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缺陷: 12 液化气炉灶(1)贯穿起居处所的厨房炉灶排气管上未设置集油器、下端未设置挡火闸; (2)未设置用于对贯穿起居处所的厨房炉灶排气管灭火的固定灭火装置; (3)液化气炉灶的输气软管老化,装设的液化气瓶炉灶无火焰熄灭自动关闭装置; (4)液化气瓶存放在厨房间内; (5)未装设用于紧固并能快速脱开的液化气瓶瓶箍。 13 火灾隐患(1)机舱分油机(油柜)下方油槽积存大量残油; (2)机舱间堆积可燃杂物; (3)氧气和乙炔气瓶存放在一起(同一处所),氧气瓶存放间与乙炔瓶存放间之间舱壁存在缝隙(孔); (4)船上未设置专用油漆间,且船上堆积有油漆桶; (5)主辅机、供油单元表面残油过多,舱底污油水或积油严重; (6)高温蒸汽管系裸露; (7)船上高温管系不得裸露。 14 结构防火(1)铺设于舱壁的隔热绝缘材料为非船检机构认可材料; (2)要求为A-0级以上要求的舱壁未用绝缘材料做耐火隔热处理; (3)应急发电机组(CO2间瓶组)下部部分甲板上未用甲板敷料做耐火分隔处理 (4)铺设于舱壁的绝缘材料其完整性、厚度、方式和绝缘节点的处理等布置情况与船检机构核准的设计图纸不一致,未能满足相应的耐火分隔等级要求; (5)铺设于舱壁绝缘材料局部缺损(脱落); (6)未用绝缘材料对舱壁扶强材做耐火包裹处理; (7)铺设于舱壁上耐火绝缘材料使用塑料碰钉固定,用于固定耐火绝缘材料的金属钉使用胶水固定; (8)设置于机舱棚舱壁上的速闭阀控制箱的舱壁开口,未用钢板做环围处理,并且未用绝缘材料做相应的耐火隔热处理; (9)贯穿于机舱棚舱壁上的速闭阀控制箱内的控制管(拉索)开孔未做耐火隔热处理; (10)设置于机舱棚(应急发电机间)舱壁上的配电箱(油柜等)背面部分舱壁未用绝缘材料作耐火隔热处理; (11)舱壁上存在缝隙、小洞,舱壁上贯穿口未用复板做密封处理; (12)贯穿A级舱壁(甲板)的电缆贯通件未用认可的耐火填料(使用橡皮泥)进行密封或堵塞处理; (13)未使用绝缘材料对贯穿机舱(应急发电机间)舱壁绝缘耐火层的管系做延伸包裹处理; (14)与机舱相通的与机舱相通的烟囱围壁上百叶窗开口处未设关闭装置,烟囱围壁上百叶窗盖板关闭后,未能达到适当气密,百叶窗关闭设置未能在烟囱围壁外操作; (15)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内大量使用易燃或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的装饰材料。 15 防火门(1)防火门上未安装自闭器,自闭器故障,被人为拆除; (2)使用外包铁皮的木质门(风雨密门)替代防火门,防火门为非船检机构认可的产品; (3)防火门耐火等级未能达到舱壁耐火的相应等级; (4)防火门把手缺失,门扇下部局部锈穿,门扇、门框变形严重; 16 脱险通道(1)未按检验规则要求设置机舱脱险通道; (2)未用钢质围壁对机舱脱险通道做连续的防火遮蔽,未按检验规则要求用绝缘材料对机舱脱险通道围壁做A-60级耐火分隔处理; (3)机舱脱险通道未延伸至机舱最低层; (4)机舱脱险通道与主、辅机排气管共用通道; (5)机舱脱险通道出口盖未能从内部开启; (6)机舱脱险通道环围内部(出口处围板)尺寸未按检验规则要求; (7)机舱脱险通道内钢梯固定点背面钢质围壁未做隔热处理; (8)机舱脱险通道围壁存在缝隙(孔); (9)机舱脱险通道内未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照明故障; (10)起居处所只有一条脱险通道,且内走廊至脱险通道门口长度超过7m; (11)起居所内梯道上未设扶手,梯道环围上留有缝隙(孔); (12)起居处所内起居处内走廊净宽度未能满足检验规则要求,梯道门道宽度小于梯道宽度。 17 紧急逃生呼吸器(1)紧急逃生呼吸器配备数量不足; (2)紧急逃生呼吸器未存放在《防火控制图》所指定的位置; (3)船上配备的紧急逃生呼吸器为非船检机构认可产品; (4)紧急逃生呼吸器气瓶压力不足; (5)船上未配备用于训练的紧急逃生呼吸器。 缺陷处理: 在船舶消防方面存在与船检检验责任有关的缺陷,往往是建造时存在的先天性缺陷,主要原因是船检机构在船舶建造时未认真履行建造检验的责任,在船舶安全检查中,可能会被海事部门追究相关责任,具体有如下缺陷: ①使用非船检机构认可的消防泵及其驱动设施、未按要求设置固定式应急消防泵、未按要求设置隔离阀、应急消防泵仅有主电源供电等缺陷。 ②二氧化碳灭化系统存在总管焊缝处漏气、使用老旧设备材料拼装、实际配备灭火剂数量未能满足检验规则要求,使用非船检机构认可产品等缺陷。 ③未按检验规则要求设置火警警报系统,未在规定的位置设置火警警报系统的手动按钮。 ④未按检验规则要求设置机舱脱险通道,未用钢质围壁对机舱脱险通道做连续的防火遮蔽,未按检验规则要求用绝缘材料对机舱脱险通道围壁做A-60级耐火分隔处理,机舱脱险通道未延伸至机舱最低层,脱险通道尺寸未满足检验规则要求。 ⑤起居处所只有一条脱险通道,且内走廊至脱险通道门口长度超过7M。 ⑥铺设于舱壁的绝缘材料其完整性、厚度、方式和绝缘节点的处理等布置情况与船检机构核准的设计图纸不一致,未能满足相应的耐火分隔等级要求,使用非船检机构认可的隔热绝缘材料做隔火分隔处理,隔热处理不完整。 ⑦通风导管未按检验规则的要求设置挡火闸耐火隔热处理。 ⑧未按检验规则要求设置固定式甲板泡沫系统。 如机舱、泵舱间、油路管系存在严重的滴、漏、冒现象和舱底污油水过多等火灾隐患,以及消防安全制度未落实,有可能会被海事部门作为违法行为查处,或对相关责任船员记分处理,或作为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存在的不符合缺陷处理。 对船员在消防设备进行实操检查,往往会结合船舶消防演习实操同时进行,如果被认定为未能熟悉使用设备、不熟悉操作程序,会被记分处理,并要求在开航前纠正。 在消防设备方面存在应责任船员未按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有效维护保养的缺陷,可能会作为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存在的不符合缺陷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