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渭】历史与文化并存的城市

 书虫儿76 2016-01-13




通渭

中国书画之乡
大美通渭
通渭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西南,北控长城,南通渭水,四面群山环抱,地势开阔坦荡;县城背枕笔架山,前挹南屏山,牛谷河三面萦绕,脉络疏密有致。地扼陇右交通要冲,是川、陕通往河西、西域的重要门径。


就是这样一片土地,从古至今始终洋溢着她独特的韵味、养育着一代又一代辛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磨砺着一代又一代通渭人民的意志,使他们都具有了通渭人特有的“通渭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就是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才俊,孕育了各种别具风姿的通渭文化,逐渐形成了各种独具通渭特色的饮食......它们是通渭的精髓、是通渭的魂。



人物故事

在通渭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无数的才俊英雄,


秦嘉,字士会,东汉著名诗人。 汉阳郡平襄县(今通渭县什川乡大湾村)秦家坪人。他聪敏博学,善作诗文。汉桓帝时期(147年—167年),秦嘉被辟为陇西郡掾史,后任上计吏,赴京洛阳上计,被朝廷留任黄门郎。不久病故。徐 淑,东汉著名女诗人,秦嘉之妻。汉阳郡平襄县(今通渭县榜罗镇桃园村)徐家窑人。她生性聪慧,文思敏捷,且刻苦好学。婚后与秦嘉同住郡治,后回家养病。秦嘉去世后,她悲痛过度,不久亦溘然长逝。秦嘉和徐淑少小皆孤苦好学,而且都才华出众,他们都深谙耕读事理,颇受乡人称赞。婚后二人同住郡所,但由于徐淑体弱多病,她怕丈夫“内顾旷职”,便主动回家调养。新婚分离,秦嘉不胜思念,即写四言诗一首,以表他“寂寂独居,寥寥空室”的孤寂之情。恰在此时,他又奉命赴京上计,别离之情更难抑止。于是起程前写了《与妻书》表明他身不由已,只有“随俗顺时”,“趋走风尘”,并派人持书前往,欲接妻回郡相会。徐淑接到信后,归心似箭,无赖疾病未愈,不能如愿。只好写了《答夫诗》,诗中不仅以“仲尼执鞭”的典故鼓励丈夫竭力公务,而且表明自己“心愿东还,迫疾未宜”的抱憾心情。诗中写道:“谁谓宋远,企予望之。室迩人远,我劳如何?深谷透逶迤,而君是涉;高山严严,而君是越;斯亦叹难矣。”将极度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身非形影,何得动而辄俱?体非比目,何得同而不离?”她劝慰丈夫不要为暂时的离别而伤悲,放心地去异地工作。秦嘉接到信后,感慨万分,随即又写诗赠物,一同寄回。


秦嘉和徐淑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夫妻诗人”,近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评价二人的诗作:“絮叨衷情,如同对晤,明白如话,真实动人。”明代通渭知县、四川举人张二南曾怀着钦佩之情,写成《平襄怀古》诗一首,其中“当年双鸳鸯,诗文俱秀发”、“夫才共行芳,妇德与才埒”等句,便是对这对夫妻诗人最恰切的评价


在通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本籍人物,他先后做过四川雅安、隆昌、彰明三县的知县,资州直肃州知州、宁远知府,后又升任四川按察史使等职,这个人就是被后人称为“牛青天”的巴蜀名臣牛树梅。


在通渭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无数的才俊英雄,除了东汉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四川按察使“牛青天” 牛树梅外,还有明代工部尚书赵荣、开封知府王瓒、清代四川威远知县李南晖、革命将领邢肇棠、抗日女青年邢华、陇右革命游击战领导人毛得功、乃至当代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科院院士姚檀栋等,他们或文学垂史,或政绩昭彰,或生死报国,或科研名世,在通渭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色彩。






通渭文化

通渭地处陇中,地瘠民贫,十年九旱,十年九旱,地瘠民贫,曾以“苦甲天下”闻名。然而偏偏就这行个是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中出来的人却个个心灵手巧,大多能书善画,这里的书画艺术氛围之浓厚,广为人们关注和惊叹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心灵手巧、能书善画的艺术人才。这里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广为人们谈论,备受外界关注。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到这里采风时曾说:“通渭人独以书画艺术显示着他们精神的高贵。”

书画之乡


如今的通渭书画艺术不只拘泥于精神上的满足,更在浓浓的美学氛围中激发出了新的创作活力,形成了吸引各地名家不断前来交流探讨的大好局面。演绎到今天,“家中无字画就不是通渭人” 就有了“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说法。家家有字画、人人钟情书画已是通渭人家的一大人文景观,渭人正在以他们朴实的光华书画着通渭朴实的书风和生动的画笔描绘着这块古老土地的新名片——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通渭社火


在通渭,也流传通渭古时的节日庆祝的最广泛的活动——社火,社火是民间为庆贺春节而集体举行的一种具有综合性艺术特征的游艺活动。多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活动,形式以“地摊”为主,也有极少数搭台演出的。在通渭,这种活动各乡镇不尽相同,但基本都以高台、高跷、腊花舞、花篮舞、跑纸马、跑旱船、舞狮子及地摊小曲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火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式上出现了龙灯、彩车、方阵、平台、乐舞等,内容上多表现为对党的政策、劳务输出、城镇建设、行业风情等的宣传和展示。


