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梦工作,成为自己的导演

 alicezhou1969 2016-01-13



文 | 张维扬 简单心理咨询师

整理自简单心理微课堂016


梦是很值得研究的。当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相对发达的阶段,很多疑问都已经有了答案的时候,梦——这个每天都会在我们脑海中发生的“东西”,却一直都不被了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梦呢?梦是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呢?




梦的四个自我


梦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即:梦是自发性的,要记住梦是非常困难的。所谓梦的自发性,是指梦来自我们的内部,自发且自主。没有人能决定今天我要做一个怎样的梦。比如说,我很喜欢某个人,于是我决定今天就梦见TA,这很难。因为梦的自发性的存在,要记住梦是非常难的。为什么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了解梦的“四个自我”。


第一个,清醒的自我。即指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你有一个自主的意识,能够决定自己何时何地需要干什么。


第二个,作为梦的导演的自我。我们每个人的梦可能就像一部电影一样的。它有一定的情节,有一定的变化,也有演员。


第三个,作为梦境的体验者的自我。在梦境中你在吃什么,被什么东西追,和谁打架,都是作为体验者的这个自我。


第四个,梦的记忆者。即我刚刚说的,有的人说ta记得住梦,有的人说记不住,有的人说我记得,但仅仅是一个片段或印象。那么这些就是由梦的记忆者来决定的。




记梦的困难性


那么,记忆梦为什么困难?因为它发生了两层的转化。


第一层是主体转化,现在的你是清醒的看着这篇文章的你,是那个醒来后会说我今天做了什么梦的你。但是梦中的那个你是作为体验者的你,是梦中的“我”。大家都有这种体验,在梦中你可能比真实的你更老/更小,或者梦中的你是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甚至变成了异性。

我曾搜集到一个这样的梦,在梦中那个人被一个动物吃掉了,然后他自己就变成了那个动物。因为在梦中,你是个动物,所以当你醒来时,你是没有办法站在动物的角度去描述这个体验的。这种主体的转化,就是梦的第一层转化。


第二层转化是梦境从体验变成了语言。举个例子,即使在你清醒时,我给你吃一种味道怪异的水果,你也很难用语言精准地描述出它的味道。梦更是如此。即使你可以把体验很精准地用语言描述,你也无法传递这种体验。


正是由于这两层转化:主体的转化、从体验到语言的转化,导致了我们记梦是非常困难的。梦中有那么多的内容,有各种光怪陆离的这种现象和梦境,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入梦呢?




什么内容可以入梦?


首先,身体是可以入梦的。身体入梦分为外在的感觉和内在的状态。


外在的感觉:最常见的是你在梦境中听到的声音,如闹钟。早上你的闹钟响了,而你正在做梦,闹铃声通过对耳朵的刺激,出现在你的梦里。但它可能会以上课的铃声,教堂的钟声等形式来出现。另一种常见的是,你在睡觉时被什么东西压到了胸口,感觉很胸闷。在梦中的意象就是你被一个石头压住,或者被谁死死地抱住。就是说我们在做梦的时候,眼睛虽然闭上了,但触觉、体感、听觉嗅觉都还是打开的。


内在的状态:这在梦中也是常见的。比如晚上水喝多了,在梦境中可能就会去找厕所。或者晚上很饿,那在梦境中可能就梦到鸡腿。另一种被忽视的是,躯体的疾病也是可以入梦的。《黄帝内经》中有很多这样的描述:你身上的某个地方有病变了,你可能会做一些相应的梦。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很准确的捕捉这种潜在的征兆,对于你及时地去处理疾病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种入梦,就是心理的入梦,即一般人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这种入梦并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样。比如有人说我今天看了恐怖片,所以晚上做了恶梦;或者说我那天碰到谁谁谁,所以晚上梦到他。这种对梦的理解,是从“客体的角度”看梦,即我们认为梦境中出现的东西和情节,是用来反映外在遭遇的。


但实际上,梦境,是用你的外在遭遇,来表现你内在的、当下的、原本就有的心理内容。


你说你看了恐怖片,所以做了个很恐怖的恶梦。这两者有没有关系?肯定有。但是,你梦中再现这种恐怖片段,是为了表达原本就已经存在于你内在心理的恐惧的。如果你内在的心理没有某种恐惧,那么你看再多的恐怖片,也不会在梦境中出现恐怖的情形。实际情况是,你外在的遭遇,激活了你内在的恐惧,所以你的梦把你整个身心状态,包括你身体中被激活的那个部分,以意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梦




如何与梦工作?


如果大家认可这种说法,那么我们跟梦进行一个连接和工作就非常有必要的了。因为在你跟梦的连接中,可能你会发现一些身体的早期病变,或者你可以处理那些早期的心理创伤。而且梦是非常准确的,非常全面的。


在临床的咨询中,我经常感觉我听不太明白,或者无法理解来访者跟我说的很多东西。但在与梦工作了之后,我就能明白了。因为他的梦表达出来的信息,比他的意识语言所表达的更为准确和全面。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意识是非常狭窄的。而意识的狭窄,源自于我们注意力的不稳定。


注意力为什么不稳定?因为注意力会受到我们的欲望、身体状态、创伤等一系列东西的影响。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一个被蛇咬的人,他突然碰到一个绳子,他的注意力马上被这个绳子所占据,那他可能就忽略了其他的东西了。逛街时,一开始你可能每家店你都很仔细的看,但是当你饿了的时候,你可能就只关心哪里有餐馆。另外,有一些东西会激起我们的恐惧,我们也会下意识的回避它。所以无论怎样,所谓的那个“清醒的自我”,都会由于注意力的不稳定,而主观地扭曲了我们在意识层面所感知到的事件,呈现出一种不完全的状态。而梦的功能,正是它试图纠正、修复、提醒你的这种扭曲。


分析心理学的鼻祖荣格认为,梦的功能是补偿。梦中所承载的信息,一般来说是你的意识所忽略,或者说是扭曲的部分。那么,既然梦这么重要,跟梦连接也有很多好处,但我们的意识又很难理解我们的梦,那该怎么办?




