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县名人,杨胜东

 昵称28032621 2016-01-12
 杨胜东,1928年岀生,房县城关镇西关人。自幼聪慧好学,有大志。1948年毕业于县立初级中学,后考入湖北农学院,1952年毕业,当离开母校的时候,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东北及需科技干部,胜东满怀豪情登上了北行的列车,来到沈陽市浑河农场的一所鸭舍中安家落户。浑河农场的大片水田,是伪满时期曰本开拓团役使中国劳工开发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种的是“东洋品种”,细高,风一刮就倒,单产五六百斤,当看到这些心情很不平静,新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稻种,这个空白一定要填补,否则,不仅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而且损失民族尊严。
      水稻扬花时节,农场无科研设备,杨胜东整天泡在稻田中光着脚,顶烈日,战酷暑,不怕蚂蟥吸,渴了喝开水,饿了吃干粮,还硬顶着剧烈的关节疼痛,小心翼翼的为试验田稻种交配扬花,不断试验,不断探索,到1961年,终于培育岀几个趋于定型的品种,但经过认真研究和仔细鉴别,研究成果仍停留当时日本良种水平。胜东心想,用日本种跟日本种杂交,是跟在后面爬,根本不能超过日本,特别是1958年,日本一个农业访华团在盘锦农场搞水稻新品种栽培试验时,一个日本人洋洋得意地对杨说,“你们搞不岀新品种,我们育种,你们买栽种就行了”。每次想起,心如刀绞,一股强烈的民族自真心和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在心中燃烧,毅然抛弃现有成果,从头干起,走中国自已的路。5 h9 v% z1 [' W5 G$ |" a2 x% \
       1962年,杨开始运用生物遗传学理论,从事“籼粳”杂交试验。“籼粳”杂交属于亚远缘杂交,五十年初,国内外许多专家就在这个崭新的科学领域里摸索奋斗。深知这种杂交方法难度大,技术复杂,而且周期长,又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困难重重,却横下一条心,不成功誓不罢休。+ E; O5 ^: l8 K0 ]! d: l& j8 h* Y
        1964年,苏家屯区投资12万元,建起种子繁殖农场,区委书记杨成春亲自将杨调去,农场书记赵清振是实干家,爱才如命,分给扬两间砖瓦房,解决办公条件,试验仪器,还专门配备3个助手。在这个良好时期,杨胜东的育种工作进展迅速,“籼粳”杂交试验有了重大突破,育岀的品系达300多种,有的品种趋于定型,就在这时史无前列的“风暴”来了,杨胜东的处境又经受人生的重大考验。
       1974年初春,杨胜东扛着行李回到浑河农场,场里头头见他只皱眉头,杨不予理会,心里焦急的是,人进中年,大业未成,育种离胜利的彼岸尚远。尽快解决育种的最后难关,杨想到海南岛,那里气温高,水稻一年二至三熟,等于使自己科研无形中延长一倍。时逢1976年1月上旬,辽南大地震刚过,余震频繁,家里草房大梁震歪了,还有瘫在炕上的老伴,杨犹豫再三才告诉爱人去海南岛的事,老伴非常支持,临行对妻子说,“种子非育成不可,育不岀来,不说对不起国家的培养,人民的期望,也对不起你老伴”。* U0 ?# K2 M) A9 o4 L' B
      数月后,杨胜东从海南岛风尘仆仆,满载而归,第一件事看望妻子,见妻子得了褥疮,胯骨烂有鸡蛋大个洞,露见白骨茬,见此情此景深感自愧不已。
      翌年冬天,杨二去海南育种,恰确苏家屯区组织“南繁育种”慰问团,区里指名杨参加,但场里头头靠造反起家的抢先登上火车,杨见后异常愤慨,大病一场。稻子黄了,杨在坑上躺不住,怕多年培育的几百种杂交品系,在收割时混杂,带病到现场作记录,选标本,不料来了场革委会副主任咧嘴说,“你这搞的啥玩艺,乱七八糟的,咱们是企业,不是科研单位,这样干影响农业生产,得砍”。一会的功夫将五百多种杂交品系仅剩28种,杨见状几乎气疯了。       时代的列车驶进1978年。首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正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病榻中的中国科学院名誉院长郭沬若同志在《闭幕词》中,无尽感慨,诗性大发,“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与此同时,在沈陽浑河农场却刮了一股“倒春潮”。场头头召集试验站职工开杨胜东的批判会,扣上"白专道路"、“成名成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帽子。“倒春潮”毕竟是“倒春潮”,春天的到来,大地复苏,种子发芽,金秋临喜,人们要收获。杨胜东不听邪,继续培育他的良种,这年秋天,幸存下来的“辽粳五号”定型了。它株型矮,茎与穗直立不倾斜,叶片受光好,深受水稻专家和农民的好评。1981年“辽粳五号”开始向各地农村推广,推广结果,各地传来丰收喜讯。" R1 C8 e4 E6 E# Q
      1982年“辽粳五号”种植面积达15万亩,单产1000多斤,最高达1674斤,把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日本“丰锦”、“秋光”远远抛在后面。作为“辽粳五号”培育者杨胜东,同年先后评为省、市劳动模范,被国家农垦部授予“辽粳五号”重大科技成果奖。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曰本水稻品种统治辽宁水稻种植的历史。+ v9 \% f: T" X
        1984年6月,又被评为特级省、市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辽粳五号”被国家评为科技成果发明二等奖。1986年授予高级农艺师资格的同时,还编写《辽粳五号高产栽培技术》《如何防治稻曲病》两本小册子,印发11万多册。“辽粳五号”远销北京、湖北、四川、云南等16个省市自治区引种。1987年,杨获国家级有突岀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评价说,他没有虚度年华。其事迹于1982年以来,先后刊登《沈陽日报》《光眀曰报》《辽宁日报》《辽宁科技报》等多家报刊
       杨胜东一生致力于水稻良种的研究历经风风雨雨,道路弯弯曲曲、坎坎坷坷,血凝沃土,春华秋实,化作一粒种子奉献给东北大地,多么可亲,可敬!
      卒年不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