通渭剪纸


剪纸艺术之风也在通渭广大的地方上盛行,通渭剪纸风格拙朴,形式多样,以窗花、春叶、遮面和板沿纸最具代表性。它们形式多样,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意蕴,那就是通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吉祥、安康如意的企盼,也充分体现了通渭人民对真、善、美的崇尚。


通渭小曲


形成于明、清之际的通渭小曲,是在陕、甘、青、宁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发展、变异而成的地方曲艺品种。它揉和了陕西眉户,陇东道情、碗碗腔,北路乱弹和山歌的各种音韵,形成娓婉动听、缠绵悱恻的独特风格。因其通俗短小,俗称“小曲”或“小唱”。通渭小曲群众基础雄厚,传唱遍布城乡,能够自由地按曲填词,十分便于创作和随即演唱,故而深为老百姓所喜爱。尤以平襄、马营、襄南等地最为兴盛。通渭小曲作为通渭民间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其来源于民间、创作于民间、流行于民间的民族地方性和大众性,使其成为通渭人民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更是建设和谐通渭的重要文化素材之一。伴随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通渭小曲必将成为通渭地方文化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渭特色饮食

记得前几年许多人都转发过这样一条状态:“在家里吃的饭才叫吃饭,在学校和单位吃饭纯粹就是为了生存”。上大学之后,吃饭变成了一件“适者生存”的事。有人吃不惯辣椒和米饭天天流连兰州拉面,有人偏爱苍蝇馆子声称“莫有地沟油的菜不好恰”,也有人泡面速食深居简出。对我而言,大概只是从吃麻辣到只吃辣的转换。如果有时真觉得有什么缺失,那一定是顿让人想起来就口水四溢、能让整个上午都元气满满的凉皮和牛筋面。



微助点
浆水面


通渭人习惯吃浆水,浆水面以酸菜浆水和手擀面条做成。浆水是现成的,面条则需临时手擀做成。浆水面味道醇香,做法简单,做法简单,味道醇香,吃后解渴消乏,舒肠畅胃,尤其在夏天能败火解暑,倍受人们青睐。




微助点
搅团


搅团也是通渭人传统饮食中的主要饭食之一。通渭搅团常以玉米面、扁豆面、莜麦面、糜谷面等杂粮面做成,分酸搅团和甜搅团两种。酸搅团用酸菜浆水调制而成,甜搅团则配以汤菜或炒菜。搅团做好后,舀入碗中,用勺子蘸汤“打”出圆窝,浇上浆水、汤菜或韭花儿等配菜,调上油泼辣子、蒜泥等就可吃了。吃起来舒心酣畅,回味无穷。










通渭的地方饮食除了浆水面、搅团外,还有味道甜美,口感柔爽的荞面油圈、色香味俱全,令人食而不忘的油煎饼、味道独特悠长,吃来口感酥软爽美,无不令人饱腹而至吃来口感酥软爽美,味道独特的麻腐馍等等,它们都是在历史不断变迁的动荡时代中,伴随通渭人民走过无数艰难岁月的功臣,到如今这个全新的时代中,通渭人民还没有忘记它们,始终把它们作为通渭的饮食代表,因为它们见证过通渭的辛酸。





通渭著名景点

“温熙融和圣水沸汤能治病,泉源浚涌仙池浴澡可通神。”这是盛赞通渭温泉的对联。有“陇上神泉”之美誉的通渭温泉位于县城西南八公里处,即今平襄镇所属温泉村。在通渭的山山水水中,温泉可谓历史渊源最深,最能牵动人文情怀


微助点
通渭温泉

通渭历代文人仕宦有过不少对温泉的记述,且将“温泉冬涨”列为通渭“八景”之一,大加题咏。

在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即就有关于通渭温泉的清楚明确记述:“渭水自黑水峡至岑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则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南溪,东北流,经平襄县故城南,故襄戎邑也。”“其水东南流……春夏水盛则通川注渭。”文中的“平襄县”即今通渭县。关于通渭温泉,当地民间有一个传说:药王孙思邈来此采药,为民治病,可疾疫漫延,用火熬汤药已于事不济,便将药料倾倒泉中,瞬间泉水翻滚,热气弥漫。病人只要跳入泉中在泉水中洗浴,待汗出则病愈。从此通渭温泉便号称“陇上神泉”了,且名闻遐迩,常有数百里外之人,专程而来,疗治顽疾。  


