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勃兰登堡门的驷马战车

 Cityreader 2016-01-13

德国的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Tor)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下大街和617日大街的交汇处,是德国著名的标志建筑。

 

1788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下令兴建。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卡尔·歌德哈尔·阆汉斯(Carl Gotthard Langhans)设计。他以雅典古希腊柱廊式城门为蓝本,设计了这座仿希腊多立克式立柱的凯旋门,历时三年于1791年竣工。巍峨壮丽的勃兰登堡门充分显示了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威严。

为使勃兰登堡门更辉煌壮丽,门的顶端安放了一套青铜雕像的驷马战车(Quadriga)。战车之上站立着一位双翼“和平女神”,一只展翅欲飞的普鲁士飞鹰伫于女神手执的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上。这组雕像出自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JohannGottfried Schadow)之手,他是那个时代德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他的杰作包括“公主双雕像”现在在柏林的纪念品店里到处可见。

180610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拿破仑率领法军打败了普鲁士军队并占领了柏林。拿破仑下令拆下女神及驷马战车的铜像,作为战利品装箱运回巴黎,准备装在正在兴建的巴黎凯旋门之上。

 

到了1814年,普鲁士的军队参加了滑铁卢之战,打败了拿破仑。领军的普鲁士将军布吕歇重新将驷马战车拉了回来。柏林人将这座失而复得的雕像“归来的马车”(Retourkutsche),重新安放在了勃兰登堡门的顶上。和平女神手上的月桂花环换成了十字架,女神的名字也变成了“胜利女神”。

德国著名建筑家申克尔Schinkel还特别设计了一枚象征普鲁士胜利的铁十字架,镶在了女神的月桂花环中。从此铁十字徽成了德国军队的军徽。此门也逐渐成为德意志帝国的象征。

 

二战末期19455月苏联红军穿过此门攻克了希特勒的地堡和国会大厦,宣告了第三帝国的灭亡。当苏联士兵正在胜利女神像上撑起红色旗帜的时候,遭到德国兵的炮击,胜利女神雕像被炸的仅剩下一只马头。原件如今保存在柏林市的一家博物馆内。

 

二战后,柏林被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勃兰登堡门正好在柏林墙的旁边属于东柏林的管界。

1956年柏林市政府决定修复勃兰登堡门。文物修复专家根据石膏模型和档案照片重新铸造了一套驷马战车及女神雕像。1957年重建完工,但新的雕像的铁十字勋章和鹰鹫被撤下,东德政府认为它们代表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

 

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对勃兰登堡门进行了重新整修,铁十字徽和鹰鹫也回到了胜利女神雕像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