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艾中信:通往优雅与宏阔

 昵称2530266 2016-01-13


通往乌鲁木齐(油画) 1954年 艾中信


  近一年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典藏活化”系列展—— “江山多娇”“走向西部”两个主题展上,艾中信先生的大幅油画《通往乌鲁木齐》倍受观众关注。那宽银幕般的横向构图,展现了壮阔的原野、蓝天的自然之势和蓬勃的建设气象,正如韦启美先生曾评论过的:“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两张‘标志性的油画’ ,一张是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另一张就是《通往乌鲁木齐》,这两张油画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对艺术提出的要求的实现。《开国大典》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往乌鲁木齐》喻示着中国人民干起来了。《开国大典》从政治上说明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了, 《通往乌鲁木齐》说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开始了。它们反映了时代的精神,是当时人民群众对艺术的期望的实现。 ”


  对于韦启美先生对艾中信先生的评价,靳尚谊先生认为“讲得好,很概括,而且很深刻” 。“这代人教给我们的是欧洲的真正的传统,特别讲究品位和格调,这得益于这一辈人的文化修养,包括他们的思想修养。他的画,概括、生动、品位很高……”


  为什么艾中信先生的这幅画为众家评说,并认为是“这不仅仅是他对个人的超越,实在是当代中国风景画的巅峰(韦启美语) ” ,其原因在于艾中信在中国山水画方面的修养。他早年师从张书旂学花鸟,师从黄君璧学山水。传统艺术滋养了艾中信对油画更深刻的理解,他将对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董源《潇湘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的气韵,多视点流动的观察方式,以及主观造境的手法融汇到油画之中,其内涵的节奏变化与中国画讲求的气韵生动一脉相承,然而在境界上又突破传统文人山水画的小山小景,而呈现出金戈铁马的激越气势;同时又将中国建筑中宏阔的美学精神贯穿到作品意境的营建中。这使得作品从气质上、从艺术生命的本体实践着“油画民族化”的探索。这创新不仅仅是他对个人艺术的超越,也是中国油画风景和中国豪放诗境的融合,其中蕴涵的长卷山水气象是油画风景的一种形式突破,时至今日它更多地引发我们对“油画民族化”的本质思考。这种修养,是中国文人、士大夫、高士的气节,是诗人清逸与豪迈的情怀。这种情怀富于诗性的激情和浪漫,也折射出优雅的沉静和儒者的仁厚。而当这种文化生命体投射到教学和创作中时,便化育着学子和塑造着作品的精神。艾中信先生就是以其人格和艺术的品格完成了他作为艺术教育家和艺术家的人生使命。



踏雪(油画) 1987年 艾中信



雪里送炭(油画) 1947年 艾中信



枕戈达旦(油画) 1943年 艾中信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读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该系前身便是徐悲鸿主政的“中央大学”艺术系。那时,与艾中信先生当年同在“中央大学”艺术系的黄显之教授、秦宣夫教授、杨建侯教授等虽年事已高,但还在教学,秦宣夫教授时任系主任。我有幸常常听他们讲起“中央大学”时期师生的故事。我的导师蒋荪生更是娓娓道来,说起他的老师徐悲鸿先生、吴作人先生…… “中央大学”时期的艺术系汇聚了全国在西画、中国画方面的名师:傅抱石、陈之佛、黄君璧、张大千等都曾任教于此。它肇始于李瑞清创办的三江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祥地,中西方艺术的对话在这里自然形成了传统。艾中信1936年考入该系。可见,他从艺之初便在中西方交流的文化环境中。我最早了解艾中信先生不仅因为他的画作,还在于读了他的《徐悲鸿研究》一书;因为研究徐悲鸿,更深地理解了艾中信的艺术及其艺术思想的根源。


  在“中央大学” ,艾中信先生不仅濡染了中西方的双重传统,更直接受到徐悲鸿、吕斯百、吴作人等先生的教导,而徐悲鸿写实的油画风格和“艺为人生”的艺术主张更是奠定了他一生的绘画基础和人文情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艾中信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与革命奋战为题材的经典作品。1942年创作的《枕戈达旦》歌颂了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日夜战斗、不畏艰苦的精神。这幅作品历经坎坷幸存至今,原是艾中信受艾青《青纱帐》的启发产生的构图,徐悲鸿看到后亲自定题为《枕戈达旦》并鼓励艾中信按这个道路——即现实关怀的道路——画下去。1947年创作的《雪里送炭》以新中国成立前夕北平寒冬严重的煤炭短缺为题材,渗透着艾中信对苦痛的社会状况的同情与感慨。在徐悲鸿的带领下,他践行着艺为人生的创作道路,艾中信、吴作人、冯法祀、齐振杞等一批油画家构成了“徐悲鸿教育学派” ,也成为此一时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代表。



重建德累斯顿(油画) 1956年 艾中信



小院(油画) 1956年 艾中信



青串鱼(油画) 1942年 艾中信



威玛(油画) 1956年 艾中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政治导向和时代风潮影响,大型历史主题创作成为画坛创作的主要内容。尽管如此,集体创作和时代共性并没有取代艾中信的个人风格,而恰恰通过革命历史画中呈现出了独特面貌,这一时期成为艾中信艺术生涯中最璀璨兴旺的阶段。他创造性地使用了“全景式风景”的样式,被美术界称为“艾家样” ,这种集人物、场面与风景为一体的样式,壮阔宏大,展现出史诗般的风采。


  到了晚年,艾中信先生的油画风格更加文雅,意境也更加隽永。1987年的作品《踏雪》,表现的是他和夫人在天坛柏树林携手踏雪而行的场景,画面用色单纯,只有深绿和灰白两色,这幅作品画幅很小,却用一次春节早晨的实录象征了一对老年知识分子久经沧桑之后的安然消隐。这也是他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他的学生、著名油画家钟涵在谈到这幅作品时,把它誉为艾中信的“信念之作”“明志之作” 。


  作为油画家的艾中信,在“文革”期间由于不能自由绘画,一腔创作热情无处寄托,便拿起刻刀治印。他早年随傅抱石学习过篆刻,在欲画而不能的阴霾岁月里,艾中信勤奋治印如痴,十年里印存多达450余方。此次画集辑录了其中精品,由此得见艾中信抒遣悲情、寄托心绪的十年心路历程。方寸见丹心,刀痕即人生。在这刀与石的相互关系中,凸显出艺术的规律与人生境界,并在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文字与书法的意蕴中,体现了艾中信先生的创造力。


  艾中信先生的一生贯连着中国沧桑巨变的20世纪,其人生与艺术都与时代息息相关。2015年是艾中信先生诞辰100周年,值此百年之际,中国美术馆辑录其一生创作的油画、速写、印存精品成集,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历程的纪念与回顾,也是对他艺术成就的梳理与总结,同时也为当代艺术创作和美术史学研究提供了可资文本。


  《图画见闻志》有言: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艾中信先生谦和认真之风度,山水高洁之品格,与他笔下叙事如诗的油画创作相得益彰。他的家属艾民有、艾民知、艾民学向中国美术馆的慷慨捐赠延续了他的艺术生命,更传承了他的文人品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