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脑洞大开,还是“分享经济”?又一地产商进军教育领域,按小时租赁教室能火吗?

 Purefact 2016-01-13


-------------?-----------

说到“分享经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Uber(优步)和Airbnb,前者正在改写出租车领域的业态,后者则在颠覆旅游住宿行业。


分享经济这个名词看上去挺新潮,其实说穿了,就是把自己暂时不用的资源借给正好需要使用它的人,让资源获得充分利用。那么,分享经济和教育结合在一起,可能发生什么?


按照小时出租教室?


昨天,“中国共享教育空间发展论坛”在上海中心举行。其间,易居中国宣布推出“时钟教室”,也就是像时租酒店一样,按小时出租教室。


背后的逻辑是:为了迎合家长“就近入读”的需要,很多培训机构不得不遍布全市设教学点。一方面场地占用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很多教室大量时间是空置的。因此,完全可以把适合做培训的场地资源打通,需要的机构或老师按小时租赁。


这个”空间分时租赁“的逻辑和分享经济的逻辑是有一致性的,因此,易居中国董事长主席兼总监周忻称之为“教育分享”。


有人担心,“时钟教室”出现后,培训机构或自由教师租教室更方便了,这会不会把更多的孩子拖回到补习班里,助长应试培训之风?还有人担心,“时钟教室”如何来判断合作机构的合法性,从而规避风险。


对此,相关负责人强调,“时钟教室”只提供教室,不提供老师和学生,说通俗点,它就是一个“卖教室”的业务,其他的事情他们也无法控制。


周忻说:“这就是简单的商业模式,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因为这件事,能不能改变教育机构的一些模式?如果可以,它就有发展前途,我们就可以往前冲,不可以,我们就退回去重新思考。”

实行下来怎么样?


据介绍,2015年下半年,“时钟教室”已经开始运营。“时钟教室”拥有大小不同、功能多样的教室配置,覆盖课程辅导、兴趣教学、学习沙龙、企业培训等多方面使用需求。目前,“时钟教室”在上海徐汇、浦东、闸北、普陀、闵行五家中心门店已成熟运营,拥有200余间教室,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


过去半年的教室需求状况也和培训机构的客流量非常吻合:周末时段最受欢迎,培训对象多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一般一个教室大概租7个小时左右。在一些非高峰时段,他们希望将“租教室”业务拓展至老年教育领域。


租金方面,“时钟教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小时房”的价钱是这个教室可容纳学生的数量乘上培训课程每人每小时的市场价,再乘以10%。


相关负责人陈国盛说:“现在的培训课程基本上是每人80-100元,若一个老师收了10个学生,就是1000块收入,那么你拿出100块钱给我,我给你做服务,不仅提供场地,还有保安保洁的服务。”


业内人士看“时钟教室”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时钟教室”这个模式虽然是打造一个教学区,但有点像现在的创业空间。


比如说,创业空间所做的就是租一个地方打造成创业办公环境,各种小公司进行租用,不管是会议室还是办公区都可以租用。实际上,从成本来说比小公司自己租地方自己装修更加节约。


“时钟教室”的模式也是这样。老师不需要通过任何资源,就可以找到很好的教室,”时钟教室“也不需要培训老师、制定教材、招生什么的,他只要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老师和学生自然就会到那儿去。所以我觉得这个模式感觉上是行得通的,是可以尝试的,当然是需要一个时间,一个过程,一个阶段的。


比如说如何配置,怎么符合老师、机构的需求,和机构品牌如何合作,以及到最后教学区对学生家长的服务到底由谁来完成等等,这些是需要琢磨和磨合的,但是方向是对的。任何商业模式都可以尝试,既使不成功也可以给社会提供经验和价值。

唐盛昌

(原上海中学校长,现星河湾国际学校校监)


我认为跨界应该是在资本、技术、教育这三个里面跨界。从现在看到的很多跨界项目当中,发起引导的、牵头的,往往是资本。这次“时钟教室”正好又是这样一种模式:房地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资本在出力,另外还有两个基金——很明显是资本牵头。技术可能是蕴含在里面的,所以这样一种跨界实际上是以资本牵头,资本促动教育的这么一种跨界。


如果我们探讨,由于资本力量跨入之后,教育会产生什么变化?太多了。就像我们身边的,比如说滴滴打车出现之后,整个原来出租车行业的格局被打破了。再比如说我们身边的支付宝、网上的信用卡。


但是想象一下,引起出租车行业变革的是不是出租车行业本身?不是,是金融。所以,跨界的资本往往会带来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潮流,会对这个行业带来非常重大的改变。


现在,教育界已经出现了新行当——已经有个别老师就做家教,这样就可能出现教育主体的新模式。而“时钟教室”对这样的空间变化,对这样的一种方式的变化,对这样一种主体的变化都能提供支撑。


但是创新必然意味着冲突、碰撞、一连串的创新。就像滴滴打车对传统的打车提出了挑战,互联网金融对传统的金融提出了挑战,“时钟教室”我感觉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包括对原有的、一连串的、各种各样的规范、规章制度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到了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时间节点,当它的力量已经不是一两个老师,而是成千上万的老师的时候,很多问题就会出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早作考虑,早早想好对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