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2016《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昵称30006143 2016-01-12

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备考已经开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初级会计职称,中华会计网校为大家分享了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梦想成真!

2016《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总结

现金的清查

如果账款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1.如为现金短缺:

(1)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

(2)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计入管理费用。

2.如为现金溢余:

(1)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

(2)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1.银行汇票存款

收款人可以将银行汇票背书转让给被背书人,银行汇票的背书转让以不超过出票金额的实际结算金额为准。

2.银行本票存款

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两个月。

3.信用卡存款

单位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账户转账存入,不得交存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的款项存入其账户。

4.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5.存出投资款:买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资金;(比较:存出保证金计入“其他应收款”,类似于押金)

6.外埠存款,是指企业为了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而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企业将款项汇往外地时,应填写汇款委托书,委托开户银行办理汇款。汇入地银行以汇款单位名义开立临时采购账户,该账户的存款不计利息,只付不收、付完清户,除了采购人员可从中提取少量现金外,一律采用转账结算

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企业应该设置“预付账款”科目,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直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关键用途是填资产负债表。

1.采用预付款方式购入物资,企业收到所购物资,按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

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2.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

借:预付账款(不足部分)

  贷:银行存款(不足部分)

3.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收回的多余款项)

  贷:预付账款 (收回的多余款项)

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

企业的各种应收款项,可能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而无法收回。这类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就是坏账。因坏账而遭受的损失为坏账损失。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直接转销法

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冲销应收款项,即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

2.备抵法

(1)按期估计坏账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待坏账实际发生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注: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1.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2.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3.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4.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都是损益类科目,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初始确认金额)

  应收股利(取得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或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投资收益(取得时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注: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交易费用不构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和出售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

1.企业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应做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

第一步:确认售价与前一次价格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第二步:结转初始确认金额与前一次价格的差额(即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到“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存货的内容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的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其主要作用是盛装、装潢产品或商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

存货成本

1.存货的采购成本(价+税+费)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存货的加工成本

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存货的其他成本

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4.存货的成本,实务中具体按以下原则确定:

(1)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2)自制的存货,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各项实际支出。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其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

5.下列费用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2)仓储费用,指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但工作量较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如下:

★(1)存货单位成本=总成本÷总数量

=[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2)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3)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

=总成本-月末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4)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5)优缺点

优点: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缺点: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4.移动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如下: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的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优缺点

优点: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缺点: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