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误诊的“甲状腺结节”

 yajunyouxi 2016-01-13



作者:王振华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超声科

审稿专家:孙晓峰 建议:今后投稿,提供的病例图片尽量采用高清图片不要用手机拍照

编辑:彼岸·蒹葭如雪 来源:超声俱乐部

患者 男 37岁 体检发现甲状腺左叶结节,收治入院术前甲状腺、颈部淋巴结检查。

图1 横切面(左)和纵切面(右)均显示甲状腺左叶上极后方,不均质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有环形低回声,中心部分回声稍强


图2 纵切面测量该结节大小约7mmx7mm

图3 纵切面显示结节与后方食管壁连续,探头加压后(左)和探头无加压时(右),结节形态稍有改变

图4 CDFI显示该结节内部及周边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后方不均质回声结节(考虑 咽食管憩室)
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咽食管憩室
讨论

咽食管憩室又称Zenker憩室,发病率仅为0.01~0.11%。形成原因是咽下缩肌与环咽肌之间存在一薄弱三角区域,即解剖学上的Kiliman缺陷区,食管壁通过此相对薄弱区膨出造成。Kiliman缺陷区位于后中线两侧,左侧较右侧更薄弱,故咽食管憩室多发生于左侧。


归纳咽食管憩室的高频超声表现有以下几点:1.甲状腺后方不均质回声结节,周边有食管壁低回声晕,并与后方食管延续。2.当憩室内有食物残渣时,可表现为片状强回声,后方可伴有声影或“彗星尾” 征。3.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或探头局部施压后,部分病灶形态及内部回声可发生改变。4.患者引水后对照观察,病灶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可发生变化。


超声凭借其诊断信息量大、无创、无辐射、便捷而广泛应用于浅表器官疾病的筛查。因该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和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以往多被漏诊或误诊。比如咽食管憩室紧邻甲状腺组织,常误诊为甲状腺病变。复习文献发现,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诊断:1.仔细观察咽食管憩室病灶与后方食管存在延续关系。2.通过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多数患者憩室与甲状腺之间有相对运动。3以及嘱咐患者饮水后,随着液体进入憩室内,结节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可发生改变。


超声检查发现紧贴甲状腺后方出现不均质回声结节,与食管相延续时应考虑咽食管憩室的可能,通过其声像图表现和饮水后对照可与甲状腺病变鉴别诊断。当与甲状腺病变鉴别困难时,可进行食管X线钡餐造影明确诊断。


欢迎投稿ulsclub@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