有堂号。如贤一公祠堂名礼耕堂(下街头早期医院)、贤十公祠堂名诜羽堂(周潭粮站)、贤十三公祠堂名崇本堂(傅家嘴枫林小学)、贤十八公祠堂名尚义堂(在凤凰村西已拆除)、贤二十公祠堂名修义堂(原区政府)、贤二十一公祠堂名延庆堂(中期陈湖医院)等,其中以诜羽堂子孙繁衍最快,人口最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