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大观
2016-01-12 17:25
国际第一艺术微刊 ·最受欢迎美学公号 传播: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雕塑·摄影·书法·插画·设计·文学·音乐 名称:《劲》 作者:吴秋明 尺寸:80x85cm 我觉得古代两宋时期的山水画,有一种早期人和山水相唱和的充沛元气,像圣歌一样。但此后元气不断消减,文人画实际上已经成为个人的一种生命符号,在吐露个人的一种情怀、一种趣味。而我的作品是要画出山水的生命感而不是文人的几笔戏墨。 名称:《龙源水库》 年份:2012年 我觉得和山水在一起,是一个基本态度。我不是在画山水这个题材,也不是在画山水的某个图式,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延展到山水之间。我是要画有温度、有热情、有灵魂的山水。我觉得只有在这种人与自己交融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那种泥土的气息。 名称:《那年的第一场雪》 所以绘画中的一切技法方法问题,只有在生命创造的实践中得到完善。绘画就是创造条件让生命灵魂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进行展开。 名称:《高原瑞雪》 我们今天讲现代,其实中国老祖宗一点都不“古代”,虽然美术史要分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但就生命个体的实践来讲,你把中国曾经的大师拿出来,他们作品的现代性极强,所以我觉得中国人真应该好好研究自己的传统。 名称:《大潮涌唱》 作者:吴秋明 尺寸:60x80cm 年份:2012年 传统的复兴肯定复兴在人的心里,变成一种生命的自觉,而不是学皮毛,学形式,像演戏一样。我们中国人容易这样,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一代人就变成这样了。 名称:《逸松吟》 作者:吴秋明 尺寸:80x60cm 年份:2012年 今天的艺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艺术本身已经被肢解了,变成大家都看不懂,也不愿意让大家看懂的样子。 名称:《耕海》 年份:2013年 我觉得我自己的工作可能是就是在这个时候,去努力找到和传统的连接点,接起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 吴秋明——“艺术思考” 名称:《绿海滩》 名称:《高原秋意》 名称:《春色满园》 作者:吴秋明 尺寸:140x180cm 年份:2015年 名称:《远处涛声》 名称:《涛声如歌》 名称:《金刚山意象》 名称:《赵家堡印象》 画家吴秋明 吴秋明 职业艺术家,1963年生于福建,师从罗会刚、张恳教授,得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冯法祀、戴泽、赵友萍、忻东旺、卫祖荫、邵晶坤等恩师深切指导。现为江西省美协会员,北京油画学会会员,中国意象油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交流院特聘画家,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 艺术简历 1997年 作品《苍桑的记忆》参加迎香港回归展。 1999年 作品《任重道元》参加迎澳门回归书展。 2001年 作品《祖屋》参加第一届“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获优秀奖,并被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收藏。 2002年 应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邀请,在台北举办五人油画联展。同年作品《高山流水》参加世界华人书画展并获成年组金奖。 3月作品《海风》参加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书画大展并荣获金奖。 5月作品《根》入围杭州西湖艺术节油画展。 10月应文化部社会文化司邀请,作品参加西欧五国巡展。 2003年 雕塑作品《九龙盛世》在江西省婺源县文化广场落成,并荣获福建省第二届石雕艺术节二等奖。 2004年—2005年 创作《水源头》《农家》《希望的田野》《海韵》《家乡山水》《紫色花轻》《英》《旧港》《丰收在望》《初春》等二十多幅作品,其中多幅作品被台湾和海外华侨收藏。 2006年 作品《待潮》《日记》《半边天》参加江西省第四届青年美展,作品《阳光》参加江西省第二届体育美展,作品《大海的歌》参加江西省2006年油画年展,作品《阳光》被南昌收藏家收藏,5月13日为南昌都市消费报周刊人物。 2007年 1月在江西举办海之梦油画个展。 同年作品发表于《快乐新干线》和其它多家刊物。作品《古城新貌》和《大海如歌》荣获全国美术教师油画展优秀奖。 2008-2011年 游学全国,采风写生、专注创作。 2012年 海西文化艺术交流展 厦门、台湾 2013年 2013第二届书画知识产权艺术周 北京中华世纪坛 2013年10月 参加福建省第一届八闽丹青双年展,并荣获金奖提名奖。 2014年1月 那山那海那地——吴秋明意象写实艺术巡展 北京 2014年8月 意象中的具象——吴秋明油画作品展 北京 2015年10月 参加辉煌的岁月中国油画提名展 北京 【 国际艺术大观 】 第609期 —— 意象中的具象:吴秋明油画作品欣赏 法律顾问单位: 北京市傲雪律师事务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