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进阶指南】第6期 ===== 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与北洋水师作战的日本联合舰队,又有哪些舰只呢?看了这篇,大家就认识这些带给中国人民苦难的“凶手”了。 “松岛”号(如模型图所示),是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为了对付定远、镇远舰,日本专门聘请法国设计师白劳易设计了“三景舰”——以日本著名的三大景点为舰名——“松岛”“严岛”“桥立”号。 日本称其为海防舰,其实是防护巡洋舰。“松岛”号1890年1月下水,排水量4200吨。其作为旗舰参加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05年参加对马海战,1908年因弹药库突然爆炸沉没。图为影视剧中的“松岛”号。 “严岛”号,“三景舰”之一。1889年7月下水。参加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25年报废。“桥立”号(如模型图所示),“三景舰”之一,1891年3月下水,参加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25年12月23日报废。作为同型舰,“桥立”和“严岛”的320毫米口径主炮,设置在前方,而“松岛”号主炮在后方,日本希望用两艘战舰对付“定远”“镇远”中的一艘。实战中,这种设想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 “吉野”号(如图所示),防护巡洋舰,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排水量4200吨,1893年竣工,是当时远东最快的巡洋舰,最高航速达22.5节(一节=1海里/小时)是甲午海战中的日本海军主力舰,担任日本联合舰队第1游击队旗舰。该舰堪称当时远东最先进的战舰,装备10多门大中口径速射炮。其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邓世昌驾驶“致远”号试图撞击的,就是该舰。1904年,该舰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的“春日”号战列舰撞沉,400多舰员里只有99人得救。看来,它就是被撞沉的命。 “浪速”号(如图所示)、“高千穗”号,两舰为同型舰,英国造,为防护巡洋舰(protected cruiser),1885年5月下水,排水量3700吨,航速17节。两舰均参加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高千穗”号1914年10月17日被德国鱼雷击沉;“浪速”号参加了1905年的日俄战争,在对马海战中受伤,1912年因事故沉没。甲午海战时,“浪速”号的舰长,正是日俄战争中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 “秋津洲”号(如模型图所示),日本造,3150吨,航速19.5节,防护巡洋舰,1892年7月下水,代表当时日本自造舰船的最高水平,同样装备大量速射炮,是第1游击队的骨干。旗舰甲午战争时,参加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27年除籍。 “千代田”号(如图所示),英国造,2400吨,航速19节,1890年12月建成,1891年4月,也装备大量速射炮。其参加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1927年作为靶舰被击沉。后世有战史专家认为,用该舰替换第一游击队的“浪速”“高千穗”两舰,会发挥更大的作战效能。 “比睿”号(如图所示),英国造,2200吨,航速13节,1877年6月下水,为旧式的船旁列炮铁甲舰,比“定远”还老一个时代。其参加黄海海战,1912年3月拆解。 “扶桑”号(如图所示),英国造,3700吨,1877年4月下水,航速13节。参加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1897年10月,与“松岛”舰“严岛”舰相继相撞后沉没。1898年6月打捞出水后修理,还参加了1905年日俄战争,1909年2月15日退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