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老炮儿”的自白【经纬系创始人曰】

 汕头能率 2016-01-13

简单介绍下这个栏目。首先这是“曰”(yue)不是“日”,开设这个栏目的主要目的在于经纬投资的很多公司创始人们,平时能文能武,除了能打硬战,也擅总结,并不吝分享。分享是经纬的一贯特色,希望喜欢这个公号的你们同样也能在这个栏目上获得想要的收获。


宝宝树自创立以来,一直站在了产品和商业模式新的最前端。母婴行业是一个需要关怀的行业,而宝宝树的创始人王怀南也认为有使命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宝宝树一直以来的法宝,以下是他的分享,Enjoy:


非常高兴能在这个场合跟母婴行业这么多新老朋友分享宝宝树在8年来这个行业中的来龙去脉和对未来的一些想法。


我自己把这次的演讲主题叫做《家的使命》。家对于我或者宝宝树来说有三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宝宝树创立的这个小小的公司;第二层含义是作为母婴从业者,今天到场的新老朋友们,无论我们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母婴都是我们的家,;第三层,无论是创业公司的小家,还是中等规模的家,我们都处在中国今天不断进步的社会,不断给我们希望的这个社会。所以我想讲讲母婴行业在这么一个大家里是什么样的想法和业态。

讲到宝宝树,今天是2016年的1月11,再过几个月,我们将要度过公司创始9周年的生日。讲个小故事,在我们想做宝宝树这件事情的第一个星期,我的合伙人问我,你觉得宝宝树这个事情会不会很快被别人干死,如果侥幸能够生存下来,咱们能够做多少年?你自己准备做多少年?我当时说这事真谈不好,宝宝树其实到今天为止,是我做的唯一一个创业公司,也是第一家创业公司,我说大概做个2、3年吧,我个人心中觉得这就算挺长的,我跟他说互联网企业什么时候赢不知道,但是什么时候输我们清晰知道。如果上完线之后没人用,咱们就把它当作一个公益事业,交给老百姓用就行。他说他不这么看,他觉得一家公司从零做到对行业或者对市场略有点改变,怎么着也要7、8年的时间。


我当时一听其实心里暗吃一惊,表面还是很和气,我说你说的挺多,让我想想。


我真的想了一晚上,我想的结论是,无论他说的对还是不对,只要这个事业我们去做,咱们就能做到最好。现在一晃,他说的7、8年已经经营了8、9年了,在这8、9年,甚至10年的长跑中,应对的危机中,无论我们是做线上的事业,还是做线下的事业,无论咱们做社区,做工具,做电商,做其它的一切一切,没有8、9年,没有10年,这事没戏。


我觉得得用那么多的时间,那样的奔跑,咱们才能做好三件事:第一件是做一个优秀的品牌,我觉得品牌特别关键,可信度是关键的;第二是做一个流量的入口,没有流量的母婴,我觉得是伪概念;第三是有一个持续可发展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非常难。到今天,宝宝树有些东西还在挣扎,但是我们的确做到了三点之中的一些点。今天拍着胸脯的话,我想说我们朝着我们的理想小小迈进了一步。


在上线前两天,我和我的团队写下了宝宝树的使命,这种使命是从来没有变过的事情。丛然一切都变过,团队人来人往,商业模式人来人往,我们从事的事业,从PC端基本迁移到了移动端,但宝宝树的理想没有变,那就是做建筑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但不拘泥于互联网的交流平台,让中国的年轻父母在分享和交流中培养健康、友爱、智慧、勇敢的下一代,培养宝宝树的一代。今天我觉得这仍然不过时。


说到我们做的一些东西,可以稍微聊聊的是活跃用户在1亿3到1亿5每个月的量级上,从量级的角度讲大致是对的。若干年前,我们奋力地从一个PC端的公司朝着移动互联网公司走,今天无论是宝宝树的孕育还是宝宝树的时光,其实我想我们都走在这个人群的前列。