微助点
锦屏水库

造化生万象,人工出奇景。在十年九旱、水枯河断的通渭西部,有一处波光粼粼的人造湖泊——锦屏水库。只见远望大坝,巍然挺立,拦起碧波百顷百顷碧波。库区水绕山显灵,山环水呈秀,蓝天白云倒映水中,绿树碧草摇曳岸边,一派高峡平湖的怡人景象。特别是夏秋暴雨之后,千沟万壑之水从上游撼天动地,奔涌而来,到此便乖乖收敛起桀骜不驯之势,汇入一汪潭水之中。这就是通渭最大的水利工程——锦屏水库。 锦屏水库可算是通渭境内投资最多、库容最大、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定西市所辖地域区内唯一的一座兼有蓄水、防洪、排灌和城市供水功能的中型水库。从建成运转至今的整整三十30年间,为通渭的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水流,可谓纳百里之风云汇就一库,集百川之雨露润泽一方。


微助点
华家岭林带


“驱车百里不知遥,嘉树含烟岭自娇。”不论春夏秋冬,当人们沿西兰公路途径华家岭时,透过车窗,在为华家岭雄浑苍朴的山势所感染时,更为一条伴路而行蜿蜒百里的林带所激动——这条林带便是各名闻陇上的华家岭林带。春季,枝头鹅黄嫩绿,万树竞相萌发,生机盎然;夏季,林带浓荫蔽日,鸟声婉啭;秋季,西风阵阵,霜叶飒飒,沙棘挂果,墨绿中透出繁红点点串串;冬季,银装素裹、原驰蜡象的背景中,装点着玉树琼枝,当晨岚升起,旭日映耀,只见千枝万桠冰凌倒坠,剔透晶莹,闪闪发光,有如童话世界,使人生发“历尽天华成此景”之感。


微助点
鹿鹿山

鹿鹿山座坐落在通渭北部北城铺、寺子川和陇阳三乡交界处,距县城约10公里。海拔2350米,是通渭境内有名的大山之一。在通渭人的心目中,鹿鹿山是一座秀丽而神奇的山。说她秀丽,是因为在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土壤裸露的黄土丘陵区,有这么一座土壤油黑、绿意盎然、清泉粼粼的山,似天外飞来,如此迥异于周围群峰,委实奇特;再者,山上经常云缠雾绕,太阳升起后雾升为云,阴雨天更是浓雾弥漫,数步外不辨路途物象,可算奇幻;


微助点
中林山

中林山座坐落在通渭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平襄镇中林村,通渭县城西北的平襄镇中林村,距县城约10公里,有靖(远)天(水)公路蜿蜒而过,翻越山颠翻越山巅,蜿蜒而过。中林山“巍巍矗立倚苍穹”,“四壁群山互罗列”,山势独立峭拔,卓然不群卓然独立,“巍巍矗立倚苍穹”,山之顶峰建有规模宏大的太白庙。主体建筑由门楼及庙院内三重大殿构成,朱柱飞檐,斗拱叠构,彩绘粉墙,紫红色硫璃瓦顶,显得富丽堂皇。大殿牌匾高悬,楹联对衬。庙院前有门楼,门楼牌额书“中林春晓”四个大字。门楼前方左右二碑亭玲珑对峙,二米多高的石碑镌刻着千余言的誌文,细述着中林山、太白庙的历史变迁、人文衍化。碑志文字典雅,刻制精巧。整座庙宇高踞山颠巅,布局严整,大殿巍峨气势恢宏。院落之中苍松翠柏点缀,庙宇四周山坡之上绿树环抱,仰观之下,使人顿生人间天上、钟灵毓秀之感。朝沐霞光丹岚,暮浴清风明月,实乃人间天上、钟灵毓秀之宝地。




通渭历史

通渭古为襄戎居住地。公元前279年,秦置陇西郡,通渭属陇西郡辖地。西汉拓边,析置天水郡,以通渭地为平襄县,郡县同治平襄城,此为通渭置县之始。其后,县名、县治几经变迁,至唐朝后期陷于吐蕃,县政乃废。1068年,北宋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在县城西部筑堡设防,神宗赐名为“通渭堡”,随后升堡为寨,1106年以寨为县。1270年,县治移至平襄城,通渭县名、县治落定。清乾隆中期,陕甘新教农民起义,石峰堡事件声震朝野。民国时期,红军北上,二十五军和一、二、四方面军相继过境,榜罗镇会议的召开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页。这些都是通渭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鲜亮点,它们见证了通渭的光辉历程,是通渭历史长河中永立着的不朽的丰碑。

榜罗镇位于通渭西南部。绵延不绝的黄土峁梁在这里回旋出一隅平缓清幽的盆地,清溪河蜿蜒东流,秦长城蟠曲拱卫,马陇、通榜公路纵横夹辅,在镇西山脊交会贯通。秦汉以来,这里便是从渭河上游北岸进出陇西的重要门径,地饶五谷,民尚耕读,成为通渭境内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历史名镇。

结 语

家乡的一切,不是我们能用区区几千字就能说完的,她的地域虽不广阔,但她却用不广阔的地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通渭人民,她的情,我忘不了,也不可能忘记。作为母亲,她曾经有过骄傲、有过自豪,也有过黯然、有过愤怒。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她不仅孕育了通渭的山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属于她的孩子。他们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观,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们都会像他们的母亲——通渭一样,坚忍不拔,自强不息。



家乡的文化,需要更多人去传承,希望大家可以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弘扬通渭民族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通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