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物理透镜及其成像汇编 一.选择题 1.(南京市)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2015·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3.(四川成都市B卷)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 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姜雪峰编制 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4.(济南市)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 5 A.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6.(2015·扬州)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 7.(2015·苏州)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8.(2015·衡阳)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
答案:b c 2.(四川乐山市)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__ _(选填“凹面镜”、“凹透镜”、“凸面镜”、“凸透镜”);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灯泡的作用是:__ 。 3.(2015江苏扬州,第17题)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面,应该利用 透镜矫正。 答案:凸 前 凹 4.(广州)手指投影灯玩 (1)在图中14标出物距以及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 (2)墙上的喜羊羊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该像相对于物是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 5.(2015·盐城)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 (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 (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17、凸 倒立 照相机 三、实验题
答案:(1)照相机(2)D(3)近视眼镜(4)将蜡烛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
2.(2015·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镜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答案(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左 缩小 照相机(3)远离 3.(2015·枣庄)小娟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4. (2015·福州)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cm. 答案:(1)11.5(2)高度 实(3)远视 5.(2015·常德)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3)应用(2)中描述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答案:(1)上 (2)10 (3)缩小 照相机 远离(4)调节光屏到某一位置,将光屏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都会变模糊,此时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答案 倒立 放大 在光屏原位置右侧距离凸透镜30cm左右的地方向左看
⑴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移动。 ⑵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③ 。 ⑶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 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⑷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 透镜,将光屏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答案(1)正立、放大的虚像 (2)靠近 远离 (3)远离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 答案(1)同一高度(2)倒立 上(3)缩小(4)< L0-2L 11.(2015·宜宾)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答案:(1)10(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紫(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12.(2015·上海)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10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①根据实验需要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 ②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 (b)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L像、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 答案:①像距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②物高与像高的比值等于物距与像距的比值③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距变化量△u大于像距变化量△v 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与物距的和(u+v)先变小后变大
2.(2015·岳阳)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3.(2015·孝感)(1)如图1,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4.(2015·淮安)(1)画出图甲中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5.(2015·德阳)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
6.(2015·泰州)(1)如图甲,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