电商,我们是后来者,后来者在一年内的时间内从零起步,从一个不被人认可的,可能有电商基因和情怀的公司,到今天基本被人认可,起码这帮人是认认真真在做电商,从0做到2.5亿流水,现在我们逐渐朝着生态发展,我们逐渐做了一家我们从8年耕耘来讲可能稍微被认可的公司。我自己拍胸脯的事情今天下午就说到这为止了。

但其实我在想,真的针对宝宝树的初心,就是我们的理想,今天在8、9年时间来看,似乎非常遥远。我这PPT准备了一轮,后来我说这不行,咱们别讲宝宝树做了什么成就,我们讲讲我们做了8、9年,这个行业距离我们的初心、理想还有多远。


先说工具,从工具做到社区是宝宝树的看家本领,但今天母婴的工具是如此简陋,难用,不精准。我讲两个小例子,母婴工具可能从移动端慢慢迁移到智能硬件端,今天在智能硬件端坦率的讲,宝宝树是一事无成的,我们做过尝试,我们做过智能手表,做智能手表的时间挺长,尝试之后是小小的失败,今天我也不认为我们做好了这样一个入口,而这样的入口确实来了,无论从健康的角度,还是从医学的角度。


第二个讲讲我们曾经想在孕养期到新生儿阶段,特别想给爸爸妈妈们提供简单、方便、安全、整洁的打车环境。到医院去做产检,每一次到医院接新生儿回来,我们跟几乎中国所有的打车软件公司进行过切磋,有时候做过浅浅的合作,但最后没有做出格局。所以今天如果你是一个孕妇,刚才讲到大数据,你的标签是不被任何的地方认可的,宝宝树的孕妇也没有标签传输到任何打车软件公司,所以我们今天就医也好,看病也好,仍然是跟8年前同样的状态。


再讲讲内容,宝宝树也是一个由内容——无论是UGC,还是PGC建成的公司。我们的育儿知识相当一部分是员工编辑的,有一部分是来自专家的,很大一部分是用户人群里面所谓的达人。但是这些内容缺乏技术上和知识上的更新,缺乏形式上的更新,缺乏架构和系统感。育儿的问题,我们算算大概在2000、3000万个问题上就穷解了,但今天你到宝宝树或者任何一家公司做一个育儿问答,你会发现育儿问题是没有架构的。也就是说我问到6000万个问题的时候,我仍然得不到一个所谓最大育儿网站最优秀的、整理8年甚至10年的有架构,结合了专家,结合了达人,结合了用户真实反馈的东西,今天我深深的觉得这事情很惭愧。


形式,85后,90后,这些妈妈们意识到文字作为主要交流形式是不够的,他们喜欢的是什么呢?喜闻乐见的形式是绘画、绘本、图片、短视频、长视频、专家的声音和显而易见、深入浅出的表达者,包括今天在座的所有人群,我们并没有做好内容的表达形式。我们有多少好的短视频今天在生产着,这东西需要钱,这东西没法往上卖广告,这是我们做的不好的地方。


讲社区,从工具进展到社区,宝宝树的确找到了一个连接陌生人的桥梁,这些陌生人,这些妈妈们,在之前通过微信就够了。在怀孕和新生儿的时间段内,因为她们的孩子们有共同的属性,因为她们对这个人群有共同的担心,她们结成了陌生人同样的担心、同样的兴趣,带来了社区,但这个社区我们并没有运营好。宝宝树经营社区主要从-2,主要是-1,1,2,3岁,然后你会觉在3岁以后,会非常迅速的流失掉,我们没有抓住幼儿园一直到K阶段的很多用户新生的需求。我看行业,这事也使我非常担心,我看到我们有的竞争对手也好,友商也好,把有的用户需要的一些擦边内容,当作主流的运营内容,把那些内容当作主推母婴人群的内容。你做那些东西的时候也许能带来流量,但是流量一下就丧失了,同时你丧失了作为一个主流母婴媒体的话语权。如果你这么做,为什么不做一个更年轻的,更时尚的非母婴的东西呢?为什么要在母婴的群体里做这么一件游戏,而且这游戏是血本无归的。


