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施工放线洞预留的原因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会有一种称为放线洞的洞口,它们的存在 为了将下层或者底层的坐标点引到上一层,使得该层的控制点与下层相同,便于内部墙体、门窗等结构布局的统一性。 在层数不高的多层建筑中则很少采用预留放线洞的方法进行控制点的控制,通常情况下采用外墙中心线吊线锥的方式引点。而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其层高往往达到50米甚至更高,采用线锥吊的方法会导致误差的积累,不利于有效的控制,但是允许每隔两三层从放线洞吊一次线锥,对比这两层控制线的误差。 二、 施工放线洞预留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洞预留在建筑物的两端,距外墙约1-3米,当然有的建筑物长宽比大于2的时候,会选择在中间补充一个点,以便于控制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减少误差或者修正误差。 三、 施工放线洞预留的大小 施工放线洞的预留一般有两种形状,一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另一种是圆形。方形的放线洞一般有两种规格,以板厚120mm为例:一种是单纯的为了放线引点用,洞口大小为100mm*100mm,上面的木盒尺寸为130mm*130mm*135mm(各个面的尺寸分别为100mm*120mm*2,130mm*120mm*2,130mm*130mm*1,此处考虑15mm模板板厚);另一种是兼做传料口(钢管、木方),洞口大小为300mm*300mm,上面木盒的尺寸为(280mm+350mm)*220mm,倒立的梯形。
(一)建筑造型与长宽比 不同的造型,放线洞的预留也不相同。 (1)长宽比小于2的方形或者工字型建筑,一般放线洞的位置在四个角,距外墙约3000mm,重庆南岸区同景国际N组团苏中建设的施工即采用该种施工放线洞的预留。
(二)建筑物内墙体是否影响通视 能否通视是检验放线洞的预留好坏的直接体现。一般情况下要求绝对的通视,即经纬仪(或者全站仪)的对点范围内无模板、钢筋、脚手架、安全网等的遮挡。然而,由于建筑物的不规则或者由于连体建筑的偏移,导致视线的一部分要穿过剪力墙柱筋或者连梁的加固模板,这在现实中是难以避免的,可以通过二次架设仪器消除影响。 (三)模板拼缝以及钢筋加密区的影响 1.模板拼缝在建筑平板铺贴中时经常出现的,模板的尺寸一般为915mm*1830mm(或者1220mm*2440mm,通常情况下现场使用的是前一种),以3000mm*3000mm的轴网为例,若放线洞(300mm*300mm)的预留位置为偏轴线1000mm, 则可能会出现以下一种影响放线洞点引到上一层的情况
2.钢筋加密区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两侧,有悬挑的阳台或者飘窗板的地方,若在该位置设置放线洞,且尺寸达到300mm*300mm,则需要每边放置两根直径14的三级钢,不利于成本控制。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 1.技术人员的知识以及经验 2.误差的允许范围 3.施工进度的要求 (欢迎参与右下角评论) |
|
来自: 昵称3013683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