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穴疗法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耳朵及其附近的穴位进行刺激,来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简便易行,而且疗效可靠。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耳穴疗法。 穴位:取双侧耳穴,包括咽喉(这是主穴)、肺(如有声音嘶哑症状,肺穴便是主穴)、心(如有痛苦、吞咽困难等,心穴就是主穴)、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枕。 方法:每穴用火柴棒头压2分钟,其中主穴压4分钟(在压完全耳之后,将主穴再压一遍)。压完一耳,再压另一耳,每天压1次,以1个月为1疗程。 穴位:取双侧平喘穴(此穴为主穴,镇咳平喘作用强)、肾上腺、枕穴(上述两穴有消炎作用)、咽喉、肺穴(上述两穴是咳源,可止咳)、神门穴(此穴镇静作用好,是备用穴,如若咳嗽而且痰多,可以免用此穴,干咳无痰则宜用此穴)。 方法:每穴各压2~3分钟,主穴可以重复压一次,使两耳红胀发烧,越持久越有作用。用火柴棒压耳穴,一天压一次,可以迅速止咳,严重者可以早晚各压一次,按压两周。 穴位:取双侧耳穴相应部位(膝病取膝,手病取手,取准十分重要,可用压痛取穴,即哪里最痛就向哪里压),神门、肾上腺、内分泌(这三个穴位,乃是一组消炎、镇痛穴位,缺一不可)、枕(有抗风湿作用)。备用穴位:肾(肾主骨,兼有强壮作用)、肝(肝主筋,有调和气血作用)。 方法:可先用前面的组穴,如压一个疗程,效果欠佳,便可加上备用穴位。每天压1次,以1个月为1疗程,严重者要用2~3个疗程。 配合手法:左膝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在右臂手肘相对应部位指压,右膝同理,每次指压6~7分钟;右手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在左脚相对应的部位指压,左手同理,每次指压6~7分钟,可与耳压相配合进行。 穴位:取双侧耳穴心点、小肠点、升压点,用火柴棒按压。 方法:在以上三点各按压3分钟。心点是为了调血,小肠经与心经是互为表里关系的经络,二者经脉相联,气血相通,所以这里也要取小肠点。再加上升压点提升血压,治疗低血压自然有效果。 穴位:取双侧内耳、外耳(此两穴为主穴)、肾(肾开窍于耳,故此穴重要)、枕、肾上腺、神门、内分泌。 方法:每穴用火柴棒压2~3分钟,其中内耳、肾两穴可压4~5分钟。内耳与外耳两穴,以压痛取准,即哪里最痛、最敏感,就向哪里去压。每天压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穴位:取双侧耳穴的降压点(这是主穴)、交感、神门、心、小肠、肾上腺、枕。 方法:每穴压2~3分钟,其中降压点可压4~5分钟,1个月为1个疗程,亦可长期坚持按压。 配合捏脊疗法:高血压患者“捏脊”,宜从上向下捏,患者俯卧位,施术者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颈项发际处起,沿脊椎中线向下捏,将皮肉捏起即放下,一直捏到尾椎骨止。1天捏1次,1次捏5遍(从上向下),以脊椎皮肤有轻度潮红为有效(配合耳压法)。同时可取双合谷配双太冲穴,每穴指压6~8分钟,以有较强酸胀感为佳。 穴位:取双侧耳穴中的肾、胰胆(此两穴是主穴)、膀胱、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脑点(如有小便失禁、遗尿症状,皮质下与脑点可以重压一遍,压4分钟)、枕、眼(如无眼病并发症,可不取眼穴)。 方法:以上诸穴,除重点之外,各压2分钟,每天压1次。 配合捏脊疗法:患者取俯卧位,施术者双手食指与拇指并拢,自下而上捏,沿脊柱中线,捏起即放下,一直捏到颈项发际处,1天捏1次,1次捏5遍(从下向上),配合耳压进行。 在生活中,通过耳穴按压、按摩,可有效缓解病痛、减少用药,各位不妨尝试一下。 来源:《健康指南》2015年第2期[自我保健]第26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