电商,我说过电商这件事我们是后来者,做电商的决定是在2014年的7、8月,我想了一个月的时间,后来我们决定做。不仅仅是因为电商在今天有商业机会,更是认为中国的社区用户们没有一个放心、安心、简便、简捷、懂你的渠道去购买母婴的产品,消费母婴的服务。所以基于两种形态,我们进入这个领域。但进入以后我们发觉,我们不得不像所有公司一样大幅度的融资,进行大幅度的促销。但是结果是我们并没有改变这样的现状,无论是在中国人出口的哪个港岸,都看到这样的现象,他们不相信中国的产品,他们不相信在中国生产的外国产品,他们也不太相信由第三方带进来的海淘产品,他们相信自己背回来的奶,这是中国人育儿的一个悲剧。这个现象在我们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是没有的,但却在8年之内愈演愈烈。所以我们电商也让我有非常大担心。

还有教育。到了今天,中国教育现状比我们进入这个行业的八年前只有更坏没有改善。线上下的教育在PK,幼教的阶段并没有打通,家庭和课堂没有打通,PK和K12阶段没有打通。在非常严重的雾霾天,很多人仍然把孩子关在家里,即便不能去上学,也在复习着作业。


谈谈健康。去中国任何甲级医院的儿科,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外地的二、三、四、五线城市的爸爸妈妈们,因为担心焦虑,坐7、8个小时的车甚至更长时间到了北京,跑到儿童医院,排若干个小时的队,然后被告知这些票已经被黄牛买去了,第二天再来,侥幸排上队,医生专家说,你这个病根本不用来北京,整个就诊时间可能是5到10分钟。今天中国的医疗资源如此不平衡,使我们今天自己感到深深的担心。


说了这些担忧,我们作为一家做了8年多的公司,肯定尽了一份努力,但这努力成果还不够,今后我们说“家的使命”,不只想说宝宝树的使命,而是想说我们作为母婴行业的一家人,一起去改变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才能使我们的孩子们有更好的成长空间。


最后说一点资本。最近一年花在融资的时间挺多的,这是我自己非常讨厌的一件事。在融资过程中,我屡屡被各种各样投资人问很多问题,在8年前,我的投资人说,你为什么不去做电商?你们这帮人不是只会做电商吗?我说那时候红孩子非常火,咱也不敢碰它,我说我们老老实实做社区吧。他说不行,我真不相信你们能做社区。到了去年,他说你们为什么不去做电商呢,做电商才是真正的母婴行业的一条必由之路,我说我们正打算做电商,但是另一位说你们做不了电商,你们只有社区的基因。但现在我们把电商做下来了。所以我觉得资本左右着今天的很多创业,我们一方面和跟他们抗争着,一方面也在投入一部分精力。但是我的确觉得作为一个8年的企业,我们有责任把宝宝树核心的需求呵护好,满足好。

最近的一部电影《老炮儿》让我挺有感触,我自己是大院里长大的,钱带来了很多的事情,包括带来了资源,也带来了人。曾几何时,母婴这个角落是不太被资本待见的,8年前宝宝树创建的时候,第一次融资是我们自己掏了几十万美金,后来第一次融资是100万美金,那时候我们高兴得不得了,心想这么多钱得花多久啊!结果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就花光了。今天不一样了,今天我们不说1000万,都觉得这掉底。

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在这样一个可能被资本左右的环境中,我们最后是谁跑赢了?是资本跑赢了?还是中国的老百姓跟母婴人群跑赢了?这区别是非常大的。所以作为一个创业的老炮儿,无论我们今天是被人认为成功还是不成功,无论我们今天有危机还是没危机,无论我们是否能成功的从PC端走向移动端,再从移动端走向智能硬件端,这场战争是咱们共同的战争,这场战争做了8年了,我还看不到头,我想再有9、10年,说不定会有些新的气象。