建立起对梦的正确态度


首先,我们要在意识层面,建立起对梦的一个正确态度。


第一,我认为梦是来自存在的信使。很多人说梦来自于潜意识的,对此我部分同意。但我觉得,梦不仅仅来自你的潜意识。你的DNA,你的心跳,你遗传的一些东西,都不能称之为潜意识,但它们也会入梦。梦所来自的存在,是意识之外,生命之内的部分。梦是存在的信使,是存在给你发的一封信。


第二,梦是生命的一个导航系统。我们的意识被社会和外在环境植入了很多价值观,追求各种外显的东西。但这些也许并不是你真正想做的。而梦就试图给你激起这样一个导航。非常可惜的是,梦虽然每天都在给你孜孜不倦的导航,但它所使用的语言,却并不是你的母语。在你听不懂这种语言的情况下,你可能觉得这东西太吵了,我把它关了吧。所以有的人很排斥梦,觉得一夜无梦最好,梦对我的睡眠是一个干扰。


有科学家做过一个“睡梦剥夺”实验。他们给一群睡觉的人戴上脑电波监测。当这个人出现做梦的典型脑电图时,就把他叫醒。简单的说,就是让一个人睡觉,但不让他做梦。结果是,一周之内,这个人的植物神经就会紊乱,同时伴随着注意力无法集中,易怒等多种症状。这个实验说明了,无论你是否记住你的梦,你的这个梦都是在的,有用的。


无论大家是相信上帝造人说,还是相信进化论,梦在你的一生中都占了大概1/9时间的比重。如果是上帝说,那上帝不可能用这么高昂的时间成本去设计这样一个没有功能和用处的东西。进化论也是如此。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如果梦在进化中没有作用,那我们早就不做梦了。


第三,梦是你生命的守护神。梦有着大量的提醒,就比如说有的人他会做一些有预见性的梦,据我的了解,有些预见性的梦是非常惊人的。这个预见既包括外在的事情,也包括身体的一些变化。


作为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在一生中主要也以梦作为工作的素材。他有一个重要的来访者,获得1945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物理学家鲍利。鲍利说,梦是我一生的秘密实验室。




从感受入手,与梦工作


如果用我刚刚我所说的态度来去认识梦的话,我们就会对梦更为尊敬。这种尊敬首先体现在:不去做简单的解梦。意识是有偏差的,它会忽略、扭曲很多东西,你不可能用这个扭曲的意识来去所谓的解梦。想用意识去解梦这一个想法本身就是扭曲的,他反映了意识的狂妄。


所以,我一般不会说解梦,我将其称之为:梦的工作。那么,怎么跟梦进行工作呢?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感受入手。


我们在描述梦的时候,常常说它带有很多的情绪。有很多的人是直接从梦中的某种强烈情绪中醒来的,比如哭醒、笑醒、吓醒……那这个情绪是什么呢?情绪是你对外在环境的一种感受。所以梦代你表达出了你所表达不出来的感受。比如我们的工作、生活、感情都挺好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但心中总有隐隐的不安,觉得哪里不对劲,只是我们意识不到。那么在梦境中,你可能会被放在悬崖上,或者一个摇摇欲坠的梯子上。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安就变得非常合理了。




你通过梦感受到的这种不安,把你原来有的,但被意识所封锁的、表达不出来的情感表达出来了。当然,梦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表达情感,它是用情感来表达你自己。梦中出现的所每一样东西全部是你内在心理内容的显化。这就是对梦的一个“主体视角”。你要完全的去体会梦中的那个你的感受,把那个感受要调动出来,不要局限于在文字上,或者说在意识上去解这个梦。


另外,你还要体会梦中其他角色的感受,即:自居转化。比如说你梦到了一个人要杀你,或者一个鬼在追你。从主体层面来理解,那个要杀你的人和这个鬼都是你内在被激活的某个心理内容的显化。这时,你不但要去体会在梦中你被追时的那种恐惧,你还要体会,如果你是那个追杀你的人,是那只鬼,你会有什么感受。当你做这样感受的时候,你会收获很多信息,你的脑海中可能会冒出一些画面,促使你想起一些事情,而这些就是梦所承载的信息。


如果条件允许,你也可以寻找有经验的人来引导你跟自己的梦进行连接。所谓有经验的人就是说他不了解你的那些事,但他比较了解梦所使用的语言和语法(比如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人引导,我们就只能自己去连接。但首先你要放弃“解梦”,因为意识是解不了梦的。你的存在比你的意识要大得多,要明白得多。就像一个小孩无法理解大人的一些想法的一样。所以,当我们有一个梦的时候,我们先不要去用意识说这个梦在说明什么,或者到网上搜周公解梦。周公解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属于一种符号化解梦,梦到这代表什么,梦到那代表什么,它有着局限性。比如,两个人都梦到狗,但是作为一个养狗的人,和一个刚被狗咬过的人,梦到狗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


最后,愿大家都能亲近梦,开启这个你随身携带却不知道的宝藏。



作者张维扬

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

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

澳门城市大学分析心理学博士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成员



  • read more(点击题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