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结束后,格非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听众们围绕演讲的主题提出了各种问题,格非一一做了精彩的回答。我们特别推出“原汁原味儿”的问答文字实录,以飨读者。 这个社会本身会有很大变化。所以80后这些作家,他们关注的着眼点,和我们有很多不同。而且我有一些看法,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我觉得,由于这个社会本身发生的变化,当今年轻这一代人或者几代人,人格的成熟或许相对要滞后一些。 我们刚刚讲到,在传统文学里面,空间从属于时间。 但实际上文学作品它是个性化的表达,它背后的作家,他本身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本身有其独特性。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这个时空当中,我们给人来赋予一种意义的话,拥有这么多的个性和局限性的话,我们怎么去解决这个循环的问题?它真的能够解决我们普遍认为的这个意义吗? 我个人的想法,无论你的作品,还是作品背后的作家,如果想传递一种意义的话,可能最后根本的是你的信仰。刚才您提到几个信仰体系,无论是佛教、基督教、印度教还有其他宗教,这是一个回到时间的河流之后,无论上溯还是向下,还是在整个的时空当中,给我们带来几个,我不知道我的认识是不是对的,还请您指正。 所以我在想,现代主义的文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它们并不是所说的那种无谓的空间性。就比如说,空间性的文学作品,确实有侦探小说和武侠小说这种纯粹供娱乐的。但是还有好多优秀的作品,它们同样是空间性的。 但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它们同样无意义,但一种是无意识的无意义,就是说纯粹的娱乐。另外一种是有意识的无意义。我觉得有意识的无意义,它是揭示世界无意义的真相,就是它事实上不是无意义,而是一种勇敢。它是直视,现代社会中时间的死亡、意义的死亡、答案的死亡。 所以我就在想,所谓重返时间的河流,它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复古的情怀?就像昆德拉说,他说,无意义它是可以庆祝的,我觉得这种庆祝,我们可以叫它超意义。 所以我在想,是不是这个地方因为是荒原,所以就不能居住,所以就要回到一条,事实上已经干涸的河流?是不是可以选择以一定的方式,在这个地方居住下去?然后勇敢地面对这些现实?像这样子吗? |
|