讲讲宝宝树的未来。世界上有两种生意,一种生意是满足所有人群的某项需求,比如滴滴打车、购物、搜索、邮箱;第二种商业模式是满足某一类人的所有需求。宝宝树想构建的是第二种商业模式,是在宝宝树的垂直的负2(岁)到6(岁),进而到12(岁)的母婴人群里,从工具进到社区,依托广告先生存下来,并且希望活的很好,事实上我们活的也不错。然后从这,通过构建优秀的内容,把自己在社区里的地位牢牢巩固,同时从电商或者叫社会化电商,切入到大健康,切入到教育。


我们期望在2016年年底,宝宝树的两个APP,宝宝树孕育和宝宝树时光,将会进入千万量级,也就是进入中国主流的入口量级。我觉得这事能做到,有80%到90%的信心。


今年我们会重点打磨优秀的内容,新建了内容事业部,只要妈妈们喜闻乐见的,只要85后和90后的妈妈喜闻乐见的,我们都会做。


电商,大家说了一千遍一万遍了,电商如果不是社会化的,它怎么能叫电商呢?电商如果不是俱乐部的,俱乐部还有自己的一些品牌,它怎么叫电商呢?电商如果只卖货,不卖服务,服务不仅可以是旅游服务,也可以是医疗服务,可以是保险服务,它如何能称电商呢?


2016年一定是传统电商模式的终结,是那些价格战争的终结,是所谓做了16年、曾经辉煌也的确改变了中国形势的传统电商的终结。我们将进入的是大数据精准的社会化媒体的有内容的电商,那是我们电商的2.0。电商我们是后来者,我们这个后来者在一年的时间内从零起步,从一个不被人认可的,可能有电商基因和情怀的公司,到今天基本被人认可,起码这帮人是认认真真在做电商,从0做到2.5亿流水。现在我们逐渐朝着生态发展,逐渐做了一家从八年耕耘来讲可能稍微被认可的公司。


大健康,健康这个领域对宝宝树是比较新的,但已经牢牢打在我们的印记上。无论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无论是第三方还是用户,都把宝宝树定位成一家准健康和大健康的企业。我们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们从第一时间出生的时刻,都会带着一个健康档案,也就是基因报告。我希望这个基因报告指出来的是宝宝们未来遗传上的病症可能性,这样可以启发我们的父母去关注,去预防,去治疗。我也希望这里带着基因的组合变量给父母们提供孩子们从第一分钟起就有的一些能力的培养建议,你会知道你的孩子在大数据上,在空间思维上,在颜色的敏感度上,是有些先机的,别输在基因的起跑线上。


最后讲教育,没有教育不成宝宝树。宝宝树的理想是培养健康、友爱、勇敢的下一代,我们甚至希望这一代能叫宝树一代。我们一定会在今年的第一个季度进入教育行业,这意味着打通线上下,打通教室和课堂。宝宝树的母婴室,我希望它是个公益性的项目,它会承载千家万户,像购物中心等等地方,你可以走进一个安静安全的地方去进行母乳喂养。关于宝宝树成长天地,我们希望灵活的早教这件事不再那么遥远,尤其很多人可能做非常繁重的创业和事业,我希望在你那天10点钟回家的时候,不用担心你的宝宝3点就得被接回来,而今天正好父母生病。这个时候我希望有一家中心叫宝宝树,它一直开着,到晚上10点。


最后谢谢邀请我来参加这个盛会,这是咱们母婴界作为一个家、作为一个行业第一次有这样的大会,谢谢你。第二是谢谢所有在座的朋友,无论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让自己所在的行业不输给中国其它任何行业。

无论我们今天迈过第一个八年,还是将来迈进的第二个八年,甚至十年,我们能够不辜负我们的初心,真正改变我们的方方面面,或者为它做出相当努力的成分。创业到八年,你会有一种“老炮儿”心态,做到极致的心态,我希望咱们用这种心态,在这个起发点,在2016年的这个日子再出发,一起把这行业做大、做好、做强,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自宝宝树(ID:babytreemika)


也许你还想看:

忘掉你该忘掉的,记住你该记住的——我们说的是逆市融资法则

一个媒体人,如何靠内容在资本寒冬拿到近亿元B轮融资?

为什么比起安逸,我们更应该选择焦虑?

搞定1亿美金融资后,我复盘出的七条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