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天津市教育学会”快速关注,我会将通过上述微信公众号每天向进行关注的会员发布本市基础教育学术会议信息,本会和各分支机构、各区县教育学会的一些动态资讯,《天津基础教育》每期精品文章,教育部、市教委有关政策法规,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前沿信息、理念等,推介我市“教育家成长联盟”中的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帮助广大会员及时获知信息。 学会的产生 最早的学会:156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波尔塔创立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学术组织“自然秘密研究会”。 英国于1660年成立了促进物理数学实验学会——格雷山姆学院,1662年成立了以促进自然知识为宗旨的“皇家学会”。1568年,中国最早的科技社团“一体堂宅仁医会”。 梁启超:“文明之国,学必有会”。 新中国成立前,有中国药学会(1907年)、中国工程师学会(1912年)、中国科学社(1915年)、中华学艺社(1916年)、中国农学会(1916年)、中华自然科学社(1927年)等30余个全国学会。 现在,是否成立学会是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专业研究机构、学会、杂志) 科学共同体的核心价值(VCDOS) 普遍主义:科研成果评价应以科学本身的价值为标准,而不应考虑政治、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公有主义:科学知识具有共有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Public knowledge 怀疑主义:对任何科研成果的评价都要持理性怀疑和批判态度。 无私利性:知识生产中要以追求真理真知为最大最高利益,而不应以此谋私利。 独 创 性 :讲究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前进一步 学会的三大基本功能 (一) 交流功能 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学术交流是激发创新的源头活水 学术交流的典型形态:一是学术会议,二是学术刊物。 学会的三大基本功能 (二) 评价功能 承认是学术界内的硬通货:建立在同行认可基础上的学术评价,建立在优先权认可基础上的学术奖励。 承认的结果是学术奖励和荣誉体系,包括学位、职称、学衔等。 学者要想获得社会的承认,首先必须获得学会共同体的认同。 学会的三大基本功能(三) 规范功能 学会共同体的自律机制和自我纠错机制。 通过宣传发挥导向功能 通过惩戒起到警示作用。 学会的社会功能 (一) 学术普及 科学与公众个人的结合即为科普; 帮助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归根到底是争取社会公众对学术活动的理解与支持。 学会的社会功能(二) 决策咨询 主要是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之间的交流; 促进事业发展的决策咨询; 重大现实问题决策咨询。 学会的社会功能(三) 专业服务 学术会议服务 学术期刊服务 专业资格认证服务 学术奖励服务 学术评价服务 学术普及服务 专业咨询服务 学术成果转化服务 哪些因素制约学会的影响力 学会的资源优势为什么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从成立到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学会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为什么会呈现出递减趋势? 是否把学会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是否象经营企业那样来经营学会? 功能上的公益性能否否定运营上的经营性? 必须牢牢树立经营理念,绝不能再把学会当作一个俱乐部来运营! 归根到底,学会是要来经营的! 自己拥有的优势资源是什么? 自己的产品是什么?谁来生产服务产品?谁来卖产品?谁来买产品?产品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产品的买家(即市场)在哪里? 自己的服务应该以何种方式、在何种时机“销售”出去?(营销策略) 服务产品的定价机制是什么?(如何获得最佳?) 没有经营的观念,就管不好学会 学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方式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学术服务——免费提供或者财政买单; 学术会议——仅收注册费或者财政补贴; 学术期刊——版面费受到质疑; 决策咨询——免费提供,少量财政买单; 专业人物宣传——免费提供; 专业咨询服务——虽有偿服务,但远未市场化 这说明,学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市场不够成熟,专业化公共服务 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 学会资源优势分析 学会组织的专有资源大多依托或者完全以活动的形式存在,且这些活动之间缺乏完善的转化积累机制,看似流量很大,实际上存量很小,最终转化为该组织专有资源的少之又少,既没有传承,也缺乏积累。 有什么样的组织专有资源,就会生成什么样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没有资产专用性就不会形成组织专有资源,更无从形成组织专有能力。 学会提供的产品是多样化的,有不同的产品线,各产品线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和框架结构,这种产品结构与学会资源优势是否相符?学会提供的服务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公共产品,属于市场失灵领域。学会提供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比例如何确定? 学会应该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承接的政府转移职能中有许多原本就是学会的基本职能。 学会发展存在问题(一) 学术交流质量和水平不高,突出表现为“四少”: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研究少; 提出自己的假说和理论少;学术会议上交流的优秀论文少; 科技工作者获得的新思想、新观点少,学术交流质量不高,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不强。 学会发展存在问题(二) 学会发展存在问题(三) 部分学会行政化倾向突出,对挂靠单位、主管单位“等、靠、要”思想严重;学会会员发展和服务还不能适应服务对象需要,组织形式、工作方式、人员素质还不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移的需要。 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还未能得到充分认可;基本的供求关系还没有形成。 学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 客观上专业化公务服务产品的市场,但专业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处境尴尬! 没有专业化服务,学会作为教育社团的社会角色、社会作用就无从得到充分发挥,学会工作就不可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就无法得到教育工作者、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广泛认可。 首先必须拥有超强的战略研究咨询能力、高水平的活动策划能力、专业化的执行团队和优良的工作作风,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多数学会对提升自身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思考不足、研究不够,工作边界不清,专业领域不明,专业化特色也不够突出,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面临挑战(一) 普遍存在学会对服务对象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 理事会规模过于庞大,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等问题比较突出。 美国物理联合会下面有十个学会,但在物理联合会层面只有15名执行委员,而我国的学会往往理事数百人,常务理事也要百人,副理事长数十人,如何保证效率? 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面临挑战(二) 在会员机构中,团体会员过多,许多学会个人会员实际上并不了解学会组织,也很少参加活动,成为沉默会员。 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既是兼职、又在当家,这种现象正常吗?秘书长到底应该对谁负责? 适合市场经济的规范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到底是什么样的? 学会组织的文化(一) 学会文化是崇尚科学的文化,即相信科学能够引领我们准确地认识世界,能够解决我们生活生产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 学会文化是崇尚学术交流的文化,即相信学术交流和争鸣是创新的源头活水,任何方法都替代不了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学会就是为推动交流而成立的,通过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进行交流时获得认可的重要渠道; 学会组织的文化(二) 学会文化是追求承认的文化,即认为在学术领域取得任何进展都必须获得专业界的认可,相信承认是学术界的硬通货; 学会文化是承认社会差异的文化,即相信人们在掌握学术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因而需要通过学术活动来缩小这种差异,提高全民素质; 学会文化是高度重视自律的文化,即相信在学术领域的行为方式主要靠自律而非他律来维持; 学会组织的文化(三) 学会文化是共享的文化,任何学术成果只有被社会共享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学会文化是志愿文化,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追求共同的价值,以奉献精神完成组织的使命; 学会文化是合作的文化,单纯依靠某一个群体都难以完成学会的使命。众人拾柴火焰高。 --------------------------------- 阅读是一种智慧,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喜欢请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